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论视域下网络热词的模因变异现象及其英译
——以2018 年的网络热词为例

2019-10-29顾晓乐徐子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模因热词文化背景

顾晓乐 徐子葳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430070)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人们娱乐精神的日益滋长,如今网络热词似乎已经成为线上聊天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作为一种强势模因,它如同“病毒”一般,以类似“感染”的方式在不同宿主的大脑中飞速地复制与传播。[1]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词语与具体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而在保持原有形式的基础上产生语义上的变迁。而由于这种模因变迁现象会催生出与原有词义大相径庭的“新含义”,在认知与使用,尤其是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对目标群体的文化与认知背景进行适当的顺应。本文在语言顺应论的视域下,对2018全年的主要网络热词进行分析,通过对其模因变异现象的分析,对网络热词新含义的理解与翻译进行一定讨论。

2 理论背景

2.1 语言顺应论概述

自从Verschueren最早将进化论中“顺应”(Adaption)的观点应用到语言研究中,指出解释动态过程的顺应在语用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以来,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语言顺应论已经成为了语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如今的语言顺应论着眼于语用过程中对客体的顺应与认知过程中对主体的顺应,认为对语言的使用过程也就是对语言进行选择的一系列过程。[2]在维索尔伦教授看来,人们对于语言的使用过程实质便是根据各种语境因素与语言内部结构不断地做出一系列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的成果;而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包含着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顺应性作为这三个层次之中最高的一层,最适合作为语用学研究的参照点,基于这个参照点对于语言结构特点与意识凸显性的研究是对于语言表意功能的探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3]

2.2 模因论与语言模因

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到“模因”这个概念,而在此之后,其思想被 Blackmore 发扬光大。Blackmore认为只要具备广义上的“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4]作为一种类似于生物学上的基因的概念,模因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通过不断地复制和模仿在人类社会中持续传递的文化单位。这种基于复制和模仿的传递拥有与生物学上“自然选择”现象相类似的特征,即在传播的过程中,弱势的因子会遭到淘汰,而强势的模因则会保留下来,并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同理,处于传播过程中的模因亦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因变异的现象在文化传递中常有发生。[5]

在模因论提出之后,模因相关的理论便持续受到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各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在近几年以来,模因在语用学方面的应用变得愈加广泛。[6]作为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主要载体,模因与语言关系密切。一方面,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另一方面,模因本身需要依靠语言而进行复制传播。进一步说,事实上语言自身亦可被视为一种以宿主或受众的意图为基础,借助重复类推的方式反复传播某种信息的文化模因。[7]利用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对一种语言的起源、使用、传播、变异等各方面做出全新角度的认知。

2.3 网络热词与模因

作为在当前文化环境下蓬勃发展的一种新型语言变体,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词汇现象,网络热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普遍关注的事物与议题。[8]“网络热词”并不遵循严格意义上的“词汇”这一概念,从一个字到一个句式,都可能因为某些契机在网络上“陡然走红”,成为脍炙人口的“热词”。在部分学者看来,网络热词走红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标新立异的风格,富有张力的特质,以及可以不断复制的性能。事实上这种“网络热词”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在社会中以模因顺应的模式在社会上众多宿主之间飞速地复制与传播的特殊语言变体。它们中的部分会在经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后成为一种强势语言模因,甚至最终得到字典的认可而成为基本词汇。而这些词语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部分会发生模因变异的现象,人们口口相传的热词的含义不再是这些词汇本身的含义,而是在经历过某些修辞或其他变化后产生的“新含义”。对于这种模因变异现象的研究,有利于对这种“新含义”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对这些网络热词的使用与翻译等方面有所裨益。

3 顺应论指导下网络热词的模因变迁现象

3.1 2018年的网络热词

2018年,基于部分电视节目的热播与一些重要赛事的举办,一大批网络热词在社会中涌现并在疯狂地模仿和复制之中迅速传播。根据新华网、搜狐网与百度等相关媒体的统计,2018年的网络流行热词主要包括“凉凉”“隐形贫困人口”“社会人”“吃鸡”“狼人”等词语或句式,它们中的大部分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语义变异的现象,人们聚焦于它们的“新语义”并在网络等各个平台上频繁地使用与发展。而这些网络热词有些是顺应当今的社会文化被创造出来的“新词”,而有些词则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模因变异的现象,由此所产生的“新语义”被众人广泛传播,具体的情况如下表。

表一 2018年网络热词分类

?

