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教育学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9-10-30石婉莹邹红梅唐新雅郑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统计分析实现路径

石婉莹 邹红梅 唐新雅 郑熠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以鲜明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色彩再次进入全球视野。本文以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将文献研究与统计数据分析相结合,通过收入与支出、校园服务保障、学业与就业、生活与情感和理想追求五个方面的现状调查,挖掘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特征与现存问题,探讨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教育学价值,并提出大学生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美好生活 统计分析 教育学价值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美好生活需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一种值得尊重的人性目标,更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治国理政的新目标,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必将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世纪初施特劳斯学派关于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关系的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代厄瓜多尔的“美好生活社会主义”则是政治哲学的代表性产物。国内“美好生活”文热潮始于上世纪末,十九大以后不少学者进行了新的研究。何星亮(2017)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归纳为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心理性需要三个方面;李建华(2017)认为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源于主观而又需要客观表达的难以把握的理论命题;党新民(2018)提出面向美好生活定义新产品,倡导企业通过定义、设计、生产和供应美好产品。

综上所述,国内外“美好生活”及“美好生活需要”研究偏向于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较少;“美好生活需要”的教育学研究不多,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美好生活需要研究则更是缺乏。

2调查对象与样本选取

全国共有817所公办本科大学(教育部统计数据),分布广泛,故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拟抽取15所高校,45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以地区公办本科大学数占全国比例为权重,计算东中西部最终抽取高校数分别为7、4、4所,将450份样本平均分配到15所高校。

3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现状特征

调查共收回问卷446份,其中有效问卷422份,问卷有效率94.62%。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Alpha系数 =0.895,KMO检验结果大于0.6,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1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主观幸福感明显优于客观幸福感

在问卷数据格式化时,针对定性变量采用计分法处理,按照得分越高对应“美好生活”程度愈高的原则,采用简单加权平均得出大学生客观幸福感数值,与学生所填主观值比较发现,在校学生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主观幸福感明显优于客观幸福感,且客观幸福感分布较集中。在大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自评能力方面,约四分之三的学生完全具备或具备一些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有0.71%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不具备该能力,4.98%的学生基本不具备。除此之外,21.8%的人不明晰该概念,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3.2物质文化多方面影响学生,消费观念存在严重偏差

受访者中,家庭月供生活费的均值为1474.85元,学生平均每月花费1267.62元,物质生活总体水平较高且家庭所供生活费高于学生日常开销;在月均花费方面,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消费金额极差偏大。其中,花费在700元及以下的占比6.59%,花费在1600元以上的学生占比12.71%;在收支情况方面,结果略失乐观,虽有69%的学生月有结余,但23%的学生“月月光”、分毫不剩,8%的学生入不敷出,此结果也反映出年轻一代人在相对富有的物质生活下惯性养成的不良消费习惯,节俭与理性消费仍是亟待敲响的警钟。月结余均值为208.498元,极差为6800元,“贫富”差距明显。物质生活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友及恋爱,并且在未来规划与追求方面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3.3学生对图书馆满意度最低,校园服务与管理有较大改进空间

在校园保障与服务方面,本文选取了食堂、宿舍、图书馆、电教中心、实验室、体育场馆这六种与在校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场所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校园服务保障的满意程度得分仅为中等水平,高校仍需在自身已有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切实关心学生、明确具体需求,为学生提供更有益的学习生活环境。其中,学生对学校实验室的满意度最高,其次分别为体育场馆、食堂、电教中心、宿舍,满意度最低的为图书馆。居末两位的宿舍和图书馆一为学生日常居住之地,一为学习充电之所,得分如此,需校方细致了解情况并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

3.4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存在价值观偏离及心理问题

本文从处理不良情绪方式、学生闲暇活动、社交情感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表明:

