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表征在人际归因中的图式作用
2019-10-30潘俊勇
潘俊勇
摘 要:异常条件聚焦模型认为,人们将待解释的事件同头脑中与之有关的“图式”或“脚本”加以对照来直接确定原因。研究者要求被试在信息不充分的实验情境下,分别从能力、努力、难度和运气四个方面对影响他人的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进行评定。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依恋风格的他人表征在人际归因中发挥着作为参照标准的作用,使人际归因的结果倾向于符合个体不同的依恋表征。
关键词:依恋风格;人际归因;他人表征
一、 引言
准确识别他人行为的原因,对人际交往和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被称为人际归因[1]。内部、稳定的原因即能力,内部、不稳定的原因是暂时性的努力,外部、稳定的原因是任务难度,外部、不稳定的原因是机遇或运气,其中只有努力是人为可以控制的[2][3]。当他人遭遇无法控制的消极事件,人们会对之感到同情;如果消极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他本能够控制却没有控制的,会令人对之感到愤怒或鄙视。当他人获得积极的结果被认为是付出了勤奋努力,人们会对之产生钦佩的正面情感,归因于天赋或能力则会令人感到自愧不如的负性体验,而如果是由于运气、机遇,则会令人羡慕。
异常条件聚焦模型指出,人们实际是将待解释的目标事件和没有发生该事件的背景事件加以对照来直接确定目标事件的原因。目标事件和背景事件之间不同的特征就是可能的原因,并且存在用以对照的先定标准,即指人们头脑中已有的关于待解释事件的“图式”或“脚本”[4]。标准的激活常常自动而迅速,标准的构造也不完全能被意识觉知。[5]。脚本则指人们关于特定情境中的行为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性知识和预期[6]。
依恋理论根据个体对自我和他人不同的表征图式区分出不同的类型:个体对自我和他人都持积表征向被称为依恋安全型,对自己持积极表征、對他人持消极表征属于依恋轻视型,对自己持消极表征、对他人持积极表征被叫做依恋倾注型,对自我和他人都持消极表征被称作依恋混乱型;在对自我或他人中持有一种消极的表征就属于非安全型依恋[7] 。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征影响个体在与人关系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得不同依恋风格对自我、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解释存在差异[8] 。依恋图式使得人们能够快速地识别刺激,使加工的结果接近图式的内容,即呈现出图式化的倾向,在与人的关系中表现为不同的“如果—那么”的脚本[9]。
结合归因理论和依恋风格学说,研究者相信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和内在的联系。涉及到人际归因,按照异常条件聚焦模型,不同依恋风格关于他人的“图式”或“脚本”理应发挥出参照标准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类此的“图式效应”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最为显著[10]。本研究于是设立实验情境来验证上述推论。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研究招募130名自愿的在校大学生。被试均为右利手,身体健康,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中男性61人,女性66人,年龄分布在 18-26 岁,平均年龄 22±1.141。由被试完成实验操作后填写的ECR和RQ量表测算得出,参与研究的被试中属依恋安全型22,依恋轻视型34人,依恋倾注型41人,依恋混乱型33人。
(二)研究材料
研究采用《关系问卷(RQ)》和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研究者采用E-prime2.0编写和运行实验程序,实验后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中文版进行整理分析。
(三)实验过程
实验一,被试先从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和图片了解任务要求,具体如下:屏幕上方有一沿水平方向来回快速移动的物块。请在物块开始移动后的5秒内按下空格键,使该物块落下以击中屏幕下方的另一固定物块。一共需要操作十次。每次操作的结果会由电脑根据按下空格键时物块所在位置计算得出,屏幕上不会显示击中或错过下方物块的画面。
确认明白任务后,被试观看某甲连续完成十次操作的过程画面,并被告知某甲的操作成绩达到一般标准。请被试分别对运气、难度、努力和能力影响某甲成功的可能性进行7点评分。
实验二,被试同样先从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和图片了解任务要求,具体如下:屏幕下方有一沿水平方向来回快速移动的物块。请在物块开始移动后的5秒内按下空格键,使固定在屏幕上方的另一物块落下以击中该移动物块。一共需要操作十次。每次操作的结果会由电脑根据按下空格键时物块所在位置计算得出,屏幕上不会显示击中或错过下方物块的画面。
确认明白任务后,被试观看某乙连续完成十次操作的过程画面,并被告知某乙的操作成绩没有达到一般标准。请被试分别对运气、难度、努力和能力影响某乙失败的可能性进行7点评分。
三、研究结果
(一)对他人成功的人际归因
通过SPSS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后发现,对于他人的成功,在不同依恋风格之间,只有依恋倾注型对原因的能力评分显著低于依恋安全型给出的评分(p=.037)。在此以外,没有其他显著发现。