由上表可知,以“隐形贫困人口”为代表的部分网络热词是顺应某些社会现象被创造出来的新词,这类词语作为新型概念,自身便拥有独特的含义,在理解和英译的过程中以其自身的含义为依据即可;而以“了解一下”为代表的部分热词虽然应用广泛,但是并未在复制于传播的过程中发生较大程度的模因变异现象,基本仍保持了其原本的语义,在理解和英译的过程中一般分别进行字面理解和直译即可。因此,这两类热词在本次讨论中将暂不涉及。接下来将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从语言结构的顺应与语境关系的顺应两方面对在文化传播中发生了变异现象,被赋予了新语义的网络热词分别进行讨论,并对其正确的理解与英译方式进行一定分析。

3.2 顺应论指导下网络热词中的模因变异现象分类与新词义的英译

3.2.1 对语言结构的顺应下网络热词“新语义”的英译

在Verschueren看来,影响语言选择的语境因素包含对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而对心理世界的顺应则要求所选择的语言符合对方的认知框架的要求。而这些被赋予了新语义的网络热词,其中部分的模因变异现象便是基于对认知框架的顺应通过概念隐喻、抽象化,或暗喻等手段达成的而在英译的过程中,为了顺应目标人群的认知框架,则一般需要将其发生模因变异后的新语义用一些解释性的话语进行阐释。

首先是“凉凉”。凉凉一词最初源于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片尾曲的曲名,而该词由于从2018年1月起突然被广泛用于各种网络新闻标题中,从而迅速流行于网络。在这些新闻中“凉凉”一词裹挟了失望、状态奇差、反应冷淡等方面的含义。而“一首凉凉送给某某”作为“凉凉”一词的语言变种,在贴吧、微信、微博等大型社交平台中飞速走红,成为当下最热门语体之一。“凉凉”一词作为一种强势的语言模因,其复制与传播是建立在它对社会群体的情感和认知框架顺应的基础上的。首先,作为叠词,“凉凉”一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和模仿,顺应了人们的情感需求。而更重要的是,“凉凉”一词所蕴含的信息简明扼要,其模因变异后的新语义其实是由其原始含义经过概念隐喻从事物的物理性质向人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映射的产物。通过对“凉”这一状态的强调,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心理上的“失望”与“冷淡”等方面的状态,很好地顺应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认知框架。而在英译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直接译成“cool”或“chilly”的话无法表达出其对心理状态的描述,其中蕴含的情感无法被目的语的读者所理解,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分别将其译为“disappointing”“be doomed”“feel terrible” 较为合适。

与之类似的还有“真香”。“真香”一词源于《变形计》这一电视节目。在该节目中,来自城市的主人公王境泽初到农村家庭时,态度坚决,声称自己就算饿死也不吃对方一点东西。然而在几小时后饥肠辘辘的王境泽不得不在农村家庭吃饭,边吃还边说了句“真香”。这段前后反差强烈的剧情在最近被网友剪成了动图,一时间在网络上疯传,成为2018年网络聊天之中网友最常使用的网络表情之一。“真香”一词模因变异的手段主要是使用“真香”这一王境泽口中对饭菜的具体感慨词来映射其在节目之中前后语言和行为强烈的反差这一抽象概念,从而用来表示对某些人出尔反尔或言行不一的行为进行调侃。而由于在英语文化中并不存在《变形计》这一文化背景,如果直接将其翻译成“delicious”不能顺应其社交世界,表现不出该词所蕴含的新含义,因此应该将其译为“be inconsistent in one’s words”这样的解释性短语,或者直接顺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将其译为“back and fill”等。

除此之外,“吃鸡”一词的新语义也产生于对认知框架的顺应。“吃鸡”一词最早来源于电影《决胜21点》,随后于2018上半年因为在电脑端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这一网络游戏中被频繁使用而火遍网络,而在下半年,由于其相应手机端游戏“刺激战场”的人气飙升,“吃鸡”一词热度不减。在这两款游戏中,玩家在该游戏中获得第一名的时候便就会看到一段写着:“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的字幕出现。而之后,玩家不仅用“吃鸡”一词代指“绝地求生”和“刺激战场”这两款游戏,部分网民的频繁使用也使其含义进一步产生模因变异,赋予其“顺利做成某事”的新含义。“吃鸡”一词的新含义,一部分是通过提喻的方式来代指相关游戏;而另一部分则是用游戏中的胜利字幕来映射在游戏中取得胜利这一抽象概念。如果将“吃鸡”直译为“have chicken”完全不能表达其模因变异后的新含义。因此,顺应目的语言的认知框架,将其译为“successful”“win the game”更为合适。

