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的认同危机与价值重建

2019-10-30贺娜娟

山东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城市化

贺娜娟

摘 要:乡村文化彰显了乡村淳朴仁厚的民俗习气和自然独到的文化品格。伴随着改革开放,乡村文化秩序和文化认同不断被颠覆:现代化的进村冲击着农民的价值观;乡村的伦理秩序混乱,道德规范出现危机;以城市为中心导向的教育加速了乡村文化被侵蚀,乡村教育不断被边缘化。进行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需要树立起一种不脱离乡土但又不限于乡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精神,打造重塑乡村主流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挖掘“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文化创新,因地制宜,发展个性化的乡村文化。

关键词:文化认同危机;城市化;价值重建;文化创新

一、乡村文化认同的现实困境

乡村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中,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不断遭到侵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信息的传播,农民的流动引发农村社会的分化,商品社会的交往法则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农民被侵略性的广告所刺激,有了强大的需求,沉溺于物质,在利益的趋使下,淳朴憨厚、道德良善的农民以最快的方式逃离农村,尽量规避自己的农民身份。一方面,乡村居民被城市的新兴事物吸引,他们渴望城市舒适的环境与完善的社保,热捧城市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乡村的生活使他们看不到希望,农民保守的思想与现代化格格不入,这导致乡村的文化无处安放,一些文化激进主义者甚至提出摆脱和改造传统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认同面临前所未有的现实困境。

首先,现代化进村冲击农民的价值观。农村的文化生态圈是农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有价值的独立系统,在农民心中,它很少受到物质水平的影响,农民对这个共同体充满情怀。但是,按照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被解读为封建、落后和迷信。村民被界定为与“市民”概念相对的“农民”。此种情况导致农民的价值标准缺失,对自身文化失去自信;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制造出来的流行文化,也开始被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律法所解构。传统文化下固执的道德操守也渐渐失去了其往日如日中天的主导地位。与蕴含无穷潜力和拥有先天资源优势的城市相比,这种内外双层夹击导致农村文化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农民的主体地位被架空,传统文化很难再有生存空间。“农民被抛入到一个传统已失,现代又不可得的尴尬境地,并由此导致农民的普遍无力感、无根感和焦虑感。”①

其次,乡村道德规范的现代危机,三十多年来,有关农村社会的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也使得道德领域出现了种种矛盾和冲突。首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冲击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统的村规民约、家长族长的威信力不断下降,道德权威的失落所造成的道德真空令乡村社会丧失了社会评价的标志与力量。再加上农民追求金钱,价值观导向出现偏差。其次,农民工作之余缺乏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他们渴望融入文明社会,但是现代的社会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现代化的网络传媒没有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乡村道德规范的现代危机导致乡村社会陷入紊乱无序状态的风险迅速上升。

最后,城市化进程中导致乡村教育的边缘化。乡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关注乡村文化的教化就是在关注我们自身命运的品质。研究乡村教育的前提是既要对乡村的社会组织,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的真实、确凿的认识和判断,还应该特别关注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和“国家建设”抑或“民族建构”中扮演的角色和被赋予的地位。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乡村原有的文化被破坏、被侵蚀,乡村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乡土文化中潜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乡村历史延续脉络中流传的智慧与经验、知识美德等都被城市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以落后、愚昧封建等理由所拒绝,导致农村文化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退出历史舞台。有学者指出,我们的农村教育丝毫没有考虑农村的建设,在思想认同上,农民已经失去了心灵的家园,即使生在农村,很多人不会考虑在农村发展。“他们中的有些人就成了在城市与农村都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游民”。”②

二、重建乡村文化的路径探寻

走出乡村文化认同的现实困境,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必须跳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框架,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乡村的文化价值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乡村优秀精神;发扬农村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挖掘“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教育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创新,保障乡村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首先,打造重塑乡村主流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引领社会的方向标,高举先进文化的代表——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大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奉献社会,推崇集体主义的原则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能够包罗和容纳不同的群体和利益集团,是对当下社会多元价值观无序状态的有机整合与体系重构。在农民中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督促农民转变思想,改变农民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农民不断的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和冶炼,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人格修养,村民还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可以享受丰富、健康的政治文化生活。先进文化一旦被农民掌握,就会内化为农民行为导向,进而转变为文化创新的巨大力量。

其次,挖掘“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教育资源。乡村教育不应该成为城市价值取向教育体系的延伸或复制,而应该成为乡村社会服务,为农民和乡村青少年服务,为乡村新的生活方式服。例如,乡村青少年通过耕地、播种、插秧等劳动实践,不仅可以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吃苦耐劳的性格品质;传统礼仪习俗、祭祀仪式等习惯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伦理信念传达给后代,形成了沿袭久远的敬老爱亲、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乡村的戏剧表演、民间手艺人如书画艺人等满足了没有机会外出的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在现有的体制下,应该开发和充分利用这些乡村教育资源,既要重视农民的物质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

最后,文化创新带来乡村文化的个性化发展。重建乡村文化还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尊重文化的独特性,,树立乡村文化的地域品牌,构建乡村文化的认同。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创新文化的思想根基与重要源泉,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我们要在尊重各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力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其次,要充分的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发展乡村文化精英的力量,充分的调动人民参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可以在广大村民中间形成共同认知方式与价值观的可能性,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体验,提高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结语

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乡村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冲击与消解,建立在文明、理性、进步基础上的工业文明不断吞噬乡村的伦理秩序和价值观念。大众对乡村的理解来源于外部,具有很强的强势阶层俯瞰弱势阶层的特征。加之传统道德的碎片化、乡村的乡归民约、族长的威信等非制度性的规范走向解体。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农民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旁观者和见证人,而应该是参与者和建言人,社会文化不可能是城市文化一枝独秀,乡村文化在人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只有走出鄉村文化的认同危机,合理的利用和发挥乡村传统文化的良性功能,重新建构乡村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尊严,乡村才会更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注释]

①温铁军.乡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10):15.

②周珊,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0(04)第78页.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城市化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浅谈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与海南绿色崛起的关联性研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