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在京成立
2019-10-30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日前在北京华夏文化大厦正式成立,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推进又多了一支生力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会长由非遗艺术家常月红先生担任。常月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非遗在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推广。在分会成立大会上,常月红强调要把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打造成中国华夏文化出海的排头兵,同时他还表示,欢迎所有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及传播的朋友们加入华夏文化促进会,一起努力做好这项伟大的工作。
华夏文化促进会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发起,华夏文化事业领域相关的政府部门、传媒、院校、企事业单位和专家、学者、行业从业人员自愿组成,于1990年7月经国家民政部核准登记的一家致力于华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全国性社会组织。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石孙,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高天,民进中央副主席叶至善、楚庄,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赣骝,河南省副省长胡悌云,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哲学家任继愈,西泠印社社长、一代国学宗师饶宗颐等著名文化界泰斗都担任过华夏文化促进会的领导职务。
华夏文化促进会的会名由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朴初先生题写。华夏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由参加过“12.9”学生运动,曾长期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第六届全国政协秘书长彭友今先生担任。
华夏文化促进会定位是华夏文化研究、交流、传播的国际化平台。愿景是成为推动华夏文化影响世界的引领者。宗旨是弘扬华夏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国家战略。使命是致力于华夏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建设,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致力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致力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华夏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致力于对外文化交流体系建设,促进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价值观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知行合一、自强不息。
华夏文化促进会作为全国性、综合性社团有别于学会和协会,业务范围更为广阔:
(1)继承、发掘和弘扬华夏文化,向海内外人士展示华夏文化瑰宝,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华夏文化发展和国际交流。
(2)研究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方针、政策,接受政府委托进行专题调研,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相关项目,以切实的举措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3)关注文化金融政策、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公共文化服务金融等研究领域,为政府决策部门、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文化企业以及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文化金融领域的高端学术研究与思想交流平台,引导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促进文化金融合作与产业发展。
(4)關注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升全球对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目的,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传、保护与继承。
(5)制定奖励法则,面向全球奖励对推动华夏文化影响世界做出卓越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及其优秀的学术著作、文艺作品等,以促进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
(6)创办文化类经济实体及制作发行出版物,活跃文化产业市场。
(7)开展旨在与弘扬华夏文化有关的演出、展览、论坛会议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8)组派出席、开展各类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组派出席、开展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9)开展与本行业相关的咨询与培训。
(10)承办有关部门授权或委托的其他事项。
在全国性、综合性社团中,以华夏命名的社团凤毛麟角,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的成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