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
2019-10-30杨成梅
杨成梅
我第一次读长篇小说《西凉马超》是去年年底,其惊心动魄的故事以及细致入微的情节,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我为此也写下了系列的评论文字,如《西凉马超是何许人也》、《揭开雷台墓主人的神秘面纱》等在报刊发表。时至今日,《西凉马超》的影响力随着报章杂志持续的评论,也越来越大了。
西凉马超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历史人物,也是古代著名的西部英雄,可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时,总觉得作者对马超这个人物的描写意犹未尽,没有伸展开来,给我们这些“三国迷”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读陈玉福先生的长篇小说《西凉马超》时,感觉特别地过瘾,马超在作家的笔下气血饱满、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在令人拍案叫绝的同时,感觉弥补了《三国演义》给我们留下的不足。
从古到今,人们遵循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温良谦恭让这些道德规范。因为有了四维八德的规范和约束,以及正确的思想引导,中华民族才能够几千年来不败于世,也才能涌现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而英雄,正是传统文化之于人生价值所表现出的魅力折射,也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沉淀出的必然产物。英雄的定义从来都是明确的,他区别于枭雄,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其浩然正气在天地间迷漫,成为了人们效仿的模范和学习的榜样,屹立在我们精神认知的顶端。
在《西凉马超》里,马超这个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顶天立地的西部英雄,他极力想要表现的不仅是西部英雄的再现,而且也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主旋律、正能量的故事。
一、 《西凉马超》赋予英雄的责任和担当
每一个人生于世间,都有其自身生存立世的责任,英雄的标志是,是否有能力承担起属于自己肩上的责任。敢于承担、乐于奉献、勤于拼搏,最后成为强者守护一方。他们既是勇者,还是强者,更要成为引领大众的典范。所以,英雄的成长注定要经受常人所不能的磨砺。
陈玉福先生笔下的马超正是一个从磨砺中成长起来的强者,他在三岁时失去母亲,自己也差点死在奸人的阴谋陷害中,所幸被心怀仁爱的一代高僧所救,才幸免于难藏身到天赐寺学艺。在寺庙里隐姓埋名十数年,过着清苦的僧侣式生活,还不忘身负血海深仇一心要为母亲昭雪冤屈,这成了马超拼尽全力去学习武艺的动力。
第二卷的第五章里写道:三岁多,别人家的小孩正是赖在父母膝头撒娇玩闹的时候,小小年纪的马超却经历了沧桑巨变,苦痛逼得他仿佛一夜之间成长并坚强起来。此刻,他只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向杀害母亲的凶手讨还血债。
其实,这就是命运赋予马超人生当中的第一份责任,其复仇的信念深植内心,要求他必须用一双稚嫩的肩膀去承担起这份厚重。人生当中最怕的就是信念的缺失,最不容易坚持的也是信念,这件事无关年龄。马超从小就有一个明确的清晰的目标,同时也选择了一条注定艰难的道路。面对苦难他没有怯懦、没有退缩,反而在生活给他的不平和苦痛中蜕变,磨砺成为了铁骨铮铮的一介少年英雄,成就了守护天赐寺和骊靬百姓的一系列传奇。及至成年后,随着历史进程的脚步,马超参与了那段鲜为人知的群雄逐鹿大戏,在狼烟烽火里跃马驰骋毅然担起了光复汉室的重任。为此,他父亲及马家全族三百余人残遭屠戮。
我读第一遍《西凉马超》的时候,感受到的更多的是马超的复仇情结。从他为母亲复仇开始,到初恋的美丽姑娘的死,再到马家全族夷灭,直到自己的妻儿被残害致死……可以说,他的人生总与复仇脱不开关系。但是,即便生活虐他千百遍,马超还是在无尽的绝望里一次次含泪咬牙崛起。原因不过只为那不灭的信念,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且于血泪之中挺身而起勇于担当,还在不断寻求机会去维护他心目中那个正统的汉家天下。
重读《西凉马超》时,感受发生了变化。这部大书在着重塑造英雄的同时,给读者带来的是关于正确的人生观的思考和引领。并且教会了我们如何积极正面地去应对困难,如何在逆境中成长。
英雄之于我们总觉得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然而在陈玉福先生的笔下,马超这个英雄却是接地气的、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从小人物成长起来的强者,甚至比普通人的生活际遇更为艰难困苦。可以说,马超是一个平民英雄,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纠结矛盾,英雄有了烟火气,才更符合大众心目中对于英雄的诉求。
二、《西凉马超》诠释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在《西凉马超》这本书中,陈玉福先生借以马超这个英雄人物,体现出来的是关于忠孝节义的传统价值观念,用我们现在的词汇来重新定位则是理想与信念之间的思考和权衡。比如在第六卷里写到,马超接到父亲马腾的密信要求他起兵抗曹。然而马腾以及马家族人早已经被曹操软禁到许昌,就是为了牵制远在凉州的马超,为了防止他这样对汉室死忠臣子的反抗。当时曹操势力如日中天,手中更执掌着号称百万雄兵的军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使得多少如同马超一样的忠臣们如鲠在喉。马超的理想从来都没有变过,早在天下初现乱象的时候就确立了,他自始至终就把一个“忠”字作为信条,把匡扶天下重振朝纲作为自己的理想。因此,剿灭曹操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但是,考虑到他的亲人和族人的安危,马超迷茫了,时势逼迫他在忠孝之间必须有所取舍。为了理想,忠孝节义到底该如何选择?
