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失范视角下青年女性失联归因及对策分析

2019-10-30杨英

山东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失联

杨英

摘 要:近年来,女性出行遇害事件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网络上对女性安全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上升。从社会失范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青年女性失联现状进行了解,分析导致青年女性失联遇害的原因、危害,对如何防治女性外出失联遇害提出对策,青年女性及其家庭、政府部门、社会需合力来有效防控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青年女性;失联;社会失范

一、引 言

近年來,我国各地多次发生青年女性失联事件。据法制晚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8月9日至9月13日,19名年轻女子失联,其中有6人遭遇犯罪分子侵害甚至被杀害;2015年9月,广州10天内发生3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其中有1名女生遇害;2016年2月,河南某高校女生景某独自从同学家返程途中惨遭杀害;2017年12月14日,四川乐山女教师傍晚在嘉州绿心公园跑步时被残忍杀害;2018年5月5日,空姐李某在执行完航班后,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结果惨遭司机杀害……[1]失联事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严重的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恐慌。“失范”是理想目标和实现手段之间的背离,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人们会采取不合法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本文基于近年来发生的女性失联事件,从社会失范理论角度来归纳出该类事件的原因、特征、危害,从多个主体出发,探讨应对策略。

二、青年女性失联事件分析

(一) 近年来青年女性失联现状

2014年8月以来,青年女性失联遇害事件频频发生。将2014年至2018年底间的一些重大女性失联事件进行统计,收集了15个真实案例。

从以上15个真实案例可以看出,青年女性失联事件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的人生使女性身心面临威胁,社会各方应该引起极大关注,从多方面实施策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 青年女性失联案件归因分析

1、自身角度

(1)生理处于弱势,易成为被攻击对象

在生理特征方面,男性普遍比女性强壮,研究表明男性攻击行为多于女性,更具有暴力倾向。[2]由此看,女性受到伤害的危险性大于男性,受到暴力袭击并且失联遇害的女性要多于男性。当女性单独外出时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在遇到危险时逃脱的可能性较小。

(2) 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薄弱

失联事件中的青年女性对外界社会环境缺乏足够认识,日常交往行为缺乏被害警觉性。[3]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女性更容易相信他人,对危险的认知程度低。序号1中的女孩高渝轻易相信他人而搭错车,没有确认好信息;序号8与序号10的女孩在会见网友的过程中遭遇伤害,轻易相信网友。

2、 社会环境角度

(1)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社会治安管理不力

由于网约车平台的管理不当,一些有机可乘的人员混入其中,对乘车安全造成威胁。2018年5月和8月发生的两起滴滴顺风车事件,受害的两名女性均被强奸和被杀身亡,一度让大众对网约车心生恐惧。此外,非法运营的黑车普遍存在,使得“黑车”车主犯罪率呈上升趋势,“黑车”强揽旅客、敲诈勒索、谋财害命事件频发,造成严重危害。[4]

(2)人口比例失衡,男性多于女性,存在潜在风险

据调查,我国2018年人口达到13.9008亿人,其中男性71137万人,女性67871万人。[5]男女性别失衡,潜在意味着有很多男性会面临找不到婚恋对象的情况,可能潜在诱发犯罪事件。序号3、5、14、15的案件中女性均遭受到犯罪分子的侵害,且犯罪分子大多是单身的青年男性。从人口性别比的角度看,男性人数大大多于女性在某种程度上给青年女性出行安全带来潜在的危险,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3)学校缺乏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

失联受害者中女大学生占到很大的比例,她们在学校没有接受专门的安全教育以及自我保护方法,社会上对女性自我保护的宣传也比较少。序号12女教师跑步遇害案中,当时犯罪嫌疑人准备跑开时,被抢后的王某欣高声说要去报警抓他。之后李某返身回来,与王某欣搏斗,用石头将其杀害。在此案件中,女教师本可以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她却激怒犯罪分子导致被害。

(4)施暴者一方不健全的人格及不正当需求

1、抢夺钱财

序号为2、4、6、9、12的案件,犯罪分子均因经济拮据或赌博输钱而起了抢劫的歹意。这类案件往往是事先谋划好的,犯罪分子企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钱财,而在两者的争执中,犯罪分子常常会被激怒,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2、见色起意

序号为3、5、11、13、14、15的案件中,青年女性受害者被检查出均遭到犯罪分子的强奸和侵害。不法分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他们往往不择手段,来伤害单独走路或者单独乘车的青年女性。

