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模式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中的运用

2019-10-30罗娅文

罗娅文

【摘 要】论文主要针对PDCA循环模式进行分析,指出PDCA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设计中的作用以及设定的价值,希望能够通过合理地应用PDCA模式,提高绩效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绩效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DCA cycle mode, points out the role and value of PDCA in the design of performance objectives of budget projects, and hop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ity and reliability of performance objectives setting through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PDCA mode,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data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s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關键词】PDCA循环模式;预算项目;绩效目标

【Keywords】PDCA cycle mode; budget project; performance objectives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8-0055-02

1 引言

PDCA循环模式指的是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具体阶段组成的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质量控制领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和价值,能够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管理领域。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过程中,能够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企业财政资金的合理应用和资源的有效分配,为企业预算工作的改革深化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促进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PDCA循环模式的相关概念

PDCA循环模式是由休哈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被戴宁所采纳宣传,并得到广泛的普及,又被称为戴明循环。PDCA模式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以及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在管理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PDCA循环模式的基本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PDCA循环模式的计划指的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能够达成部门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制定的路径以及方案。执行流程指的是对确定的计划通过不同的工具及各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管理,从而可以实现计划内容的全过程控制。PDCA模式中的检查环节是对产生结果以及计划执行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及验证,并评价效果是否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处理流程指通过运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验证结果为新计划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以及经验参考。PDCA模式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每一次循环都能够进行有效地总结和提升,其主要目的是在完成上一个循环的基础之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循环,并将未能解决的上一个循环的问题融入到下一个循环当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1]。

3 PDCA循环模式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中的应用

3.1 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计划阶段中的应用

企业在进行项目绩效目标计划设定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绩效目标构建的价值性、方向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并根据企业发展的现行需求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科学地进行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的确定以及规划,保证绩效目标设置的可持续性以及前瞻性。在项目预算制定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预算用户支出原则以及规范性的特征,有效分析绩效目标的设定计划。在PDCA循环模式的计划阶段,通常还需要落实企业的年度计划,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合理地进行方案的实施,促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确定和规划过程中,不仅需要制定适合本项目的专项资金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明确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为目标的有效实现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2]。

3.2 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实施阶段中的应用

根据绩效目标实施阶段的客观要求以及制定的计划,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完成绩效目标。首先,要明确绩效项目的功能性并结合预期投入、资金性质以及支出范围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绩效管理工作的合理设计。其次,还需要确定指标评价标准,为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另外,要建立起对应的数量指标、可持续发展以及控制成本指标的相关内容,实现企业预算管理项目内容的可衡量性。结合企业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要求构建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案以及管理办法,并明确项目申报要求、政策标准、结果公开和审核要求等相关内容保证项目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3.3 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检查阶段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检查阶段中的应用指的是经过检查论证以及调查分析、修正评估和验证目标设计使得目标设定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要求,并能够保证目标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合理地实现。目标的设定需要坚持完整性原则、适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以及可行性原则,保证目标设定的内容是全面、清晰、可靠的。目标设定还需要与事业发展规划以及部门职责有效联系起来,判断绩效目标值与完成绩效的目标值是否一致,并合理衡量目标值的特点,有效调整经营策略。同时,还需要判断绩效完成的目标值以及资金规模的设定是否相互匹配,在确定资金规模的前提之下,检查绩效目标值是否存在设定过低或者过高的现象。另外,还需要明确绩效目标的设定是否经过了合理的测算以及充分的论证,应用的措施是否具有可执行性和科学性,并进一步提出项目目标的审核意见,实现项目目标以及绩效指标设定的耦合,提高资金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PDCA循环模式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指出PDCA的应用流程及应用方法,希望能为企业绩效目标的合理设置以及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茜雪.PDCA模式下报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30):150-152.

【2】操颖卓.基于PDCA循环的预算管理——从行为观层面出发[J].商业文化,201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