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占网络新阵地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10-30苏英洁

山东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苏英洁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面对网络媒介多样化、内容繁杂化、网络声音多元化等各种变化,如何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是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重点探讨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网络思想认识这一核心点,进而促成学生良好网络习惯,有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当今大学生社交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媒介的不断发展,网络内容的不断涌现加上当代大学生辨别信息能力有待提高,这就更需要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相应的引导。

一、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也变得多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查阅文献、获取知识都变得更加便捷,另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大学学生管理的便利,信息传播方式更多的依靠社交媒体,办公、学习都节省了大量时间。

同时,网络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少挑战。网络媒体因为要吸引读者注意力,时常制造或者集中报道大量负面消息,会产生明显的消极负面影响。网络潜伏的网络色情与诈骗等犯罪行为。另外其他各类犯罪分子也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如网络传销、网络诈骗等多有发生。这些都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和保护大学生身心健康提出了挑战。

二、发挥网络的正能量,做好思政育人工作

在学生工作中,网络使用已经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如何充分利用好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各种网络工具,有效站稳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已经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网络工具的优势。一是可使学生事务更高效便捷。二是要用好网络发现功能,通过加入学生QQ、微信、微博等,正可以便捷及时掌握学生信息。

网络工具的不足。一是信息的不全面性。毕竟也不是全体学生都会使用网络;就是有些使用了网络,但也未必所有事情都会通过网络表达。二是交流隔离感。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虽有及时和便捷的好处,但也有不在现场的隔离感。三是信息误解。由于在网络空间特别是群空间里,往往交流的语言是非常精简,如果对交流内容不加全面了解,往往会断章取义而产生误会甚至冲突。

三、不断增强网络的认知教育力度

培养学生高层次技能如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批判和辩证思维能力等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首先正确认识网络的工具性,着力培养其综合能力尤为重要。

强化三观教育,树立正确观念;行为只是思想的反映。大力进行正向引导,传播和激发正能量。作为辅导员自身,首先要做好表率,不能有网络不良习惯;其次要强化自身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性,要引导学生而不能被学生误导。

四、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

教師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反观学生好习惯没养成,原因包含个人认识、相关制度及社会环境等。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要强化动机教育和行为方式的指导,还要许多次的反复和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支持,不断加强实践,形成习惯。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宿舍是学生信息的集散地,是网络行为的重要场所。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与网络使用习惯。辅导员应适时尽早引导和要求每个寝室建立寝室公约,引导教育建立起文明和谐的寝室文化。在此过程中需要坚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同时加强辅导员监督坚持。

五、网络思政教育原则与方法

传统教育方式与网络教育方式相结合;传统教育方法注重现场感,注重集体性,网络教育则在个体指导方面有独特的价值。这两者不是相互排斥而应该相互补充。通过案例育人;在网络时代,学生获取资讯的途径更多,甚至对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得也很透彻。因此辅导员不能泛泛地说教,而要善于按照教育专题进行资源尤其是案例资源进行整合,以明确的主题、丰富而生动的案例实施教育,如此更能促进学生受到教育影响,提升教育效果。

事务型与引导型相结合;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干力量,不仅要当好管理者,更要做好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事务性工作方面要善于借助学生事务系统,在事务高效处理中及时准确发现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问题。另外还要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做专家型辅导员,唯此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认知教育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张再兴. 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年发展历程[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12)

[4]王玉樑. 关于价值本质的几个问题[J].学术研究,2010(8).

[5]吴倬,张瑜. 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09(1)

[6] 张光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7]常瑞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猜你喜欢

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版权保护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