关山云阻万里客。孝义难取舍。铁马冰河,沙场还醉卧。
怀藏心莲一朵。对或错,笑谈功过。百世终归,西风都望破。
陈玉福先生在他的《西凉马超》里写了这么一首词,他将传说当中马超那首失传的“西风破”箫曲做了一个还原,又借着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去解读了面对抉择时马超的挣扎和为难。“管他是非对错,遵从初心行事,无愧天地之间,其他的百年之后就留给后人去评说吧”!这几句话铿锵昂扬,体现出了马超心中关于自身价值的一个认知:个人的是非功过价值几何?不论何时何地不忘初心坚持理想,俯仰无愧天地之间,无惧世人蜚短流长,这才是英雄的胸襟和抱负。
马超的选择无疑又是一次正确价值观的体现,从理论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但是,现实却很残酷。在他联合河西诸部组成十部联军去讨伐曹操时,这支“正义之师”的内部其实就是一盘散沙,甚至还有叛徒。最终十部联军没能抵得过失败的命运,除了个别几位称得上忠义的武将战死,其他的无不倒向对方的阵营。马超败了,因为一个匡扶正义的理想,搭上了父亲乃至全族人的性命,还有他的妻儿和无数西凉军将士的生命。为了理想不得已而牺牲,取舍之道在于马超来说并不擅长,与精明的那些政客们更是相形见绌。从此,在他的后半生里,在世人的心目中,马超就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成了薄情寡义的不孝子。我们只看到了马超的付出,他的舍而不得,他終其一生都在悲情世界里苦苦挣扎。却没有人关心英雄内心里的孤独,没有人去问他累不累、苦不苦,只鄙薄着失败者的落魄。这就是现实,古往今来概莫例外。
然而,当所有人都以为马超就此一蹶不振时,他并没有倒下。同样在《西凉马超》第六卷的精彩故事里描述到,十部联军兵败潼关马超被迫退回凉州,他收拾残部直取冀城遇到刺史及冀城百姓的顽抗,城池还未攻破却突闻合家三百余口人遭到曹操的灭族屠戮。兵败家亡的双重打击下,马超呕血昏厥整整三天三夜才醒了过来。而这还不是最残酷的,在他的驻地大后方三辅之地,他的家小也面临着一场生死抉择。马超的夫人阿离,与庶夫人种氏及三个年幼的儿子被叛徒出卖绑架,及至马超攻取冀城凯旋而回时,他看到的是绑在城头的夫人和年长的两个孩子。叛军以夫人和孩子们的性命作为要挟,逼迫马超自刎城下。一边是相濡以沫的夫人和懂事的孩子,一边是大军东山再起的希望,面对理想和亲情又该如何选择?马超又一次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无论哪面都难以取舍。可是,叛军并没有真心想给马超机会,怎么选都是死路一条。马超亲眼看着夫人和孩子们被杀城头,他悲愤呕血却无可奈何。
也许这就是英雄的宿命,但同时这又是一个英雄的无奈,更是英雄的悲哀。少年丧母、中年丧妻、丧子,人世间悲惨的事情都一一加诸在马超的身上,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没有办法去承受的苦痛。有人说《西凉马超》里的马超是一个悲情英雄,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可是,更不能否认的一点却是,马超同时又是励志的典范。国仇家恨一肩挑,他一次次从逆境里崛起、从苦痛中奋起,大义面前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取舍之间依然坚持初心。我想,陈玉福先生之所以在他的书中,对马超的爱恨情仇着墨颇多,不仅仅是要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而是在他披露那段不被人熟知的故事的同时,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个极具有时代精神的英雄形象。
三、《西凉马超》里的那些美好而令人扼腕嘆息的爱情故事
