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标题教学价值的发掘方式
2019-10-30周志恩
周志恩
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标题的品味、琢磨可以深入一些,可以多维度一点,咂摸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变通处理,这样可以对学生有启思益智的作用,更可以充分发掘课题标题的教学价值。本文试就课文标题教学价值的发掘方式作一番梳理与探讨。
一、删字法
运用删字法分析、探究课文标题,可以起到明重点,筛材料,析情感,梳文脉的作用。通过删除标题中的某个词语,将删除前、后的标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辨别,可以探讨前、后标题的写作重点有何不同?在材料运用上,如何筛选?如何确定详略?在情感表达上,如何确定侧重点、强化点?在文章结构安排上,会有怎样的变化?利用删字法分析、探究标题,可以开阔学生思维,从课文中借鉴写作方法。
例如学习毛泽东的新闻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可以采取删字法,先删除“横”,再删除“百万大军”,分别让学生分析、探讨。学生通过揣摩、讨论,可能会加深对“横”字的认识,它表现出人民解放军无惧顽敌、不怕牺牲的勇气,奋勇争先、无可阻挡的锐气,排山倒海、撼天动地的声威;标题中加上“百万大军”,能够突出压倒敌军的气势与实力,战胜敌军的自信与豪情,当然也能够表现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的战线之长、人员之足、准备之全、谋略之精。这样,通过删除法,可以让学生在对删除前、后的标题比较分析中,把握报道的侧重点,理解作者指挥若定、成竹在胸、必然取胜的乐观、豪迈之情。例如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运用删字法,删除“苏州”,让学生比较分析,学生自然就能够明确,本文重点介绍苏州的园林,突出苏州这个地方园林的主要特点,而不是泛泛介绍园林,也不是比较各地园林的不同特点。那么苏州的园林有什么总特点,它有哪些具体表现,这或许就是文章侧重介绍的内容。例如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运用删字法,删除“礼”字,成为“白杨赞”,它与“红梅赞”“红梅颂”“光明颂”“红旗颂”一样,其实就是一种讴歌、赞美某类物、某类人突出特点、精神品质的散文。为什么加一个“礼”呢?通过比较分析,可能会让学生明白,加一个“礼”字,更凸现对“白杨树”崇敬的情感。那么文章必然要从不同方面回答白杨树能够令人崇敬、赞美的原因,读了文章,自然就知道了,作者从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白杨树外在形象的不平凡,白杨树内在精神的不平凡三个方面,逻辑严密地揭示出白杨树值得“礼赞”的原因,尤其是最后由物及人,借物喻人,水到渠成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从而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与意志。
二、换字法
运用换字法,将课文标题中的某个字词,用另外一个字词去替换,两相比较,分析、探讨两者的区别所在。这样,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写作重点,甚至行文思路。例如学习《左传》中的节选课文《曹刿论战》,将标题中的“论”用“参”替换,换字之后两者大有区别。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对此的探讨热情必然高涨,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言说;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再請各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交流,自然会打开学生的思维。相信学生能够理解到“参战”主要是叙事,应该是记叙文,文章要交代曹刿参战的原因、参战的过程、战斗中的表现与战斗最后的结果,那么文章表现的重点应该是曹刿主动参战的责任担当,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勇敢无畏与高超的战术能力。而“论战”主要是对战争的议论,应该是议论文,文章应该是借某一场具体的战争来表现曹刿的军事思想与军事才能,那么文章表现的重点应该是曹刿战前对战争取胜的原因了然于心,为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要对战时的各种突发情况洞察清楚,能够准确做出恰当的应对策略,诸如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攻击时机,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追击时机等等。这样,通过用“参”替换标题中的“论”,可以让学生明白换字前、后,文章的体裁与写作侧重点是明显不同的。再如学习《战国策》的节选篇目《邹忌讽齐王纳谏》,将标题中的“讽”替换为“劝”,一字之易,大有变化。到底替换前、后有何变化,让学生讨论、辨析,自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学习兴趣。通过集体讨论、交流,学生会明白,“劝”虽也是见出邹忌的忠诚、耿直,但因为过于直接、直白,可能会导致齐王的不悦甚至恼怒,最终事与愿违,得不偿失。而原文标题为“讽”,足见邹忌对齐王的委婉讽谏采用的是讲述自己的生活遭遇,现身说法,以事喻理、类比说理、由小推大、迂回出击的方法,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令齐王幡然醒悟,愉快接受邹忌建议,并立即付诸行动。
三、填空法
