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2019-10-30孟昭旭范霞光
孟昭旭 范霞光
在河南行政版图上可以看到:一只腿状图从河南西北方向伸向了山东,这就是被誉为伸向山东的“金钢腿”——河南省台前县。
一、台前精神赞
台前县,这个几乎与改革同步成立的建制县。建县初期“一条马路一杆灯,一支喇叭全城听”是它的真实写照。这里的三十多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劲、韧劲、干劲,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在一穷二白的新建区上不断创造奇迹。这里的34万人民勤劳朴实厚道,具有梁山好汉之义,孔孟儒家之道。这里的人民自古追求慈悲善良,崇慈尚善,好善乐施,甘胆相助之传统美德,传承着无私奉献,善爱如流的无数大美故事。
二、慈善之魂在延伸
臺前的慈善有根,根没断。台前的慈善有魂,在延伸。
2004年,有一位退休老干部写信给时任县委书记张悦华,建议在国家级贫困县成立慈善机构。张悦华书记十分重视,批示分管民政的副县长张秀兰筹办此事。2009年时任县政协主席林英潮从领导岗位上退休。张悦华书记第一瞄向了他,认为他是台前最合适的慈善领头人。
林英潮主席是个只要应承下来的事,就一定要干好这种秉性的人。他在全县退休干部中物色了十几位有善心愿奉献,能干事会干事的老干部,组建慈善机构。慈善总会成立前夕,他把这十几位同志请到刘邓大军渡河纪念碑前,语重心长地给大家讲:“台前自古人杰地灵,崇慈尚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台前老区人民为了祖国的革命,有的献出了生命,有的贡献了财产,有的献出了儿女。台前人民是我们做好慈善事业的基础,我们一定要用一颗善良的心,依靠台前人民,全心为了台前人民做好慈善事业,不能有半点私心杂念。首先我带好头,大家监督我。如果我们辜负了台前人民的期望,我们就无脸在台前做慈善。大家能否做到?”“能!坚决用自己的一片善心爱心为台前慈善事业做贡献。”大家立下了誓言,向全县人民做出了庄严承诺。
其次,要干好慈善事业必须建章立制,没规矩不成方圆。立规定矩是必须做在前面。在总会成立时,各项规章制度已上墙公布,为干好慈善工作奠定了基础。
干好慈善必须依靠全县人民,达到人人能慈善,人人会慈善,人人做慈善。经过调研,他亲自主持起草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慈善网络的意见,报县委、县政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台办1号文件批示全县,一年内,全县九个乡(镇)、县直计生、电业、教育、工业集聚区等大单位都建立了慈善分会,37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起了慈善联络站,配备了强有力的慈善领导队伍。全县二分之一以上人口汇融到了庞大的慈善网络里,并使各级慈善机构“有组织、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财务制度、有救助程序、有审核把关制度”的六有机制,全县形成了“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氛围,极大调动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慈善积极性,慈善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使慈善事业牢牢扎在了群众基础上。台前,慈善之根越扎越深,慈善之魂,越延越伸。
三、创新、开拓、奋斗前进
2009年8月9日,这是台前人民难忘的日子,台前历史上第一个慈善组织——台前县慈善总会正式成立。
新机构、新观念。创新是慈善生机活力的根本,林英潮会长带领慈善一班人,以新的观念,谋划慈善工作的新篇章。
(一)募集慈善资金
要把慈善工作做好,首先要有慈善资金做基础。林英潮会长集思广益决定:“多渠道、多举措、多方法”募集慈善资金。首先取得政府支持,一次拨付慈善垫底基金20万元。其次组织干部职工自觉捐款,领导带头,宣传发动,提高意识,率先垂范,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张悦华书记已调走,她说:“台前的慈善是我提议的,我离开台前也得捐款。”她一次就捐了6000元。县委书记贾祖贫、县长牛春堡、会长林英潮、荣誉会长赵进军等都第一次捐款4000元。其他县级2000元,科局级也积极响应。再次发动企业捐款,企业捐款三项办法:一是企业捐款;二是冠名基金;三是专项捐款。冠名基金捐款这些年是台前的强项,被市评为优秀捐款项目,由企业自主捐款,自主救助对象,慈善总会审核把关,其好处是企业与救助对象面对面能互相沟通、交流便于更好地了解掌握救助效果和要求,专项捐款是近年才创新捐款项目。按照中央关于社会扶贫要求,由县委书记常奇民、县长王俊海等亲自出面动员,为扶贫攻坚进行专项扶贫捐款,由于组织得好,发动到位,自觉捐款一次就捐款1200多万元,是历年捐款之最。基层慈善网络捐款,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与,人人参与,个人捐款。