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皮深度切口大小对PICC置管所致皮下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0-29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3李岚兰王素玲宁剑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3)李岚兰 王素玲 宁剑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32例。所有患者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由同一位PICC专科护士进行操作,排除标准: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置管操作方法:在B超引导下选择距肘窝上5cm~10cm为穿刺范围:首选贵要静脉、肱静脉次之、头静脉为最后备用血管。按标准先用75%酒精以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的顺序交替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适中消毒整个上臂,上至肩峰及腋窝、下至腕关节;再用络合碘按上述方法消毒3遍待干。建立最大无菌屏障,生理盐水冲洗无菌手套,减少手套上的粉尘。备好用物后,选用21G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穿刺血管,见回血后植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后给5%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穿刺点上方顺行导引钢丝方向切皮,送入插管鞘,再将PICC导管送入预测长度,回血良好并确定导管无异位,修剪多余导管,用灭菌小方纱压迫穿刺点,3M透明贴进行导管固定,再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2 切皮方法:①对照组:顺利送入导引钢丝后,固定导丝,沿导丝方向平行破皮、破血管,使皮肤表面产生一条与导丝方向一致的3mm大小的横向切口;②观察组:顺利送入导引钢丝后,固定导丝,根据血管距皮深度减小破皮深度,沿着导丝方向平行破皮[1],再向上扩皮使皮肤表面产生一2mm大小的横向切口。
1.3 判断标准 术后24h伤口渗血情况判断:0级,24h内敷料有少量渗血为正常现象;Ⅰ级,患者活动时穿刺点少量渗血,渗湿敷料;Ⅱ级,患者平卧时穿刺点少量渗血,渗湿敷料;Ⅲ级,患者穿刺点渗血不止,沿导管流出[2]。皮下出血判断标准;轻度出血:瘀斑直径 <0.5cm,也称不出血;中度出血:瘀斑直径在0.5cm~2cm之间;重度出血[3]:瘀斑直径>2cm。。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渗血量比较 由附表1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破皮后24h渗血情况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破皮刀沿导丝方向平行破皮再向上扩皮产生2mm横向切口的方法,术后24h渗血量少。
2.2 皮下瘀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置管后24小时及一周皮下瘀血发生率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置管,对照组是顺行导引导丝方向破皮、破血管,切口大小控制在3mm左右穿刺鞘可轻松送入血管,但穿刺点24h渗血、皮下瘀血现象常见,对照组24h穿刺点渗血Ⅱ级以上占18.2%、重度皮下瘀血占10.6%;观察组根据B超探测穿刺血管距皮深度,亦与导引导丝方向平行破皮并向上扩皮,切口大小控制在2mm左右,有效避免了破皮刀刺破穿刺血管,穿刺鞘亦能轻松顺利进入皮肤和血管,观察组24h穿刺点渗血Ⅱ级以上占4.5%、重度皮下瘀血占3.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1 两组患者置管后24h渗血情况比较(例)
附表2 两组置管后24h、1周皮下瘀血发生情况比较(例)
B超引导下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静脉给药途径,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更大程度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负担。通过B超探测血管距皮深度,置管护士可根据临床经验减小破皮深度和切口大小,避免破皮刀对穿刺血管造成创伤,有效预防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和皮肤瘀血,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更快地促进切口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