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甬优4149作再生稻种植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9-10-30段奕张卫雷小成肖夏萍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再生稻高产栽培表现

段奕 张卫 雷小成 肖夏萍

摘 要 甬优4149是用F9249和甬粳41A配合衍生出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甬优4149做再生稻种植有优良的表现,有抗逆性强、高产、穗大粒多、米质优等特点。基于此,结合甬优4149作再生稻种植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以下讨论。

关键词 甬优4149;再生稻;表现;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8.02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粳米的需求量也在直线上升,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粳米市场供不应求。粳米和当地籼稻品种相比,种植效果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而且在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环境更恶劣的条件下,粳稻相比当地籼稻品种,其产量表现更为抢眼。再生稻在种植方面,有着很多优点:省种、日产量高、生育期短、节水、生产成本低、调节劳力以及效益高等,再生稻的出现,为稻区稻田增加单位稻田稻谷产量、提高复种指数和增进人民受益的提供了重要途径。现如今,再生稻-中稻栽培品种主要是籼稻品种,粳稻在沿河城市以及部分北方城市更受欢迎。

1 种植表现

1.1 品种特性

甬优4149是F9249和甬粳41A杂交而成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中稻整个生育期为135 d左右,再生季整个生育期为60 d左右[1]。中稻株型繁茂性好、集散性适中、穗大粒多、生长整齐,生长后期中稻的落色也相对较好。示范培育种植的情况如下:中稻株高度在118~120 cm的情况下,每1 hm2约有315.5万株有效穗,这些有效穗每株上平均有278.8粒籽,结实率为87.7%,平均千粒质量约29.8 g;再生稻在株高93.98 cm左右,每1 hm2约有392.88万株有效穗,这些有效穗每株上平均有118.71粒籽,结实率为83.27%,平均千粒质量约27.4 g。抗性表现为:茎秆粗壮、稻群整齐、适应性广、抗倒性强、米质高、穗大粒多、产量高,易出现稻曲病和中抗稻瘟病。

1.2 产量表现及示范推广

中稻品种试验第一年667 m2产量为656.25 kg,比扬两优6号增产0.84%;第二年667 m2产量为681.36 kg,比扬两优6号增产0.793%。在标准示范区域随机选取了4块稻田进行机械化收割,经过仔细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中稻平均产量为7 825.9 kg·hm-2,再生季的平均产量为3 933.2 kg·hm-2。

1.3 经济效益

通过将甬优4149进行示范种植和传统中稻再生稻种植相比,两者产生的效益明显不同。第一次进行稻种植每667 m2所需的成本如下:种子80元、农药85元、化肥140元、人工费135元、农机费300元,按照中稻平均市场价为2.5元/kg计算,每667 m2得出纯收入约为1 050元。相比较传统的中稻种植,每667 m2的效益增加7.85%。每667 m2再生稻种植时需要的成本是:种子费0元、人工费60元、农机85元、化肥45元,按照中稻平均市场价为3.0元/kg计算,每667 m2得出纯收入约为535.5元。再生稻与第二季晚稻相比较,再生稻的品质相对较好,并且再生稻在整个生育期不需要打农药,这一因素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一种安全保证,也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市场上对于再生稻的需求更大,也更受普通大众的欢迎。

1.4 稻米质量

对稻米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优良米率为67.66%,粗糙米率为75.32%,整精米率67.66%,米粒的长宽比为2.23,垩白粒率为11.34%,垩白度为19.39%,蛋白质含量为12.76%,平均碱消值为6.28,胶稠度为50.19 mm,直链淀粉含量为20.01%。

2 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1 合理灌溉,科学施肥

相比于普通的杂交稻组合,甬优4149所需的化肥量要略微高些,第一季时每667 m2氮磷钾肥的用量为:纯氮10~12 kg、钾(K2O)12~14 kg、磷(P2O5)8~10 kg,为了方便起见,也可以直接使用40~50 kg的45%复合肥。肥料使用时间在6月20日至6月25日,施肥时长是在大田插秧后8~10 d。施肥要有一定的方法步骤,首先是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使用,钾肥按照基肥7∶3进行分别施肥。再生季只需要施氮肥(尿素),施肥量为10 kg,当第一季稻齐穗后的15~20 d施含氮量为80%的氮肥进行促芽。灌溉原则为:幼苗分化前期复水,薄水插秧、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保持干湿交替,收割前5~7 d断水。

2.2 留桩高度

稻成熟后进行收割时,要根据稻的生长高度对农机收割进行调整,一般要保证农机收割高度为30~40 cm,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是收割是要尽量减少对禾蔸的碾压。由于倒三节和倒二节的芽相对健硕,容易形成大穗,因此在收割时,要尽量保护稻株的倒二节和倒三节,这样会对产量有很好的保障。科学合理的留桩高度,不仅保证了稻的产量有大幅度提升,还可有效提升土地的利用率。

2.3 科学合理播种

稻田不仅要经常处理杂草,还要进行适时播种。播种时尽量采用直播、机器插秧和抛秧栽培。每667 m2用种量为:直播6~7 kg,机器插秧6~7 kg,抛秧5~6 kg。

每隔3 m要有一个约3 m深的深沟,这样便于施肥,打农药等日常管理工作。插秧要选择灌溉方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便于运输的稻田。

2.4 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病虫害的影响,常见的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水稻螟虫。稻飞虱的防治每667 m2可用80%烯啶·吡蚜酮10~15 g,同时可以添加高效助剂(有机硅)提高杀虫效果。纹枯病防治可以用井冈霉素,每667 m2用量为500 g。稻瘟病可用有机硅+富士一号+磷酸二氢钾进行喷雾防治。稻曲病的防治可以用阿米妙收,每667 m2用量为40 mL[2]。

3 结语

通过对甬优4149作再生稻种植的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解到,不同因素对稻的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新培育的甬优4149产量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根据各种因素影响程度来分析,以后要注意对病虫害、稻的护理、种植时间进行科学规划,才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 杨原,杨国凤,王圣晚,等.甬優4149在怀化用作再生稻种植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8):29-30.

[2] 向君民.甬优4149在湖南慈利作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8,33(5):42-4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再生稻高产栽培表现
湖南400万亩再生稻丰收估算比单季稻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再生稻生产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分析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