以村为单位,捐款存入乡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个个申请,村慈善联络站审核,村“两委”把关,报乡(镇)慈善分会批准救助,这项捐款使基层九个乡(镇)372个村,村村有慈善捐款,捐款达百万元。还有一项创新捐款项目,也被市评为优秀捐款项目,就是自捐自助捐款。村中出现了重大困难群众,由村慈善联络站认定属重大困难,组织发动全村为其捐款,根据捐款情况和困难情况县慈善总会再匹配救助,这样一来,既能解决重大困难又不至于救错。几年来,深受群众欢迎,效果也十分明显,呈现六大成效:一是增强全民慈善认识;二是发掘慈善资金潜力,拉长救助资金链条;三是增强村和睦和谐;四是提升村干部能力和群众基础;五是树立文明高尚新风气;六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一项捐款项目就是对村困难群众提出救助申请后,由村民自发为其捐款,这种方式能对天灾人祸进行及时救助边捐边救,及时快速。近几年来,县慈善总会千方百计寻求省、市慈善救助款项,申请对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倾斜救助。几年来,申请到省、市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大病重症救助资金、各类儿童疑难杂病救助资金达400余万元。由于在募集资金上渠道广,举措多,方法对,十几年来募集慈善款项源源不断,为慈善救助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慈善救助项目
慈善资金是收入,慈善救助是支出,收支必须要平衡。慈善救助做起来比募集资金还难。林会长要求所有人员:一不能自荐救助对象,一律按救助程序,逐级上报;二不能自作主张收受救助者材料,要由执行理事会负责收受;三不能私自告诉基层慈善救助的研究事项,由秘书处统一安排通知下达慈善救助方案;四任何人不准为亲戚、朋友讲情请托;五任何人不准接收申请救助人的礼物、宴请。林会长带头率先垂范,为此,他曾被亲戚闹过,嫌他不近人情,他都置之不理。
慈善救助项目因县情、因实际而定,敢于创新开拓,善于贴近百姓、贴近实际。十年来,先后创建了“有爱不再孤单救助”“风娇之光贫困大学生救助”“扶贫济困送温暖大病重症救助”“园丁救助”“自捐自助救助”“村捐匹配救助”“冠名基金救助”“专项救助”等十几项救助项目。其中:“有爱不再孤单”是联合关工委、教育局、妇联联合救助孤儿、特困儿童项目,被省、市慈善总会称赞。“自捐自救救助”项目被市评为优秀慈善救助项目。“冠名基金救助”项目和“专项救助项目”受到县委、县政府称赞。这些救助项目对全县各方面、各层次困难群众有的放矢的救助,既收到了较好效果也得到了全县群众的赞扬。“冠名基金救助項目”使企业与被救助对象面对面交流,互相了解,彼此信任,增强了企业捐助信心,也使被救助大学生安心。“专项救助项目”救助了两名“清华”“北大”骄子,这是我县的骄傲,也激励了学子们争做名牌大学生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鼓舞了教育系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学生的积极性。
救助项目多样化,救助质量优质化,使我县慈善救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几十名贫困大学生不断给县慈善总会来信,表示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报效家乡。贫困大学生刘某某,毕业工作后,到县慈善总会捐款,受到了称赞。有些大学生假期自觉回到家乡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大学生孟某为家乡化工企业提出建议,深受企业欢迎。
慈善求助的高质量,给人们以公正、公平感。十几年来,慈善总会从未收到过投诉。慈善一班人年龄大的已达70多岁,小的也50多岁,十年来,没一分钱报酬,无一人为自己谋取利益,千方百计为被救助对象着想,解难。救助对象准,救助标准高,救助效果好,为台前慈善事业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风正、气正、道正
台前县慈善总会十年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治领先,坚持廉洁奉公,坚持自身过硬。党员发挥带头作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任务一下来,别管多艰巨,党员总是一马当先,下乡调研,下乡救助。下乡是经常的事,一马当先,党员总会抢在前,干在前。而在荣誉面前,却一推再推,你推我让,市里给慈善先进个人表彰对象,你推我让,都说自己不行等等。往往林会长会集中表态,硬是把先进个人分配到人,这样在荣誉面前互让的事年年都有。财务开支有严格制度,财务把关人人签字,一张报销凭证上有十几个人签字,公开到这种程序,每花一分钱每个人都知道,会长说:“我知道多少,每个人都知道多少,这还有啥意见。”市慈善总会徐教科会长说得好:“老林,我没你把握的好,一张小单据上会有十几人签字,真了不起,全市也是你一家。”上班看谁先到,下班看谁走得晚,一来救助任务,加班加点,有人说:“你们都退休了,比在职的还忙,不可思议。”一说十年每个人都没有一分一文报酬,好多人不信,当知道是真的时,人们感叹不已。一位企业老板说:“正因为慈善总会这班人的人格我才积极捐款的。”不但没有分文报酬,每年捐款要带头。第一年林会长就带头捐了4000元,十年来,慈善一班人捐款就达6万多元。慈善总会在县直被称为“风正、气正、道正”三正机关。“慈善精神”支撑着这班已退休的慈善人员,他们用自身过硬的作风营造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延续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收获了社会公信力和正义担当的价值观。