运用填空法,将标题中的某个词抽去,让学生猜想、尝试填空,看可以填哪些词,为什么要这样填写。通过尝试填空,回答为什么这样填写,可以让学生活跃思维,积极思考,能够收到以读促写的效果。例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采用填空法,将标题中的两个地名“百草园”“三味书屋”抽去,变成“从?摇?摇?摇?摇?摇?摇?摇到?摇?摇?摇?摇?摇?摇?摇”,让学生尝试着去填一填。当然,这两个横线上,可以填时间名词,可以填地点名词,还可以填特定称谓名词,也可以填数词,任由学生去填写。在学生填写之后,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说明为什么这样填写,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是最有价值的。如填写数词,“从三到万”,马南邨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三”代表简单,“万”代表复杂,“三”代表基础、低级,“万”代表顶端、高级,那么,《从三到万》这篇文章应该是论述学习知识、从事研究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规律,强调要虚心,打好基础,注重积累。鲁迅的原标题,在横线上分别填的是“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这是两个地点名词,那么,这两个地点,应该分别代表两段不同的生活,“百草园”代表入学前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有趣生活,“三味书屋”代表入学后紧张辛苦倍受约束压抑的枯燥生活。那么,作者写两段不同地点(实际上也是两段不同人生时段)的生活,有何用意呢?通过预先猜想与读文探究,学生就会明白,作者意在通过对比,揭露封建教育制度的各种弊端,包括教学内容的陈腐落后、教学手段的简单粗暴、教学效果的微弱低效。例如学习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也可以运用填空法,让学生尝试着去填一填,可以让学生理解到课文侧重以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恶劣的社会环境,从而表现骆驼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表现骆驼祥子不屈服于命运、有所追求、敢于抗争的性格。
四、换序法
运用换序法,将课文标题中的某两个词调换一下位置,让学生比较调换前、后有何不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通过探讨、交流,会让学生明确课文的侧重点,甚至行文思路、情感表达上的特点。例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运用换序法,将标题中的两个名词词语对换位置,变成《冬天的济南》,行不行?“济南”是地点名词,“冬天”是时间名词。换序后的标题,“济南”是中心词,“冬天”是修饰、限制词,标题表明文章限定写冬天中的济南,济南是叙述、描写的对象,而且必须扣住“冬天”这个特定季节来写,内容应该是相对单一的。原标题中,“冬天”是中心词,“济南”是修饰、限制词,标题表明文章重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景象。一年四季中,冬天相对而言是比较无趣的,荒凉寒冷,漫长难熬,而春天、夏天、秋天三个季节自然有生气、有情趣一些,能带给人们以希望、温暖与收获。这样一想,专写济南,容易千篇一律,难出新意,而写冬天,易从自然之景中映现独特的个性、志趣,易于“以吾手写吾心”,自然易出新意。例如学习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等,都可以運用换序法,将标题中的词序调换一下,自然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明了课文的叙写重点、结构安排、情感抒发、表现手法的选用等。
五、追问法
追问法,适用性最广,很多课文标题都可以用追问法,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就课文标题抛出几个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猜想、去阅读、去主动求解。运用双关修辞的标题,完全可以采取追问法,通过追问,让学生于简单中看到复杂,于浅显中看到深奥,让学生由漫不经心变得聚精会神、紧张投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习阿累的《一面》,可以追问:“一面”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记叙“我”与鲁迅意外相遇的经历,算是“一面”吗?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为工人的“我”对鲁迅能够有全面的了解么?能了解鲁迅的全面吗?那么本次偶然相遇,“我”对鲁迅的哪一面有了真切的了解呢?你能给课文标题“一面”作一个准确的解释吗?例如学习契诃夫《变色龙》,可以追问:“变色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课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有什么特点?他与“变色龙”有什么相似之处?课文重点写的是奥楚蔑洛夫,但以“变色龙”为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例如学习彭荆风《驿路梨花》,可以追问:文中写“驿路”上的梨花,仅仅写了自然中的梨花吗?为什么要让一个女孩叫“梨花”?这种花人合一的写法很有特色,但能够称得上“梨花”的人,仅仅只是名叫“梨花”的姑娘吗?解放军战士、梨花姑娘的姐姐、梨花姑娘、瑶族老人与“我”与老余,其实都是“梨花”,那么这个“驿路”,可不可以改叫“一路”。将标题谐音为“一路梨花”,你觉得本文重在表达怎样的主题?
没有使用双关手法的课文标题,当然也可以采用追问法,同样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思路。例如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提问:标题是“拿来主义”,作者为什么从“送去”的现象写起,“送去主义”有何特征与危害?为什么要提倡“拿来”?怎么“拿来”?“拿来”有什么意义?这些提问其实就是引导学生遵循“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这样做”“这样做有何作用”的思维逻辑去思考问题。这些问题探讨清楚了,学生在日后的阅读与写作可以养成“析原因→谈措施→明效果(前景)”的缜密思维。例如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追问:“套子”有何特点?别里科夫何以有这种种“套子”?怎样才能消除这些“套子”?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套子”进行追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多层面多角度理解课文,综合分析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广阔性思维。
[作者通联:湖南永州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