当遇到不良情绪时,64.61%的学生选择积极合理的方式解决,如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自主调节不良情绪;约五分之二的学生无法采取合理方式解决(暴饮暴食等)甚至不去解决,长此以往,不良情绪的积淀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受访学生中,54.74%的学生选择在空闲时看书学习,50.95%的学生外出旅游;其次,较热门的活动为健身和参与公益活动,分别占34.12%和29.86%;在选择“其他”的学生中,有36.7%的学生谈及游戏,26.7%的學生提到看剧/电影/动漫,二者均为室内活动;此外,仍有22.99%的学生未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这些结果反映出学生的盲目心理及缺乏科学指导的现状。

在社交与情感方面,本文主要从与家长沟通、与朋友交往、恋爱三方面入手,进行描述分析发现得分最高的为与朋友交往,均分达到85.21分且方差最小,数据分布较为集中。而在对恋爱的态度上,学生间差异较大,方差达到24.715。总的来说,学生与家长沟通状况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基本没有距离感,沟通较好”、“有一点距离感,但仍可以勉强沟通”共占76.54%;学生与朋友交往情况较好,85.07%的学生不存在交友障碍问题,有知心朋友、感到幸福的占比过半;在恋爱方面,24.88%的学生认为谈恋爱“甜甜的,幸福”, 33.89%的学生认为“喜忧参半,总体很充实”,17.54%的学生未谈过恋爱。需要着重关注的是,9.71%的学生与家长沟通存在较大问题、4.27%的学生缺少朋友、23.7%的学生认为恋爱的现实低于想象或感到痛苦,这些均是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无法疏解将会产生心结,影响日后成人、发展,此时科学合理的心理咨询无疑是一剂良药。

3.5过半学生对未来抱有可观态度,约五分之一的学生缺乏未来规划

本文从学生对自己未来预期及规划两方面分析在校大学生的理想追求现状,超60%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可观态度,52.13%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14.22%的学生认为自己前程似锦,光辉灿烂;但17.06%的在校学生仍过分依赖父母,缺乏个人理性追求,这无疑是一种“病态”情况,大大阻碍了学生个人个体的正常发展;12.09%的学生持“随波逐流,有收入够生活就行”的态度,4.5%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找不到希望,存在理想观偏离的现象。谈及未来规划问题,五分之四的在校学生有一定的规划,其中,30.47%有长远目标和规划。但仍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没什么具体规划或从未考虑过此事。众所周知,一定的规划与目标设立对一个人的发展与人格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在校大学生的现状昭示适当的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应提上日程。

4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差异体现

本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针对影响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五方面因素,在其通过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MO值为0.873>0.6;Sig.=0.000<0.05)的基础上,结合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计算得到大学生幸福感的客观得分。

继而通过交叉表的方式,以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和月均生活费5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为自变量,运用卡方检验与LSD分析从主客观幸福感及对其产生影响的五方面因素探究大学生幸福感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实际情况。

4.1大学生幸福感在月均生活费上差异最明显

以月均生活费为自变量检验大学生幸福感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收入与支出、生活与情感、理想追求和客观幸福感四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进一步对收入与支出、生活与情感、理想追求和客观幸福感做LSD分析( =0.05),结果如下:

(1)在收入与支出方面,生活费为700-1300元和1600元以上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生活费为700-1000元的学生幸福感最优,生活费为1600元以上的学生幸福感最弱。(2)在理想追求方面,生活费为1000-1300元与1600元以上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生活费为1000-1300元的学生幸福感优于1600元以上的学生。(3)在客观幸福感方面,生活费为700-1300元和1600元以上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生活费为1000-1300元的学生幸福感最优,生活费为1600元以上的学生幸福感最弱。

4.2影响幸福感的部分因素在生源地、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

以生源地为自变量检验大学生幸福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的在收入与支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0.05)。进一步对收入与分析进行LSD分析( =0.05),发现:在收入与支出方面,东部地区的学生与中部地区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中部地区学生幸福感高于东部地区。