四、十年磨一剑
台前慈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出了意想不到的佳绩。
十年来,全县共募集善款4100多万元;其中慈善基金380多万元;扶贫专项捐款1200多万元;冠名基金230多万元;争取省、市慈善资金近300万元;乡镇村慈善联络站捐款1000多万元;各项慈善捐款1200多万元。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慈善救助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十年来,慈善救助各类贫困人员达11 000多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800多万元。其中救助“扶危济困送温暖”项目大病无重症病人1273人次,救助天灾人祸突发事件近60人次,救助金额达460多万元。救助“风娇之光”贫困大学生1310人次,发放救助金393万余元。“自捐自助”项目救助357人次,筹资资金710余万元,县慈善总会匹配救助127万元。“园丁救助”项目救助贫困教师20多人次,发放救助金28万余元。“有爱不再孤单”救助项目,救助孤儿和单亲,特殊困难儿童3302人次,发放善款156.08万元,其中,县慈善总会发放142.98万元,争取省关工委资金13.1万元。各乡(镇)、村慈善联络站救助贫困群众达4515人次,发放救助金800多万元,无论在募集资金数量,还是救助人数,发放救助金额,都不在前列,但是要按平均人捐和平均救助金,或是在地域条件方面,台前堪称先进行列,正如市慈善总会徐教科会长所说:“台前能做出如此佳绩实属不易。”
财务是慈善事业中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人手少,但林会长十分重视财务工作,会计由县财政局人员兼任,设有现金会计和实物会计2人,责任十分清楚,也十分必要。财务制度十分健全。在财务开支,救助资金支出,由执行理事会审核,监察委员会复核,集体研究后,共同签字后再由会长签字方可发放,每个项目救助都做事前电视公示。行政费用开支更为严格,秘书处直接安排,监察委员会负责审核,每项开支必有经办人,每项支出,由全体人员都签字,后由会长签字方可报请。
我们的行政经费没按规定从募集资金和当年支出总额比例中提取,而是由县财政列预算拨付,这要多亏时任县委书记贾祖贫,当时他在常委会和县长联议会提出:“我县贫困,慈善事业又刚起步,如果再从募集资金中提取,恐怕影响慈善资金募集和使用,我们再难也不能亏了慈善,就按规定每年按募集资金总额8%由财政拨付吧。”每年我们也就是8—10万元,这点钱作为一项事业,十几个人的办公经费可想困难至极,办公费、水电费、电话费、交通差旅费、宣传费、文印费等等,紧打紧,每项开支都得算计着,所以没有一分钱的招待费,从没开支过招待费。十几个人都是无私奉献,没一分钱报酬。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人每月补助1500元,一个月就要19500元,一年就要23.4万元,这十年就得开支234万元,这项巨大开支,这些老干部都给省下啦,这在全省、全市乃至全国也是少有的。
林会长还十分重视慈善宣传工作,他亲自抓宣传,做宣传。他在《慈善》杂志、《慈善公益报》《慈善年鉴》上都有杰作,他撰写的文章也曾在河南省慈善总会刊物上发表,他在参加河南省慈善网络林县现场会上,亲自撰稿发表演讲,博得一致好评。十年来,我会曾在《慈善》杂志、《慈善公益报》《中华慈善年鉴》《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濮阳日报》发表慈善文章40多篇,值得一提的是,我会监察委员会主任孟昭旭同志连续五年荣获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慈善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一个小县一位普通的慈善工作者能获得中华慈善总会五连冠的表彰,充分说明了他笔耕不辍,坚持做好慈善宣传工作的意志。十年来,我会在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台大力支持下,创作了两部电视专题片,在县广电台不断播放,对提振全民慈善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作了两部书,《风台善行》《慈善情缘》,在台前各乡(镇)、各机关影响很大,凝聚民心。
