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中职段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9-10-30王宝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微课中职数学

王宝妮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重新建构,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本文结合“3+4”中职段学生的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3+4”中职段数学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以及增强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3+4”中职段;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9-091-03

随着“互联网+”時代的到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教学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同时数字校园的建设、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3年+本科4年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3+4”)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4”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上要高于普通中职学生而低于普高学生,在学习动力和学习主动性上要优于普通中职学生。但他们数学基础良莠不齐,部分学生上课很难跟上教师节奏,单纯依靠课堂完成教学目标变得十分困难。学生要想顺利通过春季高考,必须在课前和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另外,“3+4”中职段的学生还会出现因专业课程实训或考试而暂停基础课程学习的情况,用于数学课程的课时数势必受到影响。受课时数及思维断层的限制,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彻底消化吸收课堂内容。因此,探索适合“3+4”中职段数学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点,笔者将“3+4”贯通培养中职段数学翻转课堂分为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知识完善三个阶段。其中课前知识传授由教师的教学准备和学生的学习领会两部分组成,课中知识内化由应用分析和综合评价两部分组成,课后知识完善由查漏补缺、总结收获和分享成果三部分构成。下面以“圆的标准方程”为例,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3+4”中职段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过程。

课前知识传授阶段

该阶段,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获取。该环节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要求。

教师方面,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设计微课脚本。课题确定后,教师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微课脚本,在脚本设计时要做到教学内容优化处理,知识推进层次分明。例如,“圆的标准方程”微课脚本设计包括片头,知识讲解——引入、分析圆的生成及特征、推导圆的标准方程,结尾。

其次,要精心编辑制作,创建微课视频。微课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课的制作中,要做到知识明确、思路清晰、讲解规范简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受“3+4”中职段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微课视频要短小精悍,知识容量不宜过大,必要时需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知识点,分别制作微课。如“圆的标准方程”微课视频包含生活中的圆、圆的定义、圆的主要特征、知识应用等。

再次,要编写课前导学任务单,做好微指导及微练习。任务单由学习指南、学习任务、课前练习、学习困惑与建议四部分构成。其中学习指南又包括课题名称、学习目标、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三部分。在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中,要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的阶段和组织形式,以便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知识与课堂内化知识的关系。另外,在课前导学任务单中要布置一定量的课前针对练习题,让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对自学情况进行检验。练习题的数量不能过多,难度要适当,要有针对性和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这些工作后,教师将微课视频及练习上传云端,并下发纸制版课前导学任务单。

学生方面要完成自主学习、自主测试及提出问题等环节。首先,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课前导学任务单中学习任务模块的填写,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做好标注,并加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看完视频之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前导学任务单中的课前针对练习题。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将自己理解不了的或者有困惑的地方进行标记,并将其写到课前导学任务单上,以便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另外,教师在课前要回收并批阅学生的课堂导学任务单,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和掌握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为课中阶段的顺利翻转奠定基础。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在他们的数学课堂上不能实行完全翻转,建议本阶段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1)知识重现。教师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达到重现课本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进行强化,对难点进行分析,在引导学生对微课自学情况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再学习和再巩固。在“圆的标准方程”一课中,可以通过设置圆的定义是什么、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是什么等几个问题,达到对课前微课内容的重现。

(2)知识点串讲。由于学生缺少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讲,引导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合作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前导学任务单和问卷反馈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通过优势互补,让学生在讨论之中重新建构知识,力争达到自主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通过问卷反馈,有个别学生对(x-a)2+(y-b)2=r2的圆心与半径不理解,在该阶段中就可以将此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自主解决。

(4)释疑拓展。对于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典型的例题,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适度拓展和延伸。对于个别问题,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解决。该阶段的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预设,并制作成微课,便于学生课后进行再学习。在“圆的标准方程”一课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是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推导过程进行再讲解,总结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为后面圆锥曲线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结合直线的知识进行拓展,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圆的切线的题目融入其中。

(5)练习巩固。课堂上要预留出足够时间进行练习,练习题要面向全体,紧扣知识点,内容可以是对新知的针对性、巩固性、综合性、拓展性的检测,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讲解。

(6)总结反馈。该阶段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并对下节课内容的学习提出要求,为下节课的顺利翻转做好准备。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便于学生查漏补缺,更好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课后知识完善阶段

在课堂教学阶段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反思和修正评估,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将课堂动态性生成的资源整理后充实到教学课件和微课视频中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去仔细体会和消化,查漏补缺,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实践表明,在“3+4”中职段数学教学中采用上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自主地掌控学习,有效地避免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明显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王晓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3).

刘玉娜. 让信息技术成就更精彩的数学课堂[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1).

余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数学,2015(5).

韩至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与学之“变”与“不变”[J]. 教育现代化,2019(17).

孙少平,于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基础教育,2015(4).

王彩霞,刘光然. 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J]. 职教论坛,2013(6).

猜你喜欢

微课中职数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