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70年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演变研究
——基于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

2019-10-30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

中小学电教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科信息技术

尚巧巧 王晶莹 宋倩茹

(1.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2.山东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东 济南250358)

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文件,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1]”。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用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助力,教育将会更加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桥梁,在这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中,需要持续推动其深度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纵观已有文献,学者大多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实践等角度进行阐述,何克抗(2004)阐述了混合学习的内涵,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同,使得教育技术理论进一步发展;李龙(2006)从教育技术学科的体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2];南国农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2005年对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进行分析,2010年概述了教育技术发展史[3][4]。李克东(2008)从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5]。祝智庭(2013)探讨了大数据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不同的教育技术范式,并提出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系统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将成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的教育技术范式[6]。总体来看,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从本学科或者本专业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发展历程,研究领域覆盖多个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和成熟的研究体系。而教育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研究则较为匮乏,汪晓东等(2013)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验,发现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认同度的影响[7]。黎加厚(2019)介绍了极简教育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阐明了基本思想,并提出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实施建议[8]。另有学者通过实证方法对教育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如陈安宁(2015)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9],马建军(2017)对中部地区农村中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进行了调查[10][11]。

综上,少有学者依托课程标准文本对其中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进行研究。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我国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参考。基于此,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研究教育技术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发展,有助于从纵向角度为教育现代化的学科实践提供借鉴。本文以中学的语文、历史、地理、政治这四门文科课程标准文件为对象,梳理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演变历程。除地理课程标准外,其他三科的课程标准中首次出现教育技术相关阐述均是在建国后,其中地理学科中出现最早,1929年的《初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便有了“幻灯片”的相关阐述,其后直至1948年的8 版课程标准中均有“幻灯片”的相关阐述,1948年的《修订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已提到电影等仪器的辅助。由此可见,地理学科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具有前瞻性。本论文以建国70年来的中学文科课程标准为文本,经过分析与汇总筛选出包含教育技术相关表述的文件版本,其中中学语文13 版,中学历史13 版,中学地理14 版,中学政治7 版,本文以这47 版课程标准为文本分析对象,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一、教育技术在各学科中应用模式演变

建国以来,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得以进入教育领域,有助于学科教学的实践,教学媒体由最初的幻灯、投影、电影等单一媒体发展到后来的广播、录音、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再到如今的网络、虚拟现实环境等现代媒体,在七十年的风雨飘摇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通过对四门中学文科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梳理出各学科的演变模式。

(一)中学语文学科中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演变

纵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教育技术的相关体现,其发展脉络呈现出平稳提升到高潮迭起的特征(如图1)。听觉媒体这一技术类型在几十年来的发展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其发展由开始的唱片到后来的新闻广播再到录音带、收录机等的使用,体现了听觉媒体手段在语文学科中的发展革新。如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中基本原则部分提出“语音教学中使用正音唱片和文学作品朗读唱片都是必要的”,这是教育技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首次体现。同年颁布的《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的教学法中也提出使用文学作品朗读留声片进行文学教学和普通话教学。1988年的课程标准中在教学要求部分提出“听新闻广播能复述基本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这是新闻广播首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自此听觉媒体手段已发展至广播时代。直至2000年课程标准中出现了录音带与收录机的相关阐述,听觉媒体手段更加丰富与多样化,自2000年后,听觉媒体出现的次数愈加降低,呈现出逐渐弱化的态势。

图1 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70年演变历程

1956年针对高中阶段颁布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关于高级中学文学教学法的一些指示部分提到“让学生在课外看有关作家的电影或戏剧”,这是“电影”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首次出现,体现了高中阶段较初中相比更早运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教学设备部分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教室里装备必要的电教设备,还应装备语文电化教学室”。教学设备是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物质保证,这是电教设备在课标中的首次出现,体现出生产力的进步。直至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才首次提出了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电视机与计算机的配备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可见这一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教育技术的使用有滞后性的同时也有对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前瞻性,自此以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的愈加丰富与多样化。

到了21世纪,网络及现代信息设备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在课程标准中的体现也呈现出了飞速式发展的趋势。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利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2011年又从教学建议层面增加了“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等相关阐述,体现了对于教学层面信息技术应用的补充,使其整体运用教育技术体系更趋于完善。高中阶段于2003年提出“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等要求,可见高中阶段对学生运用网络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面进一步提高了要求。2017年补充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层面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相关阐述,提到把握信息时代新特点,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发、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能适应社会进步新形势的需要,可见这段时期的信息技术在课程标准的要求愈加丰富、具体与完善。