十年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台前慈善总会十年的艰辛历程,赢得了荣誉,赢得了民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十三次批示;新闻媒体大量采访报道;有一人获国家慈善总会表彰,林英潮会长获得河南省慈善总会“优秀慈善工作者”光荣称号;7人获市级“慈善先进工作者”称号;县慈善总会获省、市“慈善工作先进单位”。十年来,县慈善总会共受到被救助对象送的锦旗、牌匾70多个,有近100名被救助贫困大学生给慈善总会写来了感谢信,表示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报效家乡。
五、慈善故事多
(一)以善结缘
一本《慈善》伴随着台前慈善总会十年前行历程。我们得到了《慈善》杂志社的无私帮助、支持、无偿捐助慈善书籍,扩大宣传影响。更使我们感动的是慈善监察委主任孟昭旭和副秘书长魏学振应邀到访了杂志社,被杂志社的精神所感动,所鼓舞,简陋的办公条件,一人多职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的工作精神,实在感人,鼓舞所有慈善人。在多媒体融媒体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一本纸质杂志,凭着一股正气,一股净气,一股和气之风,仍然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真是了不起。我们总会人手一册,县级领导、各乡镇、领导都有一本《慈善》在手,为我们慈善事业发展给予强大精神支撑,《慈善》永远在我们心中。
一位原正市级干部,担任着市慈善总会会长,他就是濮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教科。徐会长平易近人,与总会一般人拉得很热火,他非常幽默,谈起慈善工作来滔滔不绝,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说:慈善一家人,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上级下级,都是用慈善心连心。
慈善总会成立10年,从张悦华书记到贾祖贫书记、牛春堡书记、常奇民书记、王俊海县长,他们对慈善工作非常重视,高度关注,亲自到慈善总会调研、座谈、征求意见、批示、解决困难,没有这些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很难说我们能坚持10年。
县慈善总会、林英潮会长、十几位老哥们儿,都是被慈善连在一起的,原来虽说相互认识,但并无相处共事,十年的交流、共事,让我们走在了一起,让我们共渡难关,让我们共同分享欢乐。会长也是正县级干部,我们和他彼此之间非常和谐、融洽、无话不谈,无事不说。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吵得面红耳赤,一旦形成共识,即刻冰融如春,心心相印。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刘佃榜,已过古稀,家中遭不幸,母亲、妻子相继病故,本人身体更是患有病痛,但他始终坚持在慈善道路上,大家对他十分同情、安慰他,但他一上班便精力十足,他说:“慈善工作使我能战胜一切困难,再苦还能苦过那些贫困户,再难还能比那些被救助的人难,一切都能克服。”秘书处副秘书长赵占高,原县人武部副政委,任过卫生局局长、宣传部副部长,退休后到慈善总会工作,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早上班,晚下班,家中爱人需要人照顾,不能自理,他总会把家事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从不误事。值得一提的是关工委副主任范霞光同志,他虽不是慈善总会人,但他把慈善总会一些事也挂在心上,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机结合,他提议创建的“有爱不再孤单救助孤儿、单亲困难家庭”救助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慈善项目,发挥了很大作用,只要慈善这边一忙,他必主动来帮忙,他说:“慈善、关心下一代是一家人,都是干的好事、善事,不分彼此,不必客气,何况我们两家是一个领导,都是林英潮。”副秘书长魏学振,不爱说话,平时事很少,但干起工作来他是个拼命三郎,他总是第一个到总会上班,最后一个离开,重活脏活抢着干,打扫卫生他总干在别人前面,一开始大家对他不太了解,后来一致评价这是个大善人,大家都很支持他、尊重他。还有蒋庆臣、杨继文、李印堂、王道英、吕清展、马士印、丁玉、翟秀云、杨海英等等,不管在慈善总会的时间长还是短,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使慈善工作有条不紊,井井有条,慈善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
