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19-10-30袁玲
袁 玲
(如皋广慈医院妇产科,江苏 南通 2265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药物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所以药物选择十分重要。本文为研究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现在2017年~2018年这段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018年我院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了伴有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肝肾功能损伤及恶性肿瘤者。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1.22±2.71)岁;不孕时间1~9年,平均不孕时间(5.41±0.78)年。对照组(43例)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2.41±2.25)岁;不孕时间1~8年,平均不孕时间(5.06±0.92)年。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显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的用法为:于经期后第3~5 d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4005),1片/次,1次/d,于晚睡前服用,疗程一个月。二甲双胍的用法为:于经期后第3~5 d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370),500 mg/次,3次/d,疗程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以下几项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相关激素水平,包括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泌乳素(PRL);随访6个月后的排卵正常率和妊娠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P<0.05)。
2.2 治疗前后的相关激素水平
治疗前两组在相关激素水平方面的比较显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显示观察组的LH水平和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FSH水平及PRL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3 随访6个月后的排卵正常率和妊娠成功率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在排卵正常率37(86.05%)和妊娠成功率2 0(4 6.5 1%)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62.79%)、9(20.93%)(P<0.05)。
3 讨 论
目前在医学研究中,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普遍认为与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及遗传等因素具有较密切关系[1]。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紊乱、痤疮严重、毛发旺盛及闭经等,常会影响到患者的生育功能,所以一经发现需及时治疗[2]。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是一种常用避孕药物,其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生成,促进性激素结合蛋白分泌,从而有效改善促排卵反应[3]。临床常运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只不过单纯使用该药并不足以达到理想效果。二甲双胍是一种降糖双胍类药物,其可通过增加机体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及利用,以改善机体内糖类代谢,抑制肝糖原,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4]。在炔雌醇环 丙孕酮片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可通过药物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促进经期恢复正常。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激素水平对比表
本文通过对同期收治的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根据临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