(二)中学历史学科中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演变

教育技术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应用呈现出平稳与间断发展到高潮延续的特征(如图2)。教育技术在中学历史课程表中的首次出现是在1978年,该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中提到“历史教学要运用历史幻灯片、历史影片等”,体现出对丰富教学手段的需求。1978-1992年间主要以运用幻灯片的视觉手段和影片的视听手段为主,1980年和1986年颁布的两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均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部分提到历史幻灯片与影片的使用,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中补充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幻灯、录音、录相、影片、模型等教学手段”,在增强直观性的基础上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技术手段的进步。

图2 教育技术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演变历程

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提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这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一词首次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出现。2000年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由此,开启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体现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初中历史在课程标准中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及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高中课标在初中的基础上又提出“在计算机上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平面动画,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等。一个创新之处就是开发历史网页和远程教育,需要完备的计算机编程技能。

(三)中学地理学科中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演变

地理学科中的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最早,1929年的《初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中就有了幻灯片的相关阐述。建国后,其发展脉络也非常清晰,呈现出稳步提升的特征(如图3)。1992年以前为视觉与视听设备占据主要地位,以幻灯片、电影、录像等手段为主。1956年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部分提出“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或组织学生看有关的电影”,1978年和1980年的课程标准在1956年的基础上补充到“开展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地理影片”,体现出教育技术在课外活动层面的应用。1986年至1990年的3 版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根据条件和学生的爱好,以及初中、高中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其观看地理影片、地理电视节目等,使得地理教学更加直观,教材内容更具形象化。这不仅是“电视”一词在地理课程标准中的首次体现,也是其在整个文科课程标准中的首次体现,表明了地理课程标准在教学技术使用层面的前瞻性。

图3 教育技术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演变历程

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中首先提出“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加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这是“计算机”在地理课程标准中的首次出现,表明中学文科已开始进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教学手段革新时代。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列出了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教学软件等一系列设备,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愈加多样化,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提出“初步学会查阅电子地图和察看影像地图”,这是地理教学手段的一大重要革新,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是一个由纸质地图向电子地图转变的跨越式发展。

21世纪信息技术革新为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制订中的教育技术的体现带来了新的方向。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层面提出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并且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也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可见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一大重要依托。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到“充分利用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这一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丰富课程内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3年高中地理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要“评价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和电子地图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对电子地图学习的评价。2017年首次在课程性质部分提出“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与此同时,视听设备等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弱化。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已不可或缺。

(四)中学政治学科中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演变

纵观教育技术在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发展,呈现分散化的发展特征(如图4)。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起步较晚,最早出现于1982年《初级中学社会发展简史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部分,提出“教师可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幻灯和文字图表等”,可见对于政治教学形式形象化的要求。同年的《高级中学政治经济学常识教学大纲》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提出“课堂教学注意运用幻灯等直观教具,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观看有关电影”。同样是“电影”一词在政治课程标准中的首次出现,晚于地理学科34年、语文26年、历史4年,体现了学科之间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不同步性。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教学原则与方法部分,也提出“教师应恰当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体现出政治教学中教育技术工具使用的多样化发展,给予了教师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图4 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演变历程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程标准中有了相关体现但未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和2003年在内容标准和课程目标部分分别提出“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和“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皆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以此丰富课程资源,同时提到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可看出这一阶段政治学科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凸显时代特点但依然较为薄弱。2011年和2017年则在课程目标部分提出“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分别提出要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可见,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对教育技术的运用逐步深入,且在学科内的涵盖领域不断扩大,由教师教学逐步延伸至学生学习,由课堂内逐步拓展到课堂外。

二、教育技术在课程标准中的发展特征

纵观教育技术在中学各文科课程标准中的发展历程,可见70年的演变进程中不断经历着变革,促使其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建国以来的发展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一)以媒体技术发展为依托凸显阶段性功能

建国后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标准中的发展呈现出以媒体手段为依托的态势。通过对这段时期教育技术手段的分析,可见其发展过程经历了视听媒体教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阶段(90年代)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阶段(21世纪)的演变。纵观文科课程标准,尽管其学科性质决定的教育技术手段使用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教育技术自身的属性决定它在教育中对各科的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共通作用。

1.视听媒体教学阶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新中国成立后,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现了以幻灯片为代表的视觉媒体和以唱片(留声片)为代表的听觉媒体及视听技术结合的电影、电视等媒体技术,为这一阶段的教育技术发展提供助力。在这一阶段,教育技术的使用目的较为单一,主要是为了丰富教学手段,使讲授的内容更为直观、更富形象化。其次,教学中使用视听媒体手段,在增强直观性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产生与应用,由此我国教育技术进入了多媒体教学阶段,也可称为是信息化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对于电教设备及电化教学室等硬件设施要求得到体现,提出积极利用各种设备教具来辅助教学,且提到学校层面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培训方面的大力支持。自此教育技术真正辅助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限制,使教学跨越时空的界限,教育手段与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增强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3.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阶段,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教育技术的应用更是在课程标准中有了多方面的体现,其贯穿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学业要求、活动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各个方面,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组成,在该阶段的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此外,还致力于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交互功能,引导学生体验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学习,以获取优质且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教育技术手段使用体现学科间的不均衡