对于他人的成功,比较同一依恋风格对不同原因的评分,则有如下发现:依恋安全型对运气、难度、努力和能力所作评分相互间没有表现出差异;依恋轻视型对于运气的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努力和能力的评分(p值分别为 .002和 .024),对难度的评分也显著低于对努力的评分(p= .020);依恋倾注型对努力的评分显著高于对运气的评分(p= .013);依恋混乱型对运气的评分与对难度的评分都显著低于对努力的评分(p值均为 .017),又都与对能力的评分接近显著(p值均为 .073)。
(二)对他人失败的人际归因
在数据分析的结果中,对于他人的失败,只有依恋混乱型对运气的评分显著高于依恋回避型所作的评分( p= .020),对能力的评分显著高于依恋倾注型所给的等级评分( p= .034),对难度的评分也高于依恋回避型的打分,但只是接近显著(p= .060)。其他依恋风格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当观察到他人的失败时,比较同一依恋风格对不同原因的评分,依恋轻视型对于运气和难度的可能性评估都要显著低于对努力因素的考虑(p值分别为 .026和 .015);依恋倾注型对于运气的评分高于对能力的估值(p= .086);依恋安全型和依恋混乱型在四种原因的评分之间没有表现出差异。
四、讨论
(一)依恋表征对成功情境下人际归因的影响
能力属于内部稳定的原因因素,将他人的成功归之于能力,实则是对别人积极的肯定。但是依恋倾注型对他人的成功是因为能力的可能性评估却显著低于依恋安全型给出的评分,偏离了其与依恋安全型对于他人同样的积极态度。这很可能正是依恋倾注型对他人的积极表征与对自己的消极表征之间的反差所引起的不安的表达。依恋倾注型所以以为别人比自己更为积极,是因为只有依靠这样积极的他人对象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而依赖别人这种倾向外部控制的取向实际上不能完全保障个体对于安全感的需要,因此压抑着对他人的不满。依恋倾注型对于他人成功是因为能力的低于安全型的评分正与此吻合。同样,他们又认为他人的成功是因为个体努力的可能性显著高于运气因素,因为成功需要较多的努力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能力有所不及。相比外部、不可控制的运气因素,依恋倾注型对内部、可控制的努力的显著重视,反映出他们对外部的依靠是部分奏效的,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其心理需要。
对于别人的成功,依恋安全型在归因于运气、难度、努力和能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显示出对事物较为均衡的认识把握。对于他人的成功,依恋轻视型和依恋混乱型有着高度相似的反应,努力和能力评分均高于运气评分,努力评分也都显著高于对难度的评分。对于内部稳定和不稳定因素相较于外部稳定和不稳定方面的突出显示出积极的归因风格。依恋轻视型倾向于对他人持消极的观感,对于既成的事实却不能熟视无睹,所以客观地就事论事对于他们是方便和适合的,而对别人的成功刻意地表现出贬低的归因反倒可能会给依恋轻视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人际的不顺。因此,依恋轻视型在实验任务中的表现仍然符合其需要。
面对他人的成功,依恋混乱型对结果的归因与其他类型的依恋风格之间没有出现差异。这与研究者最初的推测不符。原因可能是所选被试是重点高校的大学生,出众的智力素质、教育学习的经历使得依恋混乱型能够在认识上对事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依恋混乱型认为他人的成功更可能是因为努力,而不大可能是因为运气好或难度低,p值均为 .017。这种对他人积极和带有赞扬的评价,与依恋混乱型对于他人的消极表征不相一致,对于他人的成功取决于能力的估计也只是接近显著地高于对运气和难度的评分,p值均为 .073,提示依恋混乱型对于他人的成功是因为能力的判断没有归之于努力较有把握,透露出他们内心对别人的消极观感。出现上面两组相同的p值,对于他人的成功,依恋混乱型在外部、不稳定的运气因素和外部、稳定却同样不可控制的难度因素之间难以区分或不加取舍,这里有些混淆的迹象。
(二)依恋表征对失败情境下人际归因的影响
同样对他人持消极的表征,对于他人的失败,依恋恐惧型对运气和难度的评分却都要显著高于依恋轻视型给出的分数。不管是不稳定的运气,还是稳定的难度,依恋恐惧型从外在方面对他人的失败进行归因,像是一种想要去维护他人的努力。这样归之于外部不可控制的方面,有某种悲观的风格。依恋恐惧型对他人的失败归之于能力这种内部稳定的因素显著高于依恋倾注型,正与这种悲观的风格相符,对于失败感到无助和无力控制体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矛盾。与之相对,依恋倾注型认为他人的失败更不可能是因为能力则与他们对别人一贯的积极表征相符;依恋轻视型则认为他人的失败更不可能是因为运气或难度这些外部的影响也同他们对别人的消极观点一致。依恋轻视型在他人的失败上对于外部的关注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别人认识的肤浅,与他人的距离感和对人冷漠的情感态度;他们注意于事物,关心结果,对人则倾向于忽视。
面对他人的失败,依恋安全型显示出十分均衡的特点,对四种可能原因的评分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依恋安全型的内心真的是很安全,甚至是对别人的失败也感到安全,能够较公正地对待。依恋恐惧型对于他人的失敗在运气、难度、努力和能力之间同样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结合上面的分析,这很可能是他们的混乱的感受和策略选择所致,而不太可能会是如依恋安全型同样的策略、风格或感受。
