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州市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分析

2019-10-30罗文荣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贫困户

罗文荣

摘 要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在扶贫上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时期,一批贫困户在现行标准下“脱贫摘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脱贫摘帽”最终是要走向致富路、奔上小康,要考虑贫困户“脱贫摘帽”后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基于此,通过对柳州市10个区县1 000户贫困户进行了深度访谈,对贫困户“脱贫摘帽”进行扫描,结合实际情况,为“脱贫摘帽”的贫困户提出了可持续生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户;“脱贫摘帽”;可持续生计;广西柳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8.059

扶贫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当前,我国正在开展大扶贫格局,各地区、各部门都在扶贫开发中贡献力量,争取不落下一户。开展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研究,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新农村建设,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乡村振兴,建设更富、更美的农村,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柳州市贫困人口分布和特点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柳州市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扶贫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目前,柳州市还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一个自治区级贫困县、31 947个贫困户、11.8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完成脱贫和摘帽。贫困人口分布不均衡,近80%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分布在北部三县(融水县、三江县、融安县),而且大部分地处偏远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自然条件较差,致贫因素复杂,发展基础薄弱,任务繁重艰巨。

1.1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现行标准下,柳州市城中区没有贫困人口。柳南区、柳北区、鱼峰区、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没有贫困村,共有贫困人口1 378人,脱贫压力不大。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六县,占全市贫困人口的99%;其中,三江县贫困人口最多,达43 969万人,融水县贫困人口43 623万人,这两个县的贫困人口占全市的74%。

1.2 贫困户致贫情况

整体来看,柳州市贫困户约31 947户,致贫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缺资金、缺技术,有近60%的贫困户因为缺资金致贫,有近40%的贫困户因为缺技术致贫;按照权重递减排序,还包括缺乏劳动力、因病、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因学、因残等因素。分地域看,融水县为全区面积第二大县,属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山大沟深路远,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严重滞后是致贫主因。融水县人口51万(乡村人口41万),贫困人口4.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占县乡村人口的10%。三江县地处湘桂黔交界地带,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然条件较差。全县人口近40万(乡村人口35万),农村贫困人口近4.4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占乡村人口的12.5%,贫困发生率11%。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县中,每4个农民就有一个贫困人口需要脱贫。

2 柳州市贫困户“脱贫摘帽”现状

2018年,柳州市聚焦“脱贫摘帽”计划任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和督查指导力度,实现贫困村摘帽认定63个,贫困人口脱贫“双认定”24 311户99 897人。截至2018年底,全市贫困人口为118 345人,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64.8万人减少至2018年底的11.8万人,八年共脱贫53万人,平均每年脱贫6.6万人。虽然柳州市扶贫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当前柳州扶贫任务仍然很艰巨,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前列。

2018年,全市新识别贫困户697户2 680人,补录2017年度整户漏评户5户21人,返贫282户1 122人,共剔除错评户(含老人户错评剔除)378户1 448人,回退历年错退户2户8人。在调研中发现,有很多“脱贫摘帽”的贫困户出现返贫的现象。有的是家里出现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些贫困户没有得到之前那么多的物资帮扶,他们得到的好处减少。也有很多是由于上面的指标,被“脱贫摘帽”;也有很多是追求既定時间内的脱贫目标,没有考虑以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短期行为;也有的贫困户自己不愿意摘掉贫困的帽子,这些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意识淡薄,想着国家的救济帮扶。有的贫困户自己都还不知道就被“脱贫摘帽”。农户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是被动的执行者,把扶贫看作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一些贫困户的收入波动很大,具有时限性,脱贫不稳定。有的贫困户担心摘掉帽子后就没有其他帮扶,自己就会又返贫。

此外,有些贫困户对惠民政策了解还不够,部分贫困户对帮扶人员每月入户的态度一般,甚至会有感到厌烦,感到困扰。有的农户对危房改造政策表示不满,有一定比例群众对移民搬迁政策、产业政策、教育政策、医疗救助政策、低保政策精准扶贫实施有不满情绪。非贫困户更加希望国家实施普通普惠性政策,或者实施差导化补贴政策。

3 柳州市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

3.1 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扶贫政策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贫困户“脱贫摘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立足实际,制定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扶贫政策。

1)对各类奖补政策进行微调,坚持以贫困户为主,同时兼顾普通群众。如可以考虑就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补贴比为100∶60,且每户一年总的补贴不能超过10 000元。因为按照打分,“一分之差”造成政策扶持“天壤之别”,让这部分群众意见非常强烈,农村产生了新的矛盾。笔者认为,差异化补助既考虑到了普通大众的利益,减少村民之间的利益矛盾,也会起到一种激励作用,通过这种利益杠杆对那些等靠要的贫困户进行必要鞭策,激励他们靠自己劳动致富,告别以贫为荣的时代。

2)健全贫困户“脱贫摘帽”激励机制。要激活贫困户在扶贫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其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有的贫困户宁愿戴着穷帽子,也不愿意脱贫。符合标准的要按照规定有序退出,杜绝关系扶贫,人情扶贫,同时对出现返贫的要按规定纳入,进行动态调整,坚决杜绝一些贫困户富起来了也要头顶“贫困帽”不愿摘掉,而一些生活条件很差的贫困户进不来。要创造条件,激励贫困户自己“脱贫摘帽”,树立“脱贫摘帽”光荣。虽然头顶“贫困户帽子”得到一些好处,但這并不光彩,要树立勤劳致富,激发他们奋发图强,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先恐后地来摆脱贫困。