以年级为自变量检验大学生幸福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收入与支出及生活与情感三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对总体幸福感及收入与支出、生活与情感进行LSD分析( =0.05),发现在收入与支出方面,大二与大三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大三学生幸福感优于大二学生。

以专业为自变量检验大学生幸福感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LSD分析( =0.05),发现:在总体幸福感方面,管理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及医学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幸福感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历史学、医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工学与农学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农学学生幸福感优于工学学生。

4.3大学生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最不明显

以性别为自变量检验大学生幸福感的差异性,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5,故在校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及收入与支出、校园服务保障、学业与就业、生活与情感、理想追求及客观幸福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5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教育学价值

5.1目的价值

教育目的是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预期所实现的结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目的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演绎必然折射到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逻辑主线。人才质量的国家标准、高校的目标定位、学科建设、专业培养等都面临着新的构建。

5.2内容价值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且协调于教育目的。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已然”情况和“应然”趋势,将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學等诸多学科重新审视的对象。“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新的目标,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教育内容都应适时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

5.3过程价值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强、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特征显露、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适时调整,使得高等教育的传授者、被传授者、传授之物、传授方式及环境,所有与教育过程相关的要素都面临新维度的研判。辅导员如何在大学生美好生活理念和行为的优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高等学校如何将“美好后勤”、“美好管理”落地生花等问题,亦将构成新的研究内容。

6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路径

6.1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美好生活理念,设立大学生美好生活咨询机构

价值观作为人的一种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对为人处世有决定性作用,故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學生在追求、创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调查表明,约二成的在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观及未来规划或是缺乏/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他们亟需科学的指导引领使其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设立大学生美好需要研究机构,由中心机构统筹规划,确立指导方针,再辐射至外圆各高校,形成由“圆心”到“圆面”的扩散,为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6.2养成合理消费观念,倡导大学生践行绿色生活

数据显示,物质生活显著影响大学生幸福感且在校大学生存在高消费、超前消费等现象,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存在不足。荀子说过:“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大学生唯有懂节制、能节制,才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允许范围内得到健康的发展。大学四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该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将影响终身,因此,如何在物质水平是影响“美好生活”的关键因素之一的当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金钱的作用、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和星球、合理利用资源、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等等,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6.3构建校园美好生活服务管理体系,提升高校对大学生的终身影响力

大学四年是学生到成人身份转变的过渡阶段、学生人格成型的蜕变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易受外界各个因素的影响,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故学校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发现在校大学生对校园服务保障、心理咨询及未来规划需求迫切,学校应优化校园美好生活的服务与管理体系,切实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实用性与舒适度结合的硬件环境,适时地创新适宜、温暖的服务形式,更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外,高校应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度,加强对学生人格养成的培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提升对其的终身影响力。

6.4发挥辅导员对学生生活的参与性作用,提倡大学生反哺家庭美好生活

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等多角色于一体,面对调查中所出现的学生难以调节不良情绪、沟通交往存在障碍、理想观偏离等棘手问题,辅导员首先应科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三观”;其次,作为大学生活的指导者,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职业规划,促使其对大学生活做出合理安排;再次,作为管理者,在学生面对困难时应积极参与解决;最后,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人,应多渠道融入学生生活,及时关注学生的QQ、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动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状况,发现问题即刻沟通解决,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性巨大,大学生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文化修养也各不同,其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如何成为美好生活真谛、美好生活充分实现、美好生活人性光辉等方面的“集大成者”,并及时反哺家庭,是一个重要且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大学生对其家庭的影响力都毋容置疑,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美好生活质量、素质的前提下,在促进全民生活更加美好方面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很多梦想可以去实现。

参考文献

[1] 何星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N].人民日报,2017-11-14.

[2] 翟绍果,谌基东.共建美好生活的时代蕴意、内涵特质与实现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2017,47(06):20-26.

[3] 王涛.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意蕴[J].创新,2018,6(12):15-23.

[4] 虞程盛.论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思想[J].探求,2017(06):15-21.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统计分析实现路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