教育技术在课程标准中的特点体现着学科之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各学科之间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的不均衡。纵观教育技术在整个文科课程标准中的应用史,地理课程标准最早,出现1929年。而语文、历史和政治学科课程标准中教育技术的最早应用年份分别为1956年、1978年和1982年,前后有着27-43年的阶段差距,可见整个文科课程标准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步性。其次,各学科应用教育技术的目的也具有其独特性,这与学科性质密切相关。语文是一门注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学科,语文学科中留声片的应用目的是规范现代汉语的语法、普通话的发音;新闻广播等听觉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其为载体,着力于提高学生总结、归纳与复述方面的能力;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历史学科通过对人类以往的发展轨迹来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以此为鉴,指导和预测未来。过去的事情无法重现,最初的视觉教学媒体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目的是通过各种历史影片来让学生了解有关历史,并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目的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借助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将历史虚拟地再现于世人眼前,让历史与现代更加贴近。在地理课程中常常要讲到一些学生不容易直接感受的现象和事物,因此就要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如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与条件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天气预报广播等手段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的敏感性,丰富各种地理方面的学科知识。政治课程标准中注重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可见,不同学科之间有着应用教育技术各自的途径和目的,体现出明确的学科特色。

(三)缺乏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测评且先进手段滞后

通过对四个中学文科课程标准的分析,发现除地理学科2001年和2003年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部分提到评价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和电子地图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外,另外三个学科均无相关阐述,可见,课程标准关于信息技术的目标要求与评价之间存在不一致性。教育技术可以体现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建议等多个部分,不仅有对改进教学方面的目的,还有对学生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要求,但是在评价维度没有针对该方面的要求,仅有对学生学习的规定而无教学评价的要求,缺乏对应用效果的测评,以致于难以使用科学的方法改进后续的应用效果。另外研究发现,上个世纪教育技术的发展严格来说较为缓慢,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较少有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众多诸如“电子书包”“智慧课堂”“慕课”等先进教学手段已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应用并已有相对成熟的发展,而在课程标准中没有体现,可见,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技术的变革已远超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方面,体现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变革之大,呈现出近似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课程标准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要求已远滞后于现阶段教学实际,亟待做出相应地修订,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

三、教育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发展展望

70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教育技术在课程标准中应用模式的发展史,其对学科教学虽然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但大多数仍停留在表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究其原因,是教育技术并未实现教育系统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即学校教育系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教育研究范式的根本变革。2017年7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件,指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12]”。可见国家政策层面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彰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展望未来,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带动教育教学的变革和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是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面对这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需着力于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以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推动教育技术的深度发展,构建21世纪智能化时代的教育新生态。

(一)应用教育技术推动课堂结构的动态变革

借助教育技术手段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推动新型课堂结构的形成是未来教育技术的必然之选。探索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和整合课堂教学,将充分贯彻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基于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开发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以此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工具,帮助学生认知、协作以及情感的体验与内化,进而进行信息获取、资源共享、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提高学习效率。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指导下,要将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资源通过系统的教师培训使教师理解和掌握,并切实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媒体要由辅助教师教学的形象化工具,转变为辅助教学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因此,要积极构建现代化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用教育技术实现教育设备与教育资源之间的贯通与融合,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13]”。在大数据的时代,可以利用云计算对传统的教育信息系统、校园网络系统进行整合与优化,建构教育云服务平台,从而形成新一代的智慧校园系统,实现对教育信息系统的重构。还可以聚合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源,建立可流动、获取与应用的大规模、非结构化的教育数据,形成教育大数据以支持教育教学的智能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在教育云时代,校园不再孤立,教师与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大数据将从各个方面为教育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条件与机遇。同时机器学习也引发了第四种知识的探索,这些都将带来计算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萌芽发展。

(三)依托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基础教育阶段更重视深度学习策略,即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需要了解现实世界,以及新的知识和技能带给他们的影响,进而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主动实施解决方案。深度学习涉及的思维是高级思维,它要求学习者具有批判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评价和反思。教育技术则可以作为辅助工具,让学习者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并进一步加工内化,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的发展。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引导教师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实现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交互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学科信息技术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