依恋轻视型对他人的失败归之于努力不足显著地高于可能是由于运气不佳或难度较大的估计,显出了对他人轻视的态度和贬低指责的意图。考虑到是在失败的情景下,这一点更为明显,因为更积极友善的做法是向遭受失败的他人提供安慰或正面的支持,而不是说对方不够努力或者付出不足。依恋倾注型对于他人的失败归之于运气不佳接近显著地高于对于能力不足的估计(p= .086),则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了依恋倾注型对于他人的积极表征的作用。
五、结论
根据Weiner的原因分类,研究者探察被试在成功和失败情境下的人际归因中对他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以此与个体的依恋表征建立联系,形成比较。实验研究一中,依恋倾注型对他人的积极表征实际包含着对依赖他人及对他人的不满,在两项研究中对他人所持的表征不仅消极,认识层次也较浅。个体所持的他人表征与他人所处情境不一致时,依恋轻视型和依恋混乱型对与自己所持消极图式不一致的他人的成功比起对他人的失败表现出更多的显著差异,显示他们在内心做出更大程度的区别反应和恢复失调认知的努力。对他人持积极图式的依恋安全型和依恋倾注型却无此差异,显示出对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保持同样积极的关注。由此可知,不同依恋风格被名为积极或消极的他人表征,具体涉及到他人的情感态度和认识程度其实各不相同,在大体相近的情感态度之外,各具特点和不同内容。
存在于实验结果中的不同依恋风格间和相同依恋风格在不同原因项目上的众多差异及对这些差异的分析论证,支持了研究者在异常条件聚焦模型基础上的假设:依恋风格对个体的人际归因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依恋风格的他人表征作为一种“图式”或“脚本”在个体的人际归因中发挥着参照标准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境下,个体作出的人际归因倾向于符合不同依恋风格的他人表征,他人表征对人际归因具有扭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Jaspars, J., Hewstone, M., & Fincham,F. D. Attribu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The state of heart. Attribution theory and research[J].Conceptual,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dimensions,1983: 3-36.
[2] 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 New York: Wiley,1958.
[3] Weiner, B.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86.
[4] Hilton, D., &Slugodk, B. Knowledge-based causal attribution: the abnormal conditions focus model[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93):75-88.
[5] Kahneman, D., & Miller, D. T. Norm theory: Comparing reality to its alternatives[J]. Psychological Review,1986( 93): 136-153.
[6] Schank, R. C., & Abelson, R. P. Scripts, plan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an inquiry into human knowledge structures[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78(54): 176.
[7]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 category mode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61): 226-244.
[8]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M]. New York, NY: Basic Books,1973.
[9] Mikulincer, M., Shaver, P. R., Sapir-Lavid, Y., & Avihou-Kanza, N. Whats inside the minds of securely and insecurely attached people? The secure-base script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attachment-style dimens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9(97): 615-633.
[10]Markus, H. R., & Sentis, K. P. The self in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M]. In J. Suls (E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Vol. 1, pp. 41-70).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2.
(作者單位:福州理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