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背景下 探析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之路

2019-10-30王立亚钱可敦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28期
关键词:革命老区百色市脱贫攻坚

王立亚 钱可敦

摘要:“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百色市田东县为切入点,深入乡镇、农村,调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革命老区百色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果,深入脱贫一线宣讲脱贫政策、走访慰问脱贫户、结对帮扶贫困儿童,边调查边思考,力求通过亲身体验找到解决当地贫困户脱贫的好办法,为当地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为贫困户早日脱贫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百色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在这片热土上,曾发生了“百色起义”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件,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革命老区的变化如何,老区人民有没有脱贫致富,有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果,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深入了解的课题。本文以百色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实践突破口,多方面深入调查广西百色市的发展轨迹,从而折射出改革开放给红色革命老区带来的巨大变化。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参观、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以及会议座谈等方式,力求用一线视角,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革命老区农村扶贫现状、存在问题、成功经验等,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一是探寻革命老区精神,接受红色基因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信念。二是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和国家对西部地区尤其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相关政策,取得的各项成果,感受脱贫攻坚之路。三是积极宣传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助力革命老区尽快脱贫摘帽。四是通过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到群众中去接受再教育,增进大学生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一、百色市扶贫工作现状

1. 百色市贫困概况

百色市是国家贫困地区,1985年国家开始有计划实施扶贫工作时,百色地區贫困人口绝对数达222万人,贫困发生率74%,12个县(市、区)全部是贫困县,其中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当时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2015年底精准识别时,全市共有贫困人口68.1万人,贫困发生率20.25%。2017年底全市仍有11个贫困县、506个贫困村,39.65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摘帽。

2. 百色市扶贫攻坚成效

第一、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效明显。从1985年起,百色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扶贫攻坚工作。1994~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时期开展了“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2000年后按照《国家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又组织实施了两轮扶贫开发,扶贫工作阶段性成效显著。从1985年到2012年,百色市贫困人口绝对数从222万人下降到148.26万人,减贫绝对人口73.7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4%下降到44.97%,降幅29.03%。第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贫困人口从2012年148.26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39.65万人,累计减贫108.6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4.97%下降到1.33%,降幅达33.64%.其中,2016年、2017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共实现1个县(区),248个贫困村、31.98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第三、贫困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经过持续33年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百色实现了从缺吃少穿到基本温饱、从单点到连片开发、从被动到主动致富、从政府主导到“三位一体”的转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百色市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1. 精准扶贫破解脱贫困局

百色市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其中大石山区人多耕地少和农产品商品率低是造成长期贫困的根本原因。扶贫工作连续开展了33年,2015年开启了“精准扶贫”模式,针对穷根精准施策,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精神帮扶等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百色贫困发生率从1985年的74%降到现在的11.33%。计划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的田东县,采用“十一有一低”精准扶贫模式,大部分地方现已完成任务,贫困发生率接近所定2.14%的目标。

2. 产业扶贫壮大脱贫支撑

百色市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高质量脱贫的治本之策,投入5.1亿元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区+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到村到户。通过引导农民种植芒果、油茶、香蕉等经济作物带动农民增收,2017年经济作物收入达到贫苦户总收入的90%。田东县林逢镇林驮村那王屯以前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少,2000年起转为种植芒果,2016年全屯仅出售芒果一项收入户均达20万元人民币。在问卷调查中,31%的贫困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和养殖业。

3. 美丽经济拓展脱贫路径

百色市把产业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发展美丽经济,开辟有效的脱贫路径。一方面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脱贫之路,从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入手,通过政府扶持、企业支持、村民互助的交互方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清洁乡村”、“美丽乡村”的整形活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还培育形成了优美的生态景观,成为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如田东县平马镇合恒村,通过创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村发展乡村旅游,现已脱贫摘帽。另一方面探索一条“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脱贫之路,田东县那王屯的芒果产业在经过第一个阶段的发展后,现已成为融建设、生产、旅游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家乐”旅游产业,带动了服务业和电商产业的发展。

4. 红色文化激发内生动力

百色市是著名的革命胜地,近年来被贴上“红城”标签,大打“红色旅游”牌,宣扬“红色精神”,努力提高其“知名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广西百色扶贫成效显著,一定程度上与“红色精神”的传承有着重要的关系。先后开发了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等影响较大的红色旅游线路,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助推了沿线村民脱贫。其他分散的革命旧址也被开发出来,通过红色旅游带动脱贫致富。比如,在红色革命发源地田东县平马镇建立了村史馆,供当地人和游客参观学习。

