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之我见
2019-10-30邵秀英
邵秀英
摘 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国家的兴衰成败都与当时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国的兴衰》正是代表性著作。本书的作者保罗·肯尼迪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正因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布满荆棘,所以正需要我们每个人勇往直前,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业务。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利益,我们每个人都更希望国家的强大。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一片热土上,所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应该艰苦奋斗,不断努力。
关键词:大国;兴衰;科技
《大国的兴衰》作者是英国的保罗·肯尼迪,他通过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进而揭示了大国兴衰的秘密。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正如课本所言,“若拿其他重要文件和经济活动中心同这些社会比较,欧洲的相对弱势就比其实力更加明显。首先它既不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地区,也不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印度和中国对它们从这两方面的地位都引以为豪。”由此可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国文明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必定是其技术上的早熟。中国11世纪就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不久就有大量书籍,商业和工业受到开凿运河和人口压力的促进,同样很发达。中国的城市要比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大得多,商路也四通八达。纸币较早地加速了商业的流通和市场的发达。”由此可见中国文明的发展与繁荣一定程度上是一定文化发展的需要。
“对中国文化和技术进步有了这些了解以后,再听说中国人已转向海外开发开发和贸易也就不足为奇了。指南针是中国人的另一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很大程度上使中国在世界上站稳了脚步。再加上中国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辛勤努力工作,所以中国曾在明朝时期出现过繁荣。
“穆斯林军队虽然管理良好,或许可以维持一条很长的边界,但如果不付出大量人力和金钱的代价,但很难继续扩张;而且奥斯曼帝国主义与后来的西班牙 荷兰和英国帝国主义不同没有顺便带爱许多经济利益。”可见穆斯林世界胜利有其历史必然性,但“由于先以伊拉克而后以波斯为基地的什叶派,向当时占主导地位的逊尼派在行为与交易两方面发起挑战而使莫斯林世界发生分裂。”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经久不衰,都会经历一个由兴盛到衰弱的历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英国充当霸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下英国的兴衰。
英国兴盛的原因。正如课本所言“英国之所以能取得全球的突出地位,主要是由于他们把制海权、财政信用、商业才能和结盟外交巧妙地结合起来的缘故”。英国的毛纺织业发展,随着英国人口的增长,毛纺织品的需求增加,这就促进了圈地运动的发展,圈地运动使得农民进入城镇为英国称霸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并且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为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提供了资金。英国的自由贸易兴起,开始进行对外贸易,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原料,并且殖民地也是英国最大的市场,市场扩大对生产提出新的要求,珍妮纺纱机应运而生,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各种生产对动力的要求加大,所以出现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工业革命的新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在技术资金军事等方面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霸主。我们对此也应该有所感悟。在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英国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而其他国家则沦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它的制造规模和能力遥遥领先。我们国家现在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的产品也遍布全球,但是就制造业的能力来看远远不及当时的英国的水平。我们当前不可能成为像英国那样的世界霸主,但是它的某些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无论是我国的工业化还是城市化都应该从中汲取教训。
从《大国的兴衰》中,英国崛起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海军领域、日益夸大的殖民地帝国还有财政领域。但英国不可能一直是霸主,又是什么使得应该霸主地位衰落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主要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英国。大量的资本投向海外使工业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再加上思想上产生懒惰情绪不思进取就导致了英国逐渐走向衰落。
谈到中国,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中国无疑是强大的,在世界上也拥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呢,我们应该知道,在约100年前的中国,在中国还是清政府掌权的时期,在中国因为闭关锁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的政策,因为清政府的军队软弱无能,因为统治者鼠目寸光,因为种种原因,致使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等等一系列的惨剧,虽然清政府最后被推翻,但是,中国人民的本质仍旧没有改变,中国仍然受尽欺辱,袁世凯称帝,接受“二十一条”,丧权辱国,人民暴动,这都是因为统治者对权力的欲望。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蒋介石确实有能力,但是,日本攻占南京期间,民国军队只顾自己,仓皇撤退,致使南京大屠杀30万,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每个人都有他的故事,理想,抱负,未来,但是,因为国民党军队的软弱无能,致使了这一惨剧。当然,那时候的人民也是有志气的,也是有血性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历经8年抗战终于打败日本,冈村宁次递交投降书的那一刻,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时刻,中国人民都应该牢记的时刻,但是,日本投降之后还没完,中国有爆发了内战,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共产党与国民党差距巨大,但是中国共产党硬是把国民党打败了,正如一句话说“共产党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是啊,历史上也曾有人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拥有民心,就算武器装备再差,但是我们也有胜利的机会。1949年建国以后,中国可以说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后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等种种发展经济的计划,中国这才开始真正的发展经济,直到今天。中国的经济排名世界第二,而这,只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世界也震惊于中国速度,提出“中国威胁论”。中国不光从经济上,中国也从军事上位居世界前列,很难想象当时的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变成现在的样子,很难想象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建国之初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研究出“两弹一星”,很难想象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当然这并不是偶然的,从抗战时期就可以看到,日本侵华后,中国的各个势力武装不计前嫌联合抗日,这也能够看出中国人民的团结,也能够体现中国人的凝聚力,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是无穷大的,这是因为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凝聚力,中国才能这么强大,当然,中国现在的强大与中国的制度也是分不开的,想一下,中国的封建制度延续2000多年,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非常强大的王朝,比如唐朝,当时的唐朝在世界的地位比现在的美国在世界的地位都要高,但是还是衰败了,这就是因为当时中国掌权者的世袭制,是靠血缘,而不是靠才能,不是唯才是举,中国的科举考试是伟大的一个制度,是先进的制度,但是我们的、没有听说过有科举考试的状元当上皇帝的,这是最大的弊端,但是现在的中国,不光是唯才是举,而且还是有任期的,掌权者真正会为人民着想,而不是自己,人民心中满意,自然会更加拥护领导者,领导者自然会更加为人名服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中国才会有现在的发展状况,这是与中国人民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凝聚了,中国领导者的思想,中国现行的制度分不开的,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有一个人民满意的制度,有一个人民认可的领导,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当权者。这样,这个国家才能兴旺。
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应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从各大国的兴衰中可以体现出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国应该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机遇,努力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进而在世界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1]几个大国兴衰的启示[J]. 李长久.新视野 2004年04期
[2]当代大国兴衰研究述评[J]. 吴英.人民论坛 2015年29期
[3]综合国力的政治建构[J]. 辛向阳.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4年11期
[4]我国的综合国力[J].学校思想教育 1991年06期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東 青岛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