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生开展科创实践的新思考
2019-10-30金玫
金玫
【摘要】文章通过大学生走进中学,指导中学生开展科创实践活动为平台,探索提高大学生科创能力和培养科创精神,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大学生日常和管理工作,进而全方位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 科创
新时代下,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学校主要育人的目标。在当今社会,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是社会迫切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学生科创能力对于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要求,各大高校对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学科竞赛活动应赋予大力支持和提高重视程度。科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
因此本文笔者认为大学生通过走进中学,指导中学生开展科创实践活动进而可以提升大学生科创能力。科创活动过程中,作为一名高校指导科创活动的教师发现开展有效的科创活动,提升大学生科创水平需要思考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供科创机会,营造科创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
学校应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尽可能提供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在过程中大力进行宣传,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宣传及榜样示范来弘扬校园科技文化,增强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和科创性地位。
(1)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当今社会互联网+日益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科创活动,将活动意义、目的、对象、赛事、奖励等重要信息公开,为广大学生提供信息浏览便利之余,传播活动正能力。同时,可以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实时报道,特色亮点之处来吸引学生眼球,突出表现先进的学生事迹,发挥榜样性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科创活动的主动性。
(2)关注新生的引导和教育。在宣传引导阶段,重开头,注重对新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对于刚进学校的学生,利用入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宣传和引导科创活动对于他们的学习重要性,能加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开展专业人士来校讲座,为大学生讲述科技前沿的创新领域,直接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比如由专业指导教师主动带队,带领大学生参观相关科技活动展览会,让学生直接了解科技前沿,将科创活动融入生活,进一步认识科技创新对个人学习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3)以赛促学。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技能型比赛,结合奖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度,过程中可以安排专业性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指导,为学生比赛提供资源和专业指导,有助于学生在科创比赛中获得佳绩,树立信心,进一步培养专业技能。以天华学院工学院为例,工学院在培养工科学生过程中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技能能力,借各类专业性强的大赛来夯实专业技能,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学院目前已组建近百支科创学生团队,分别由大二至大四学生组成,每年参加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全国互联网+比赛、全国物联网大赛及头脑奥林匹克等大赛中屡获佳绩,这一批批科创团队的学生平时努力研究,主动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不断创新和探索,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方面能力突出。
二、以科技创新赛事为载体,保障科创资金,将学科竞赛与科创活动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地归纳总结各类赛事的规律特点、知识结构、涵盖范围、考核方式及时间节点,选找出共性的知识面和考察点,通过组织动员、传承帮带、分级培训、选拔淘汰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从广度(参与人数)和深度(参与时间)两方面推进创新活动开展,形成一个“以赛促学,学以迎赛”的良性局面。
(1)以各类科技竞赛为动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学子提高实践创新技能主要通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以此为平台促进课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将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进不足,提高动手能力,探索问题,改革创新。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还可以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进行横向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提高。在比赛过程中,促进学生接受挑战、奋勇探索、拼搏创新的精神,磨练他们的意志。以天华学院工学院为例,学院非常注重培养工科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为今后踏入社会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学院每年都会提倡专业导师组队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以工学院科创团队为例,大部分学生分别是由各类技能竞赛荣获佳绩的学生选拔出来的,分布于学院大一至大四的七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含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汽车服务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他们分别参加过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上海市互联网+比赛、全国物联网大赛、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等各大技能比赛并屡获佳绩。
(2)保障大学生科创活动资金。科创活动需要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资金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资金的来源应多种渠道,第一是学校的行政拨款,体现学校对于学生科创活动的支持第二是社会资金的资助,如通过社会人士捐赠帮助,可以组织学生推出创新创意作品支持企业或者社会需要,开展师生专利申请,培育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以天华学院工学院科创团队为例,学生日常开展的科创实践和项目研发等涉及到的费用主要包括材料费、项目推广费等,这些费用主要来源于学生参加各类校内外比赛所获的奖金、学院毕业后的优秀校友资助科创团队的创新奖学金、学生项目获得社会单位认可的投资基金。
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學生特点,建构科创活动的体系。大一年级,进入培训体系,认知学习参与团队,实现专业教育、创新展示、赛事观摩、校赛服务;大二年级,参与专项培训及赛事,引导立项选择平台,实现例如电子设计项目、互联网项目、单片机项目、赛事专项培训等;大三年级,传承帮带提升能力,项目设计组队参赛,实现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带头人;大四年级,融会贯通科学实践,项目完善综合应用,实现项目总结应用——毕业设计、项目提炼应用——专利申请等。
三、发挥科创精神,打造社会互联科创活动,实现自我科创价值
结合专业特点和专业技能水平,发扬大学生科创精神,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将科创能力发扬光大,打造社会互联科创活动,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
(1)组建科创团队,开展科创活动。以天华学院工学院科创团队学生为例,团队多次走出校园,与其他学校合作,打造科创联动,举办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比如近两年,工学院的科创团队多次与嘉定南苑中学合作,将大学生科创成果研究带入中学,引导并培养中学生科技动手能力与对科技发明的兴趣。由于考虑到中学生科创能力水平正处于启蒙阶段,故培养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创水平需要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通过引导和启蒙把中学生领入科技创新大门是“创新普及”首先要解決的问题。工学院科创团队分别通过专业教育、创新展示、培训讲座、赛事观摩、传承帮带等方式来培养中学生参与创新活动。通过科技互联互动和科技节的开展,最终南苑中学的学生在工学院科创团队的指导下打造出了数件科技创新作品,如钢铁侠、机械汽车人、联动装置、“光立方”、移动车位等,涉及到3D打印技术、Solidworks软件、树莓派等技术,让中学生在科技实践中更加提升了学生的科技趣味性和创新性意识,从而每年参加中学生科技竞赛屡获佳绩,以此促进了学生的科创水平和联动价值。
(2)打造科创项目,实现科创价值。本学期,在专业教师的共同协作下,在工学院创业创新突出发展的校友支持下,初步组建了一支少儿机器人开发项目的合作团队,利用双方资源,结合大学生科创技术和教学指导实践经验,探索目前当下最热门的少儿编程项目的实施,结合树莓派、机械臂操作、编程等专业技术,尽可能推广至中小学,融入常态化教学,进而增加中小学生的科创技能领域和普及范围,提高全员科创氛围,从而立足实现科创价值。
总体来说,在开展科创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以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为动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学生日常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延伸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全方位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和形成有特色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进一步培养科创水平,实现科创价值。
参考文献:
[1]庄彦,未培,盖浩宇.科创实验室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6.
[2]武卫华.《学科竞赛项目驱动的学生能力训练模式探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对我国大学生科创活动的探索与思考[DB/OL].2014.
[4]郭万良.革命老区中学生发明创造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5]储亚平,金小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探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