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常规超声用于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2019-10-29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462500魏喜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胆囊癌敏感度胆囊

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462500)魏喜平

1 研究资料

1.1 患者资料 本次于2016年9月~2018年11月选取1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纳入研究之内,入选患者男女之比为61∶39,年龄30岁~59岁,平均年龄为(46.97±3.72)岁。息肉样病变直径超过1厘米,后期经过手术进行治疗,将手术病理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第一组)检查、超声造影(第二组)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第三组),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1.2 方法 患者在接受检查的时候,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凸阵探头选择CI-5。患者检测之前需要禁食8小时,并且在空腹的状态之下接受检查,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于患者左季肋部进行纵切扫描至患者右季肋部间斜切,多个方位和多个切面进行观察,将胆囊腔内病灶清晰显示,将病灶的大小、数目、形态以及位置进行记录,了解病灶内部的血流状况。之后开始给予超声造影,造影选择飞利浦彩超诊断仪器,探头频率位2~5MHz,应用低机械指数脉冲反向谐波成像模式。应用ACUSON SEQUOIA512彩超诊断仪,探头应用4CI,频率设置位1~4MHz,应用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成像技术。造影剂选择六氟化硫微泡注射,超声造影期间需要经过实时动态存储技术图像展开全程录像,造影完成之后对图像进行回访,之后逐帧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研究 数据用SPSS22.0统计,计数资料用(n%)展开表述,计量资料用±s)表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了手术病理证实,100病灶之中8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28例为胆囊腺肌症、48例为胆囊息肉、10例患者为胆囊腺瘤)、14例为胆囊癌。在敏感度分析之中,第一组常规超声敏感度为29.0%,第二组超声造影敏感度为58.0%,第三组联合诊断敏感度为71.0%;第三组联合诊断的敏感度明显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更优,第二组的诊断敏感度又比第一组更优,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特异度分析之中,第一组常规超声特异度为74.0%,第二组超声造影特异度为86.0%,第三组联合诊断特异性为89.0%;第三组联合诊断的敏感度明显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更优,第二组的诊断敏感度又比第一组更优,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见附表。

3 讨论

胆囊癌为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比较高,预后差,因此早期的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规超声在临床之中是PLG检查的首选检查手段,但常规超声和形态比较相近的胆囊腺瘤、胆囊息肉、胆囊瘤和胆囊团进行鉴别比较困难,无法对病变中低血流信号进行评估,因此十分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1]。超声造影可经过微循环灌注进行动态观察,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低速血流的微血管,并可明确病灶内是否有血流灌注,这样可对胆泥、胆囊炎、胆囊息肉以及胆囊癌进行鉴别和区分。超声造影可重复、实时以及多切面对病灶变化进行观察,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在病理学胆囊病变的对比变得更为精细[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敏感度分析之中,第三组联合诊断的敏感度明显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更优,第二组的诊断敏感度又比第一组更优,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特异度分析之中,第三组联合诊断的敏感度明显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更优,第二组的诊断敏感度又比第一组更优,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

附表 三组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病理结果的分析和对比

概而言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应用超声造影,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联合检测,可提升临床的鉴别能力,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癌敏感度胆囊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胆囊癌的治疗现状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不同镜片参数对人眼对比敏感度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