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铸梦 用行育人
2019-10-29袁雪花林梅珍
袁雪花 林梅珍
摘 要:在“318”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党和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透彻地阐述了办好思政课对党对国家的重大意义,长远地分析了思政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为我们推进思政课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为易班指導老师,通过举办活动,搭建优课课群、轻应用,发布推文等形式,不断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关键词:“家国情怀”;“守正创新”;“表率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3-0298-01
保持着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是作为思政教师的基本要求。易班作为一个网络教育平台,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引领,重视网络文化传播,以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方式,深入拓展易班网络育人功能,是我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新平台。所以在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具有爱国纪念意义的节日里,笔者都会积极组织工作站的成员编写推文、开展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加强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在国家重大会议、重大事件发生时,除了及时发布相关推文外,笔者也会组织搭建相关轻应用等,来引领教育学生,加强学生对国家大事、对社会热点、对百姓民生的认识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搭建轻应用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基础,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易起学习十九大精神”轻应用通过全校师生集体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喜迎十九大,翰墨写忠诚”河源公安文化校园行,走进我校开展专题书画展、我校召开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我校第十八期“青马班”第五课《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开讲活动、我校易班学生工作站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宣传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视频重温十九大会议等活动,进一步把十九大精神更加全面深刻地传授给学生;在“热议北大讲话,学习五四精神”中,通过介绍五四的来源、在线观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北京大学考察座谈的视频及在校学生代表热议北大讲话等方式,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建设课群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要关注现实,更要面向未来,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易班”作为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创新并丰富了教育教学模式。
(一)在《新时代文明传习所》中,创建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民族大义五十六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党的十九大”等19个课程学习以及相关的知识竞赛,加强学生对新时代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梦、党的十九大等思想政治知识的领悟与学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课群中,分别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读”、“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京大学座谈会讲话”等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提升了我校学子通过网络课程深入贯彻、深入解读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效果。
(二)在《向时代致敬:中国的40年》课群中,建有有“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道路”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群课程的学习,让新的青年一代能够清晰地回顾新中国成立的这四十年所变化的一切,进而更加的奋发图强;
(三)在《第十九期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骨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课时,我校团委通过易班开设的课群“青年力量—纪念中国共青团建团95周年”、重庆大学“信仰的力量——微党课”,讲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深我校学子对党对国家建设发展的认识与信心。通过这种创新型的网课教育形式,让大学生骨干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进一步加强自身政治认识与政治修养,增强对国家发展信念的坚定性、国家政治立场的原则性、国家时事鉴别的敏锐性、国家拥护的可靠性,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思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就习近平总书记在“31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思想理论要求,笔者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素质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做深入的理论研究,积极利用“易班”这个平台来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心铸梦,用行育人。
[ 参 考 文 献 ]
[1]邓晖,叶乐峰.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光明日报,2019-03-19.
[2]吴冬平,徐哲民.大思政理念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7(2):107-108.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6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