5. 边境与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资源优势脱贫

百色市位处祖国西南角,与越南交界,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05%,是全省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地,拥有瑶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6个常驻少数民族。随着扶贫的深入开展,靖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边境开发了“德天跨国大瀑布”、“通灵大峡谷”等旅游胜地,引来大量游客,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边境地区脱贫。但伴随外地旅游人数的增多,民族的大众化,民族特色逐步被同化的现象不可避免。

三、百色市贫困原因分析及建议

1. 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居住在人多地少、生存环境恶劣的深山区、边界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自然条件恶劣,产业支撑薄弱,耕地面积少且分散,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精准扶贫”示范村平略村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每户1~5亩地的占36%,5~10亩地的占27%。解决此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挪穷窝、斩穷根”的关键举措,逐步将贫困人口搬迁到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集中居住,并做好搬迁后续扶持、就业、产业发展等工作,让搬来的群众留得住,能致富。

2. 贫困村民文化程度低,知识技术匮乏影响脱贫

问卷调查显示,贫困户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受教育程度偏低让贫困村民的思维比较僵化,加上地处偏僻,受新生事物影响较少,还是秉承传统的农耕文化,播种传统农作物,生产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低。世木村油茶种植面积达两万亩,但因为生产技术落后,种植密度过高,导致亩产降低,产量下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坚持把教育扶贫当作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根本的途径。

3. 贫困户经济底子薄,因病因学支出制约脱贫

问卷调查显示,因病致贫的占38%,因学致贫的占45%。看病就医和供养学生上学是贫困户致贫的两大主要因素。解决此项问题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把健康扶貧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为贫困群众就医建立医疗保障制度,购买一份健康扶贫保险,实现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另一方面要抓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拓宽贫困人口收入来源。

4. 留守儿童、老人较多,教育和养老短板拖累脱贫

由于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就业机会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思林镇双燕村有473户1756人,964人外出务工。每户留守老人既要生产劳作,又要照顾孙儿,精力、能力都达不到,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儿童心理问题十分严峻。70%外出务工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由于山区教育的失衡,当地政府每年会组织志愿者进乡村支教,但支教通常是寒暑假,时间短,孩子们得不到长期稳定的帮助。作为政府就需要广开就业渠道,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让青壮年在本地打的到工,赚得到钱,照顾得到老人和孩子。

四、实践感悟与启示

1. 关于“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奋斗,完成决胜小康伟大使命。在交流研讨会中,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指导老师钱可敦和百色市扶贫办公室相关人员探讨了高校“建档立卡”等相关问题,团队学生也在会议中与主持人积极互动,共同探讨了大学生在精准扶贫中起到的作用。

2. 关于“产业发展”

广西百色田东县作登乡肉鸽养殖场、思林镇双燕村养蝉业创造了现代养殖业扶贫工作的新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层级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呈现。作为南林大的学生,需要培养生态意识,为“产、学、研”的交流构建桥梁,如那王芒果休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服务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3. 关于“留守问题”

团队成员走进乡村,接触当地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了解他们学习、劳动与生活现状,体会到乡村教育的艰难与无耐,认识到解决乡村“留守“问题,情感关怀是首要,适当的物质帮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针对乡村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婴幼儿及小学阶段母亲最好不要外出务工,初中阶段父亲最好不要外出务工。同时在务工期间,多与子女进行电话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增加回家频率,多进行亲子互动交流。

4. 关于“民族团结”

党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希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大学生的民族观是长期发展进步的过程,牢记使命,抓住时代的脉络。广西田东县的民族发展是依靠经济拉动,在时代背景下,利用资源更好地发展线上线下电商产业,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进步。同时,大学也应响应形势,开展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教育优势。

5. 关于“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传承通过红色旅游具体体现,红色旅游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的发展。广西百色市是孕育红色文化的摇篮,红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可以利用博物馆,图像宣传等逐渐扩大它的影响力,增强与青年的互动性,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黄遵斌.论红色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J].求实,2014(03).

[2]汪三贵,刘未.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3]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4]刘宝明.习近平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内涵和历史贡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5]黎森.广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12(0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2015A063)。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钱可敦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革命老区百色市脱贫攻坚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墨韵书香
百色:评选2019年“我最喜爱的老师”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析“精准扶贫”下革命老区电子商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