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蓝墨云班课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9吴红王梅徐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蓝墨云考核成绩教学效果

吴红 王梅 徐颖

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广州

临床护理教学既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践、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走向工作岗位的关键学习时期[1]。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融合移动教学平台教学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2]。蓝墨云班课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一款教学助手APP,手机免费下载,为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生提供教学互动支持,协助临床带教老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护生入科教学导航、上传专业理论课件资源和操作视频、进行头脑风暴、开展学习后的讨论答疑以及测试活动等[3-4]。蓝墨云班课提高了护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思路,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成效。针对护理教学的现状,广东省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呼吸内科采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护理临床教学,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广东省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实习护生60名,男6名,女54名;年龄18~21 岁;其中本科生28 名,大专生32名。2016年实习护生60名,男8 名,女52 名;年龄19~22 岁;其中本科生26名,专科生34名。参与临床带教老师为共同的11 名,均为女性,年龄30~40 岁;学历均为本科;其中主管护师8名,护师3名。

研究方法:⑴对照组临床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护理临床教学老师带教资质均由医院护理部评估认定。入科当天由教学组长组织护生进行入科教学导航,介绍科室环境、规章制度、科室教学计划、排班、师生一对一固定带教,实习中段专业理论知识授课采用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操作授课带教老师示范,护生观看后再练习操作,教学查房要求护生复习相关病种理论知识并积极参与,出科理论考核采用试卷答题。⑵观察组临床教学授课内容、涉及教材、考试题目、教学进度、带教师资均与对照组一致;采用在传统教学里结合基于移动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方法。①实习带教前准备:护生入科前手机下载蓝墨云班课APP,临床带教老师在蓝墨云班课应用程序上创建班课进行实习前学习资源的推送,主要包括科室环境视频、科室教学计划、本科室具有临床带教资质老师个人信息、教学视频(音频)、PPT、PDF 或Word 文档;护生可以通过手机使用班课邀请码加入班课,随时随地在班课中查看学习资源或下载,带教老师可以通过班课查看护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没有及时完成实习前学习的护生发送提醒通知,并且在实习前通过云班课的“测验”“问卷调查”检查护生自主学习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对护生进行实习过程中的指导。②护理临床教学活动开展:a.入科教学导航:护生通过观看蓝墨云班课里发送的科室环境视频等资源,对科室环境、病房布局大概有所了解,对科室教学计划、带教老师的信息也相应熟悉。b.专业理论知识授课:护生提前预习带教老师发送的课件并在班课中完成课前测试,带教老师通过护生课前测试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理论授课进行教学设计和个性化教学;c.操作授课:护生将蓝墨云班课的视频资源回顾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练习,带教老师将操作中的难点、易错点进行现场讲解,亦可将护生的操作拍成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中,让护生进行自我及相互评价;d.运用CBL、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护生围绕病例分组进行头脑风暴,汇报讨论结果,再由一名护生归纳总结知识点,带教老师最后进行点评[5]。③教学活动后测试,巩固知识:临床带教老师在蓝墨云班课电脑端导入试题,并根据试题难易程度设置试题分值,随机安排试题顺序、答题时间以及可重复测试的次数,护生完成测试后可查看自己的答案,得到即时的反馈[6],带教老师可在电脑端导出整体护生的成绩,对护生的答题情况,包括排名、平均分数、错题分布率进行统计分析。

效果评价方法:①考试:比较两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对照组护生理论考试进行试卷答题,观察组理论考试在蓝墨云班课上完成。考试范围、题型、难易度均一致,操作考试项目及评分细则由我院护理部规定,监考统一由教学组长完成。②护生与带教老师互评:采用我院护理部下发的师生互评表,护生和老师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相互评价。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理论成绩 t P对照组 60 76.43±5.222 18.550 <0.01观察组 60 92.58±4.268

表2 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操作成绩 t P对照组 60 83.78±3.232 26.466 <0.01观察组 60 96.38±1.776

表3 两组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评价(±s,分)

表3 两组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的评价(±s,分)

组别 n 满意度评分 t P对照组 60 91.10±1.694 24.854 <0.01观察组 60 98.10±1.374

表4 临床带教老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s,分)

表4 临床带教老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s,分)

组别 n 满意度评分 t P对照组 11 93.82±1.601 8.178 <0.01观察组 11 98.64±1.120

结 果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两组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效果评价:观察组护生及带教老师对教学效果评价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和表4。

讨 论

通过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融合移动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的应用,体现了以下的教学效果。

减轻实习护生实习前的紧张感:蓝墨云班课的应用,提高了护生对临床实习的新鲜感和好奇心[7],在入科教学导航班课中,护生通过提前对轮转的科室环境、教学计划,尤其是临床带教老师信息的了解,较好缓解了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心情。

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互动式教学:护生自主学习上传的课件、视频,更好地巩固每天实习的临床技能及专科理论知识。亦可与带教老师进行线上互动,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出科后,可通过分析和查阅其他同学的疑问或带教老师的解答,回忆、巩固该专业知识。每个护生在科室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临床带教老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或罕见的疑难病例亦可通过班课形式发布资源供护生学习,弥补部分护生在科室实习期间没有遇到过类似特殊病例的“遗憾”[8-9]。

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设计能力、拓宽教学思路:蓝墨云班课的开展和实施,需要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实习进度进行全程把控,侧面增加了对带教老师在护理临床教学中教学设计的要求,迫使带教老师查阅更多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资料,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拓宽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思路。蓝墨云班课的应用,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一味灌输知识,使护生提前预习,提前测试相关知识点,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带教老师通过查看班课里护生的动态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实习结束,护生和带教教师均进行反馈和评价,提高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质量[10]。

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减轻带教老师工作量:传统教学中护生出科考试采用试卷答题,带教老师阅卷后统计分析,不能及时了解和反馈护生学习效果。蓝墨云班课的测试,护生提交试卷后可查看答案,老师直接在电脑端导出测试成绩做出分析,可对错题频率高的知识点进行及时讲解,不需阅卷,在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了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量。

基于移动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在护理临床教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促进护生知识内化,同时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储备要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蓝墨云班课在护理临床教学尚属探索阶段,在护理临床教学中依然存在不足:如在没有无线网络覆盖条件下查看资源需耗流量,护生在使用蓝墨云班课APP 的时候是通过手机,护生的自制力很重要,有的护生可能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网上聊天。随着蓝墨云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其将会成为培养更多优秀护理人员的教学新模式之一。

猜你喜欢

蓝墨云考核成绩教学效果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反思
基于蓝墨云班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