县委老干局为慈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安排办公室,解决一切办公场所,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黄周全给全局干部职工说:“慈善总会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这班老同志无私奉献,为我县慈善事业尽心尽责,我们一定要服好务。”副局长闫继庆、仝少英,还有赵尚元、孙道平、张洋、王洪丝、刘少壮等,只要慈善总会需要,马上就来帮忙。十年来,他们也为慈善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县电视台这些年来在无偿为慈善工作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只要慈善救助项目发布公示,不管有无条件安排,都会毫不犹豫给予安排播出,他们说:“慈善救助事急,耽搁不起。”他们给慈善安排宣传节目,帮慈善制作宣传专题片,并在第一时间安排播出。
九个乡(镇)一把手都十分重视慈善工作,把慈善纳入议事日程,重要工作亲自上阵。侯庙镇是西大门,从李辉书记到张兆珠书记,即亲自抓慈善,自捐自助项目,侯庙做得最好。后方乡在基层网络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头,党委书记刘振武、继任书记王焕云,都把网络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濮阳市慈善基层网络现场会在臺前召开,第一站就看后方,徐教科会长称赞刘振武书记“抓得真细,连捐款人员啥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打渔陈镇是村捐乡助做得最好的乡镇。吴坝镇、夹河乡、城关镇、孙口镇、马楼镇、清水河乡各有千秋,他们是慈善工作的排头兵,是慈善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他们,慈善就会缺少一大截。
教育、电业、计生、工业聚集区是慈善重要区域。近年来,每年捐款都在全县排在前列,工业聚集区是发动产业实体捐款的大户,每年聚集区领导都会深入企业组织发动。
我们的环境太好了,从领导到乡(镇)、从机关到企业,形成了人人为慈善,人人可慈善的氛围,我们因善结缘,这个缘太好啦,太感动人啦。
(二)大爱故事
台前有“二乾”,慈善干在前。这“二乾”一个是杨守乾,他是个二十多岁的残疾人,双目失明,自他知道有了慈善机构后,他凭自己一技之长的微薄收入,几年来先后200多次到县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10余万元,救助孤儿、贫困儿童340人次,他说:“我是个残疾人,我知道贫困的滋味,用我微不足道的爱心来使与同命的孩子得到点补偿吧。”这是多么伟大的胸怀,多么慈善的爱心。另一个是刘广乾,他是个体学校的董事长,他十几年来致富思源,不忘回报社会。十年来他坚持冠名捐款,设立了刘广乾助学冠名基金,先后捐款10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400余人次,为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300多人体检,他的精神鼓舞着所有慈善人和贫困学生。
慈善刚成立时,一位后方乡武口村民骑自行车十余里路到县慈善总会捐了200元,口说:“太少啦,太少啦。”钱确实不多,但一位50多岁的老汉骑车十几里专门去捐款这种爱心何等之大!
那些台前的爱心人士,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户,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那感动人心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是台前慈善的根,是台前慈善的魂。
(三)感恩互助
被救助对象也感动着我们,打渔陈司法所长吴某患疑难重病,生命垂危,打渔陈镇政府为他组织捐款,县司法局为他组织捐款,他的家乡打渔陈周庄村为他捐款,县慈善总会一次性救助1万元,破救助之最。为了挽救一个青年司法干警的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救援。他在转危为安,并未痊愈的情况下,让妻子拿着200元钱到慈善总会捐款:“小吴说这是他一个被挽救活了人的一点爱心。”大家都落泪了。
侯庙镇大杨中心学校青年教师付某患疑难重病,全校师生为这位好老师捐款,林会长亲自带领执行理事会到家救助,他爱人臧永梅深表感谢并表示一定要挽救丈夫生命,她一个人挑起了既照顾老人、照顾丈夫,还要照顾子女的重担,几年来不离不弃,她被评为全国好人上榜人物,大爱必有好报。
被救助的贫困大学生刘某、孟某,大学毕业后不忘回报家乡。刘某在克服各种困难后,去年专程回故乡到慈善总会一次捐款600元,并表示歉意。孟某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和自己的导师团队为家乡化工企业献计献策,为家乡服务。
母为女捐肾,妻为夫尽责,受助不忘回报,体现着中华民族“有恩必报”大美精神,这些故事也很多,感动着台前人民,提振着人们的爱心。
十年慈善,故事多多,感人至深。十年慈善,使我们做慈善工作的收获颇丰,我们领悟了中华民族文明精神之真谛,体会到了中国慈爱之心之伟大,我们懂得了中国几千年生生不息,傳承文明道德之根脉,是慈善教育了我们,是慈善鼓舞了我们,是慈善让我们明白了“慈善之根永驻,慈善之魂永续,慈善精神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