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2019-10-30宝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学困生教材

宝成

摘 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大胆实践,努力转变教学行为,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课堂上教师角色得以转换,以人为本的生命化教育理念逐渐被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普遍采用,课堂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然后,欣喜之余,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仍摆脱不了灌输式教学的阴影,课堂上自觉不自觉的留下“灌输”的痕迹,有的未被人所察,有的甚至被当作新方法予以倡导,以下摭取几个层面予以剖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1探究学习中的“灌”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今,许多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动手操作、大胆质疑,探究性地解决问题。然而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探究,也为了节约探究时间,总是那样痴情地对待学生,主动帮学生的探究活动“掐头去尾”,主动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学生通过看图比较,初步感知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1)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一条高;(2)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成2份;(3)把平行四边形重新拼合成一个新的长方形;(4)比较原平行四边形与所拼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办法。

从学生的操作过程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了操作活动,动手实践,探求未知。实际上操作过程的每一步,教师都规定得太死,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就能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探究过程学生无须猜想、无须思考、无须创新,而是为操作而操作,为探究而探究,失去了探究学习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这是典型的把指令性操作等同于学生的探究活动的一例。

探究学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被动式的探究学生只是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没有多大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其实质还是传统教学的“灌”。而真正的探究学习必须恰当的把握好提出问题、发现和猜想、验证猜想、归纳概括结论四个环节,每个环节教师均仅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而具体的方法和思路应该让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

2合作学习中学习伙伴的“灌”

由于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合作学习成了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们普遍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划分学习小组,结果导致这么一种情况:正是因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时候是在复制“缺乏合作的,传统的师生交往方式——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也就是说钦定的小组长或优生在小组内复制着教师的权威,俨然以一个小教师的身份操纵甚至包办小组活动,学困生只有傻想、陪玩、洗耳恭听的份,甚至常常听得是一头雾水,一知半解,比教师的讲解还糟。也有一些生性较为懒惰的学生,乘机依赖同伴的思考,自己不动脑、不动手,因为这也不影响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合作学习小组由一些能力强、成绩好、活泼外向、喜好表现的学生,他们以小权威的身份掌握了小组活动权,阻碍组内的生生互动和多向对话,使学困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成为接纳小权威言行举止的收音机,合作学习成了优秀生的专利,学困生成了优秀生灌输的对象。为此,笔者认为应采取措施,运用多种策略进一步规范小组合作学习:

(1)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并采取小组长轮流当的办法,防止产生“小权威”。

(2)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合作的意义、要求、方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建立起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的小集体,使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3)组内交流让学困生先发言。如果学困生的观点正确,有利于培养学他们的自信,今后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合作中来;如果学困生的观点有欠缺或不正确,也能暴露他们思维过程,找到错误原因,继而发挥互帮互学精神,让小教师试着帮助讲解,若还不理解则报告教师,由教师进行辅导,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现象。

(4)尝试“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办法编排学习小组。优生同组有利于他们讨论争辩,探究将会更加深入;学困生同组则既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调动大胆参与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或指派一名优生)进行必要的课堂辅导。

3文本教材的“灌”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实施“先学后教,先练后评”的教学策略,在这种形势下,课前自学文本教材(或称预习)成了不少中、高年级教师的常用手法。诚然,自学文本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的能力,也能减少教师教的时间,同时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但是,当今的教材大多是演绎知识的呈现方式,推理的过程、解题的思路、多种的算法、各种概念结论教材均一一点明,学生通过看书大多能理解,可是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知识的习得仅靠接受文本教材的“灌”,学生仅处于被动接受现成结论层次,且学生在已经知道结论的情况下无法进入真实的发现和探究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意识被淡化了,独立思考的成份降低了。甚至导致一种坏习惯的养成:凡碰到问题不经思考就查资料。若是这样,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何从谈起?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分析整理何从培养?何况,预习也使教师的情境创设失去了趣味性,使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不起来,课堂没了悬念,没了高潮。为此,课前自学文本教材并不很适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性,创设各种情境,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得到的,这样,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学困生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精读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