3、传销或拐卖女性

在序号8的案件中,女孩见网友却误入传销陷阱。传销是目前我国大量存在的一种非法行为,通过金钱诱惑个人加入传销组织来进一步欺骗其他人。一些青年女孩可能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或缺钱而被骗。

(5) 媒体集中报道,犯罪分子进行模仿

大量报道给社会中潜在的不法分子提供了一种示范效应。[6]新闻报道对青年女性失联事件的犯罪手法进行详细逼真的描述,使一些人受到启发,进而模仿。序号6案件,受害者是被一名15岁的未成年人抢劫并用石块砸死的。15岁的少年本该在学校学习,但由于外出打工经济拮据产生抢劫的行为,这种行为肯定是模仿而来。

三、防范青年女性失联的对策探讨

(一)自身角度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不要进入易被害时间、空间,不单独夜行,不乘坐黑车,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女性在外出时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青年女性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被害现象以及预防被害的对策,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减少被害的可能性。

2、提高自身防范技能

遇到危险时不能盲目反抗;保持冷静的情绪,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记住犯罪人的特征,抓住机会向外求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习一些跆拳道、防身术等。保证生命安全,寻找外界的帮助,如指定路边的一人来帮助你。

(二)政府角度

1、完善立法,加大对失联犯罪的打击力度

政府应当完善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保障青年女性的权益。对一些情节严重的犯罪分子严加处理,给其他有动机的人员以震慑。公安民警在相对隐蔽的地方设置治安岗亭,安装监控系统,加大高危人群的信息采集,做好记录。

2、推进普法教育与宣传,建设法治社会

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使公民依法办事。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舆论导向,搭建法治教育宣传平台,提供法律教育。在各个社区、街道宣传栏里张贴一些普法知识的海报、图片,进行法律宣传讲座,让居民懂法守法,同时使他们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

3、加大公共交通体系管理,提升准入门槛

上述的青年女性失联案件里,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黑车、出租车、网络约车司机见色起意、抢劫引起的。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严格准入门槛,加强对公共交通参与者的监督管理,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黑车现象,要严厉打击,规范好出行环境。

(三)社会角度

1、正确发挥媒体职能作用,适度舆论

媒体和有关部门对青年女性失联现象有所关注,会有助于提高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应发挥好媒体的宣传作用。但媒体舆论的关注应该保持适度,过度渲染会引起社会恐慌,也可能助长犯罪分子的模仿,提供示范效应。媒体应该实事求是地报道相关信息,不要过度渲染。

2、学校和家庭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犯罪分子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與其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教育有关系,学校及家庭方面在青少年早期应该重视子女的思想素质教育,使其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将犯罪因素早早地杜绝。社区和高校可以发展专门的社会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在社区,对不良环境家庭进行辅导帮助,教父母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以及培养优良家庭环境的方法,使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道德素养。在高校,可以设置安全教育课堂,安全演习等活动,帮助提高青年女性的防御意识和能力。

四、 小结

本课题选取社会失范理论的视角来对近年来多发的青年女性失联案件进行归因分析。加强女性被害预防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从根源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目前还面临重重挑战。青年女性个人、家庭、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主体需要共同采取措施应对。

[参考文献]

[1]雷连莉.论女性被害原因及预防-以日常活动理论为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9月

[2]万凌云.从女大学生失联报道看媒介社会责任[J].中国报业 2015年7月

[3]李硕 于凤春.从失联时间看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11月

[4]张施斌.女大学生失联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6月

[5]雷连莉.论女性被害原因及预防-以日常活动理论为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9月,第19卷 第5期

[6]甄嵘嵘 刘宇驰 黑色“八月劫”———由 2014 年 8 月多起失联女大学生案件引发的警示性思考[J].法制博览 2015.02(下)

[7]2018年中国男女比例数据报告 中国男女人口比例现状_灵核网-国内外行业市场综合研究报告 http://www.ldhxcn.com/shuju/dashuju/2018/0529/47769.html

[8]项盼 梁晓莹.热点事件的“井喷式”报道现象——以女大学生失联遇害报道为例[J].新闻前哨,2015年第5期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猜你喜欢

失联
火星突然失联,成了“孤独星球”
找回和失联
怀念一台机器人:2月12日,“机遇号”火星探测器被宣布永久失联
手机“失联”
形象危机中的危机传播策略分析——以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为例
欧俄探测器抵达火星,着陆器失联
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形象的偏构:以女大学生遇害失联的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