古往今来,英雄多如星辰不胜枚举,人们需要英雄来垂范大众,需要英雄来激励世人。但我们却似乎只关注到他们耀眼闪光的一面,很少有谁去剖析英雄的平凡和内心的落寞困惑。
《西凉马超》不一样,陈玉福先生笔下的马超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既有钢铁的意志也有柔嫩脆弱的心灵,有叱咤风云的豪迈也有爱在心头难言的羞涩。英雄遭遇温柔乡,任他是驰骋天下的豪杰诸侯,挚爱面前也便化为了绕指柔。
马超是个相貌绝好的美男子,这在书中不难找到相关的描写,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叫颜值在线。一个容貌出众的人,难免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在博得异性的青睐方面会占有很大的优势,而拥有异域血统的马超可谓得天独厚了。马超多情吗?我们细数一下《西凉马超》中与他相关的女性。
首先是初恋央馨儿,这是生活在草原上一个热情娇俏的女孩子。她的身上具备所有草原儿女的特质,热烈得仿佛草原小太阳,照耀着马超灰暗的情感世界,让马超不由自主就被吸引。央馨儿还具有少女该有的可爱,善解人意加上一点点的娇蛮,奔放中再带点嘟嘴卖萌,这就撩开了马超的情窦,让他爱得如珠如宝欢喜无限。央馨儿温暖了马超的整个青春期,也填补了他内心深处对情感的渴望。尽管两个人相处时间很短,短到还没来得及定亲央馨儿就突遭变故,香消玉殒了。在那个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时代,以马超的条件,只要他愿意就会有很多的女孩子投怀送抱,比如龙首山的大小姐耿玉蓉。可是,马超从不滥情,他痛心着央馨儿的逝去,从此心如死灰。耿玉蓉对他倾心相待,不惜与自己的父亲决裂也要维护马超,可是早已绝情绝爱的马超哪还有力气去回应?何况,两家仇深似海的宿怨在前,马超只能辜负她的一片深情。爱与被爱都成了难题,而代价都是生命和鲜血。有很多读者都因为耿玉蓉的死大叹可惜,甚至还有为这个人物敢爱敢恨的性格所打动而打抱不平的。关于这个争议众说纷纭,也正好体现出了当下人对于爱情观的态度,并与传统观念中爱情认知之间的冲突。
刻骨铭心的确是爱情的一种突出表现没有错,但更为马超所哀伤的是央馨儿为他挡刀而死的情意。爱得极致也许就是为了所爱之人舍生忘死,在危险来临的一刹那,央馨儿毅然用自己的生命为马超换得活着的机会,这样的爱情又是痛彻心扉的。央馨儿活成了马超心头永不褪色的朱砂痣,以致成为他记忆里永远鲜活的风景,所以在她之后对于爱情心如止水的岁月里,马超再也没有像爱央馨儿那样的去爱过谁。即便是后来娶回家的阿离,也是因为一份嘱托,还有一份亏欠才与阿离结成了伉俪。至于庶夫人种雅,这个长相酷似央馨儿的女子,她不是恶人,但她与马超之间却也实在谈不上爱情,一个只为那张脸用以缅怀所爱,一个流离失所只为温饱,两个人甚至可以用各取所需来形容彼此的关系。
读《西凉马超》的时候,也曾经反复探究过书中关于爱情的表述。总以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爱情是留有颇多遗憾的,绝情与多情到底哪一个更伤害别人?我很肯定地认为,绝情有时候未必就是坏事,恰恰是极度自律的一个体现。而反观时下今日结明日离的一出出闹剧,左右观望朝秦暮楚的情感态度,所谓的爱情还有哪一点值得一个人去奋不顾身?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真爱,却纷纷折戟于塑料爱情的泡沫里,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哄哄的浮躁时代,纯真唯美天长地久的真爱又该到哪里去寻觅?或者说我们早就失去了爱的能力,更不懂得爱情里面需要坚守,爱情里面更需要奉献。
责任编辑 阎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