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19-10-30韩满都拉
【摘要】面对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急剧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和全过程。本文阐述了草原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并针对建设草原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举出具体的实施细则,以期为我国其他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生态修复;制度建设
【中圖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它主要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发展,其实质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面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急剧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和改革,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一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实施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草”第一次被纳入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之中,并成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两会”指出:组建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森林、草原、湿地管理,加紧建立自然保护体系,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这体现了我国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愈加重视。
一、草原生态文明和草原生态文化
如果说森林是“地球之肾”,那么草原便是“地球之肤”,草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涵养水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总面积将近四亿公顷,接近我国国土总面积的近一半,是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西北地区由于多为高山峻岭,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风沙强悍成为我国主要的草原区,草地资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种牧草和上千种动物不仅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产资料,更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天然屏障。而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适宜大范围的牧草生长,成为我国主要的牧区。草原大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是少数民族发展畜牧业重要的来源和物质依靠。
草原生态文明。草原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展示出了温柔的一面,肥沃的水草养育了鲜卑、藏族、拓跋、蒙古等马背上的少数民族,并形成了千姿百态、内涵丰富的草原文化,千百年来人与草原的和谐相处是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体现,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以“人类为中心”的怪圈,并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以及生活方式,从而达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草原生态文明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一是人与草原相互尊重与平等。即人类要尊重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尊重这些生命的价值和它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禁止滥砍、滥牧、滥采等破坏草原生态系统规律的行为,只有这样,草原人民才会得到造物者的尊重。二是人-草原-社会的相互和谐。社会相互和谐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草原生态文明旨在提倡人与草原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们在尊重和敬畏草原的同时,也应当科学合理地开发草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草原与人类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草原生态文化。生态是草原文化生存的根,草原生态文化是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文化,是人敬畏自然、维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其他生物以及与其他人共荣共存、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相得益彰,草原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共同创造了草原文化,这种文化形态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含着草原人无穷的智慧和结晶,其中包括草原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草原生态文化总得来说可以划分为精神层面的草原生态文化、物质层面的草原生态文化和制度层面的草原生态文化,因此,草原生态文化可以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和系统,草原生态文化传承与发展是系统的,是文化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等的全面发展,即充分合理地利用人、社会、自然的各种资源,也为全面综合系统地发展创造条件,草原生态文化要维持整体系统和要素的多样性,尤其是生物的多样性,才能使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优势互补。[2]
二、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第一,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环境难题的有力途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出加强对天然草场的保护力度,但由于历史、人为、气候等多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长远发展,更对我国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新疆年鉴数据显示,随着新疆人口的加速增长,以畜牧业为特点的游牧业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发展畜牧业来讲,草场资源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新疆草原辽阔,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利益的驱动,超载放牧、过度发展旅游业导致新疆草原的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草原的生态功能直接影响边疆的持续稳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对实现畜牧业永续发展、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草原生态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牧民的生产方式的弊端导致草原使用不当的问题和草场保护不力的问题,小范围的天然放牧使少数民族传统游戏性质的放牧不再是传统的四季轮牧,划区轮牧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草原生态的退化,究其原因,牲畜在固定的地方反复活动和觅食,久而久之,草原上植被的种类大量减少,划区轮牧受规模狭小的制约使草原不能长期反复利用,而高强度的利用使草场退化无法避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发展经济,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有色金属冶炼等化工产业,依靠大量开发当地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使能源资源矛盾更加突出,并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3]