3)建立和完善帮扶台账,以有效的方式加强联系,持续跟踪帮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不尽相同,贫困户自身的生计环境和生计资本也不一样,对贫困户的帮扶也应有差异,帮扶措施也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细化具体措施。帮扶单位和帮扶人应当科学实策,用心、用情去帮扶,搭起心连心的桥梁,通过完善帮扶台账,以有效的方式来加强同贫困户之间的联系,坚持脱贫和“脱贫摘帽”一起抓,更好地为贫困户找到可持续生计的发展路。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社会的保障体系建设,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拥有一样的条件,共同享受国家改革的红利。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加强农村养老、医疗教育建设和金融体系建设,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让人们向往农村。

3.2 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能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长期以来,我国是政府制定政策,下发各部门参与扶贫,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扶贫工作是长期艰巨的事情,难以出政绩,“穷、畏、难”的思想存在。甚至有些贫困户不想摘掉贫困帽子,反而以贫困为荣。扶贫是全党、全国、全民族、全社会、全世界的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人人参与进来。要整合社会资源,政府、企业、社会、市场、贫困户、非贫困等参与到其中,凝聚社会力量,社会合力参与进来,形成全民扶贫的氛围,打造参与式扶贫模式,营造良好的扶贫社会环境,不断提高扶贫质量。

破除那种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的思想,而是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脱贫摘帽”,让“脱贫摘帽”后的贫困户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

长期以来,贫困户不但缺乏生活、经济资料,而且还被社会排斥,成为农村的边缘群体,各种权利被剥削,使得他们不能正常地参与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各种培训、创业发展机会也被剥削。一些人认为贫困户是社会的包袱、负担,对他们进行帮扶是基于一种人道主义的角度。应当换位思考,站在贫困户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思考。政府和社会都不能把贫困户当成一种负担和社会的累赘,相信通过扶贫开发,贫困户“脱贫摘帽”能够自力更生,获得可持续生计,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宝贵资源,形成一种人人关爱贫困户,人人帮扶贫困户的良好社会环境,使贫困户参与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当中,让贫困户融入到社会的发展大潮中。

3.3 可持续生计:重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我国在扶贫开放上取得极大成绩,但我国的扶贫开发形成一种救济式扶贫,即一种“输血”式的扶贫。这种方式是治标不治本,只能是让贫困户暂时性的“脱贫摘帽”。贫困户的代际贫困,脱贫又返贫长期存在。有的贫困户产生了依赖心理,非但不能摆脱贫困,反而越贫穷。有的非贫困户也看着政府的帮扶,也不想劳动,滋生等靠要、以贫为荣的思想。因此,单纯的物质救助无法是贫困户真正摆脱贫困,必须进行造血,重构贫困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贫困户可持续的发展,获得可持续的生计,最终走向致富路。要对贫困户进行教育、就业发展、技能培训,提升他们自身的发展能力,使“脱贫摘帽”后的贫困户生活发展得到保障。只有贫困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依靠贫困户自主来脱贫,才能从根本上“脱贫摘帽”,消除反贫困,走向致富路。

发展是“脱贫摘帽”的总办法,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紧紧抓住发展是贫困户“脱贫摘帽”的第一要务,决不能落下一户贫困户。

产业是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重要依托。要发展产业,发展造血功能。一个地方脱贫后持续发展能力,关键还是发展产业,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1]在柳州全市“七个一批”贫困户帮扶需求中,要求扶持生产的占51%。在调研中发现,柳南区太阳村镇四合村作为自治区级贫困村,就是通过种植百香果实现产业脱贫的。例如,柳南区投入27万元,对四合村贫困户给予优质果苗全额补助及种植奖补,目前全村已种植百香果18 hm2,带动贫困户17户,百香果成了很多贫困户的“脱贫果”。

3.4 脱贫摘帽:可持续生计产出环节

扶贫是全社会的事,但更是贫困户自己的事,关键还是看贫困户自己,如果贫困户自身不发展,不提高自身的能力,只靠政府只能是暂时性的“脱贫摘帽”。要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贫困户“脱贫摘帽”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起来,更需要“富脑袋”,要让他们转变思想,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贫困户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后,需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贫困户思想上存在脱节,扶贫效果就难于持续。存在贫困户参与度不够,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被动地接受。部分贫困户观念落后,没有转变思想,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反正中国共产党会帮扶,饿不死,存在“倚贫卖贫”的现象。贫困户要树立“我要脱贫,不是要我脱贫”的意识,树立我要摘帽的理念,而不是要我摘帽。等靠要的思想不能有,要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自力更生,增强自我积累、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能力,争取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

4 结语

我国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一高于(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接近(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严格把关、严格落实,达到标准有序退出。

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不断造血,不能出现一边扶贫脱贫、一边返贫的现象,要巩固好扶贫的成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贫困户的长远利益出发,系统的考虑贫困户“脱贫摘帽”后的发展,做到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贞雷,龚鸣.习近平谈扶贫:脱贫要靠内生动力[N].人民日报,2016-09-0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慎给贫困户贴“等靠要”标签
救急还是救穷
“分红式”扶贫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甘南县甘南镇 推广“五个一” 助力“两学一做”
阜城县档案局“一户一法”,做好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
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