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备课策略

2019-10-30史彩秋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课标论点

史彩秋

“语文主题学习”项目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手机:18701273600            电话:010-58022100-623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A座18層

邮编:100191     邮箱:liuhantao@huayue.com     网址:http://www.ywztxx.com/

在语文课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从老师到学生再到家长都普遍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现如今阅读已不仅仅限于语文学科,在北京通州地区已经开展了全学科阅读工作。就像有些专家所说的那样:如果再不提高你的阅读能力,高考时你连试卷都写不完。纵观这几年的中、高考试题,卷面阅读量已呈不断攀升态势,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已经明显影响到了各学科的成绩。让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取信息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语文主题学习”恰恰为医治这一病症提供了良方——它通过课上自读、多读、海量读来实现“爱上阅读”这一高级目标。这项实验,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符合统编教材使用的理念。犹如黎明前的一缕阳光,为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送来了希望,为迷惘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于是从2017年9月开始,我们在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调研后,满怀憧憬和期待地进入了该项实验研究。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采取走出去(赴山东、陕西等地学习)、请进来(请专家来作讲座、指导备课)、自主研修(认真学习“语文主题学习”相关资料,通过QQ群与全国各地的同仁切磋交流探讨)等方式为自己充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再结合我们地区的教育现状和师资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我们认识到备好课是做好“语文主题学习”的关键,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尚不成熟的认识,期待各位同仁的斧正。

一、教师引领,认真贯彻“阅读”这条主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读”的重要意义作了客观具体的阐释,我们在课堂上充分落实“读”,做到读的方式多元化。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册22课《寓言四则》时,教师选了《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让学生自主读文。

1.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勾画故事矛盾的双方,表示他们形象的词句,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再读课文完成问题: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小故事;蚊子和狮子各是怎样的形象;本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完成剩余四篇寓言的学习。

4.读寓言找共性。写的是小故事,说的是大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

5.根据寓言的特点学写寓言。

上面的这个案例充分强调了学生读的作用,这一案例是“语文主题学习”理念指引下的再创造。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是在学生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之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而这一点的关键是通过阅读这一渠道完成的。回顾近些年来我们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们也一直在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我们把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放到同样的位置上,想通过老师多讲、学生多听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这一目的,结果事与愿违。统编语文教材正是根据我们的这一现状提出了以“教读课文”(上教读课)和“自读课文”(利用教读课上掌握的方法,借助“助读系统”进行自读自悟)为主,借助“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这两个板块,形成一个“教师教读—学生自读—课外阅读在课上读”的过程,进而完成课标“多读、乐读”的要求。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分析典型的课文让学生习得“方法”;然后再选择在主题、写法、内容方面有相似点的文章(“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可以作为课堂上的拓展阅读资源);“名著导读”中介绍的阅读方法,要结合自身实际灵活使用,达到“一书一法”、掌握方法、增加兴趣、提高素养的目的。

二、统筹规划,严格落实单元整合备课

把“教读课”“自读课”和“课外阅读”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突出“双线主题”的融合,实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关键是做好单元整合工作。要想出色完成这一工作,必须大处着眼,明确课标单元的具体要求,以每课为训练的媒介逐一完成总要求。为了完成总要求,可以打破教材的顺序,借助“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提升技法与能力,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对单元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落实“一课一得”的要求,力争使每一个语文要素点都完成得精准而全面。例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四单元,语用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初读课文明大意。这个点在《纪念白求恩》这一课能很好地落实。另一个是抓住文章中关键语句,理清文脉。这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课能很好地落实。既突出了单元学习重点,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本单元的主要目标——练习朗读,这就改掉了以前的“面面都要到”而“面面都没到”的弊病。关于单元整合备课,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要像我们要求学生读书一样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琢磨课标,清楚课标对自己所教内容的具体要求。课标对初中这一学段是从“识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进行明确具体要求的。三个年级的目标笼统地放到了一起。由于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学习方法和习惯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进行细致的分解,逐一落实到每册书的每个单元中和每一篇课文中去。比如七年级,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七年级不区别文体,主要是培养一般的语文阅读能力,具体包括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或基本观点,能说出课文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运用的妙处及某些句子的表达效果,学会质疑、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的侧重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而八年级主要以学习应用文体的阅读方法为主。阅读新闻和说明文时,会通过关键词准确概括主要内容,筛选主要信息;阅读介绍科学知识类的文章,能快速提取要素,领悟作品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到了九年级,要在具备一般的阅读能力和特殊文体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训练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找论点,能补充论据,能指出特定段落所用的论证方法,并能结合文意说出论据的作用。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时,老师们应注意,九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安排的两个单元议论文在学习重点方面是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勾连的。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以看作是“议论性文章”的基础版,教学目标侧重于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对论点而言,能够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到论点,有分论点的能明确它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对论点与材料而言,能针对论点写出相应的论据;对论证方法而言,能准确指出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而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相应的教学目标是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例如,对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区分”,还要对其分析,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而对论证方法,教师也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到掌握、运用的水平,最终实现课标要求的能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到了九年级要求学生能抓住不同文体特点,读懂散文、小说、诗歌、戏剧。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并能从作品中获得有益的感悟或启示。能够从用词、描写方法、句式等方面对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句子进行赏析。教师只有明确每一年级的课标要求,才能难易适度,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符合自己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使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其次,要熟悉学段教材,了解编排体系,从整体上把握初中三年的学习内容和语文要素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共有三个阶段。七年级为第一阶段,不同文体、古今中外混编组成单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夯实基础。八年级按文体组建单元,以新闻、传记等应用文体为主,又穿插说明文和散文,古诗、文言文编在三、六单元。文体不同,主题相同或相似,这样编的目的仍然是注重能力培养。九年级为第三阶段,除了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要准确辨明论点,准确区分论据,写出四种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还要有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三个阶段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

三、单元集体备课需要注意的事项

集体备课是集中众人智慧、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备课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各位老师一定要意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学校也要把集体备课作为常规来抓。根据我的实际经验,我认为集体备课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首先,集体备课要做到分工精细,各司其职。主备人要先于其他人备出一单元的具体预案,在集体备课时大家针对预案进行讨论,保留必需的、重点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预案。切不可一人备课其他人抄写,那样不但不能达到集体备课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有疑问可随时随地交流切磋,甚至可以跨年级交流。

其次,要把文本、“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中的文章,甚至课外的文章进行有效整合。找出这些文章的共性和个性,用不同的文章训练同一个语文要素点,进而达到“反三归一”的目的。

再次,教师们要画出“语文知识布点图”,明确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点、每册教材的语文知识点、每个单元的语文知识点,这样才能准确地制订课时学习目标。

最后,要注重对学生“读”的指导(初读勾画重点字词及疑难;再读注重内容情感;三读针对要点反复推敲)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习得方法,自主阅读才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高效阅读才不是空喊口号。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课标论点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