最后是“小奶狗、小狼狗”。“小奶狗”“小狼狗”等词的新含义源于2018上半年女性群体所界定出的新型男友分类,“犬系男友”。这类男友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粘人,对女友忠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传统意义上犬科动物的部分特质。“小奶狗”型男友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女友的黏着;而“小狼狗”是“小奶狗”的进化版,增加了一些霸道、占有欲以及担当等属性。“小奶狗”“小狼狗”等语言模因的新语义产生于通过暗喻将人比作某种动物,用具体的动物来映射一些人群身上的某种抽象的品格或特质。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直接翻译的话无法顺应目标语言的认知背景,会产生认知偏差,因此将其译为“a dependent person”或“a loyal and reliable boyfriend”等解释性话语更为合适。

3.2.2 对特定文化背景顺应下的模因变异现象与顺应目标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英译

Verschueren认为对于文化背景的顺应包括对目标人群的社会、历史、传统等各方面文化相关因素的尊重与适应。而对于网络热词而言,部分热词的模因变异现象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发生的,而随之产生的新语义则因此裹挟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在英译的过程中,由于目标语言的文化知识并不能对其新含义所裹挟的文化背景做出直接解释,因此在这类词的英译过程中一般需要利用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中的固有词汇对其进行阐释。

首先是“社会人”一词。该词原本是指社会学中与“经济人”相对应的概念,但是由于一些抖音短视频中对歌曲“社会摇”的使用,对其赋予了“在社会中饱经风霜而变得四面玲珑的人物”这一新含义。而由“社会人”催生出的语言变体“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一句听起来异常洗脑的流行语,以其强烈反差的画面感迅速火遍了社交网络,成为了2018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社会人”一词的模因变异现象发生于部分短视频网站将“社会”一词中所蕴含的“磨难、风霜与阅历”等内涵意义赋予“人”这一个体。而在英译过程中,如果按照字典等工具直接译为social beings,就只能表达出其作为与“经济人”相对应的概念这一原本含义,如需表达出它“在社会中饱经风霜的成熟而圆滑的人物”这一新含义,则需要顺应语言的文化背景,将其译为“sophisticate”这一对应词汇较为合适。

同理的还有“划水”。“划水”一词最早是指古代走水路期间,在众人一起努力划大船,协同前进之时,其中有的人在其中只是动作幅度很大地不断拍打水面,出工不出力,这种行为叫做“划水”。由此可知“划水”一词的模因变异现象主要是这一文化背景之下,将其表示的实体行为抽象化,取其“偷懒,出工不出力”的抽象含义作为其新含义而产生的。如若将其直接译成“arm pull”“row”或“thrash”的话,由于目的语言中缺少相关背景知识,这些词语便只能表示“滑动肢体在水中行动”或“划船”这些具体动作,无法传达其“偷懒”这一抽象含义,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顺应目的读者的文化背景,翻译成英语文化背景的固有习语“loaf on the job”或者“goof off”等表达形式。

此外,对于“狼人”一词的解释与英译也需遵循对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顺应。“狼人”一词最早出现于8月24日某知名博主分享的微博段子中“是个狼人”这一用语,该用语中的“狼人”一词源于“狠人”一词的变形。由于“狼”字比“狠”字的笔画多出一个“点”,因此“狼人”被解释为“比狠人更狠一点的人”。由于对于其含义的相关解释生动活泼,颇有新意,该微博得到网友大量的转发,而“是个狼人”这一表达逐渐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评论区,成为2018年年度热词之一。经历了在众多宿主间的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之后,如今该词在含义方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模因变异现象:现今社交媒体中的“狼人”一词,主要用来指代技术高超或心狠手辣之人,其新含义的产生过程实质是利用“狼”字右上角的“点”这一笔画来映射抽象的“一点点”这个程度上的概念。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目的语言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如果将“狼人”直译成“werewolf”则只能表现该词原义,必定会产生指代对象的误解,因此在顺应目的语人群的认知框架的基础上,在不同语境下将其译为“smart person”或“cruel one”等与其含义等价的表达更为合适。

4 结语

在一些学者看来,由于模因的复制传播具有强制性,一些强势模因会迫使我们围绕其产生“连续不断地思考”,从而对其印象深刻并“不由自主”对其进行复制和传播。[9]而网络热词作为一种强势模因,便会在顺应读者的情感需要和认知水平与相关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在社交媒体中飞速地复制与传播,成为一种新型文化现象。对这一语言模因的解读与翻译,必须在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等方面顺应目的语的认知框架与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促成这一强势模因进一步在其他文化背景中的复制与传播。

猜你喜欢

模因热词文化背景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模因论研究综述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