第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力举措。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利途径,作为在人类文明基础之上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脉相承的发展形态,继承了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取得的成果,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条件成为发现畜牧业、农业的重要产地。改革开放以来,草原经济在推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惠及人口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草原经济在创建举世罕见的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对草场的滥砍滥伐,过度开采,导致草原展现出极具肆虐的一面,急剧的草场退化、草原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枯竭等已经成为草原人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汲取草原文化的有益精髓,构建一个人与草原和谐共生的草原生态系统。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仍沿用传统的经验型发展方法,发展模式仍局限于传统的粗放型模式,少数民族缺乏相应的生产技术、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和生产技能,缺乏相应的技能人才、发展带头人和经营管理团队,畜牧业发展的新技术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渠道单一,很多培训只是通过口头宣传的方式,并没有使牧民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技能,在此形势下,迫切需要在文明发展的生态观的指导下将生产知识、环保理念与现代精细化的生产模式相结合,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三、建设草原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4]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面对草原面积不断减少、草场急剧退化、水土流失、草原植被减少的状况,急需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工作。草原肩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草原生态修复工作必须坚持节约、保护、恢复的方针,着力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针对草场不断退化的发展趋势,全面落实休牧、轮牧、禁牧等制度,对草原进行改良,实施除杂、施肥、虫害治理等综合发展手段,促使草原由粗放型模式转变为以质量效益为主的精细化发展模式。建立草原植被恢复保证金制度,确保资金技术管理到位,制定科学完善的植被恢复方案,对草原植被恢复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落实,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监管、牧民参与、第三方参与的生态修复机制。严格落实草原的征用管理制度,将节约草原资源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严格遵循不占少占禁占的管理原则,坚决打击制止在草原上滥砍滥伐滥挖野生动植物等破坏草场植被的行为。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草原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加强对草原的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必须切实建立完整的生态文化制度体系,根据产权清晰、保护科学、监管到位、评价合理的原则贯彻落實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促进草原休养生息永续发展。草原生态保护制度内容丰富,包括草原平衡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禁牧轮牧制度、生态红线保护制度等,从具体内容上看,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生态总量,大范围审视提出的环境问题,探索保护草原生态的新举措,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草原保护的现状来看,加强草原保护应重点推动以下四项制度建设:一是强化草原保护制度,积极推动基本草原保护工作的开展,针对草原保护立法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的制度建设,应做好制度安排,协调各方利益,通过大量的调研工作广泛进行各方利益主体的征求。二是强化对草原的监管保护,建立健全草原生态用途管理制度,明确理清生态保护红线的职责,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草原面积种类,依法划定严格保护草原,坚决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和草原保护补助政策。三是创新少数民族畜牧业的发展模式,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有天然的畜牧业发展优势、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区域,因此,通过多重途径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可持续发展模式极为必要。[5]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要树立生态发展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自觉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汲取“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尊重当代人和世代人的发展权利”的思想,用科学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用科学的观点认知区域发展的条件和现代化发展的规律,真正把少数民族地区草原的环境建设落到实处。在具体的措施执行方面,少数民族要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到精细化发展模式的转变,由传统小农生产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转变。由于牧区的生态经济是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少数民族牧区的经济企业要自觉承担起保护牧区经济环境的社会责任,同时,对进入牧区发展的企业要实施特定的免税政策或者专项补贴政策;注重发展牧区的循环经济,立足少数民族的发展特色,探索循环经济倡导的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把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循环的经济增长,使民族地区走上循环发展的轨道。将实用技术和先进理念传递到社区,让牧民接受和掌握,才能提高生产力,推动生产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牧民的培训,政府和相关部门出资建立针对牧民的培训学校,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请进来,有针对性地对牧区牧民开展长期系统的培训,提高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造就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牧民,培养一批社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刘刚,泽柏,张孝德.论青藏高原草原生态文明建设[J].草地可持续发展,2015(7):106-110.
[2]高利芳,修长柏.探析保护草原生态的有效组织载体[J].前沿,2010(23):146-150.
[3]张振华,姜杰.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与生态草原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研究——以新源县那拉提镇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4-60.
[4]尹寒娇.建国以来草原文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1):3-4.
[5]张银花,张建华.蒙古族传统游牧智慧的价值启示——以“五畜和谐共生思想”为例[J].前沿,2017(5):87-90.
作者简介:韩满都拉(1982-),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社会学专业2017级博士在读,内蒙古党校社会管理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民族社会学。
基金项目:内蒙古党校决策咨询课题“改革开放40以来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治理制度诊断与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