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华南粤 民乐天骄
——广东民族乐团上演“风华南粤·庆祝建国70周年音乐会”

2019-10-29李英王甦音

岭南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南粤潮州乐团

文|李英 图|王甦音

跨越半世纪、历经七十载风雨征程路,广东民族乐团迎来了建团70周年。广东民族乐团与中国人民共和国同龄,它以广州这座城市为底色,以弘扬和推广中华优秀音乐文化为己任,不断融汇与交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谱写了国内专业院团改革的新篇章。从积累早期羊城花会经验到2002年初在中国大陆第一个举办“音乐季”系列音乐会的职业民族乐团,广东民族院团已成为引领全国职业院团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2 019年10月12日,《风华南粤·庆祝建国70周年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隆重举行,广东民族乐团向新的辉煌再出发!

音乐会以潮州大锣鼓《社庆》开场,由团长陈佐辉司击鼓,恢弘热烈的气氛瞬间灌满了整个星海音乐厅。陈佐辉是当代杰出的打击乐演奏家,鼓槌在他手上能以最快的速度赋予鲜活的生命力。鼓因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在军队上助威之用。之后,因鼓在统一节奏方面的优势,在戏曲乐队伴奏中,司鼓担任指挥的角色。我们的声音记忆力,似乎已经储存了这样的基因,鼓声擂起,总是让人热血喷张。当陈佐辉手上的鼓棒落在鼓面,激越铿锵的声响能让周围的空气潇洒起来。两只楗子离开鼓面顿时飞舞,时而在指缝里灵活地摆动,时而被左右肘横向拉开去,这不仅是力量聚集,更是音乐张力体现的重要手段。陈佐辉打鼓不但是用来听的,更是用来看的。尤其是他具有喜感的表情与鼓简直就是标配,也许这是常年打鼓而形成的内在精神气质。

指挥家张列先生与广东民族乐团合作十余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与该乐团的合作次数300余场,这已形成了深度的默契。张列先生出场带来的民族管弦乐《月满韩江》,同属粤东潮汕人热爱生活的画卷,与《喜庆》不同的是多了些委婉旖旎,音色更为温柔缠绵,如果说《喜庆》彰显了潮汕儿女的阳刚之气,那《月满韩江》则描写了潮汕风土的秀丽多姿。这是一首很具生命力的作品,乐谱传递着现当代温度,由该团驻团作曲家梁军所作。民族管弦乐作品多是沿用西洋管弦乐的创作手法,如何洋为中用?怎样不落俗套?这两点,作曲家都做得恰到好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生长于粤西的化州橘红因南国充裕的阳光雨水而色鲜味美,更是因其药用价值而寄托了当地人的才情与汗水。化州古时荒凉的地方,瘴气多,民众多患痰饮。相传有罗辩者,怜悯民众苦困,种橘于“石龙”城内,所产橘红,消痰化饮有神效。劳动人民最朴实可爱,从不会因劳动的疲倦而忘却感恩这块赖以生养的土地,文人骚客也不惜以诗文赞美化州橘红,所以,当地留下了大量歌颂化州橘红的诗文:“后皇嘉树连天绿,南国祥云化橘红”;“三山春色罗江碧,一片丹心化橘红”。音乐会上的这首竹笛协奏音诗《橘红飘香》,音乐灵动、节奏变幻多样给笛师丰富的展示空间,青年笛箫演奏家陈冬在用笛子表现这首作品时,用笛声展现了“笛声依约化州里,白鸟成行忽惊起”之感。

三元里这个地方与英雄的名字紧紧相连,一百多年前,这是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英雄的名字值得勒石、立碑、铸鼎、铭于青铜板上。今天的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奏响《三元里》追忆英雄的事迹,具有粤剧特色的高胡拉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掷地有声!

潮州筝是筝乐演奏者必修的内容之一,我在潮州以外学习或交流时,只要是有筝乐演奏者都会向我询问关于潮州筝的一些情况,譬如筝弦质地、筝体尺寸大小等等,地处粤东的潮州筝能获得如此美誉,还在于它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演奏风格。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有层出不穷的新作品问世,也是潮州筝得以声名远播的主要因素。于今在国内崭露头角的青年作曲家王丹红所作的这首取材于潮州筝曲《胡笳十八拍》的《云山雁邈》,在调式上吸收了潮州音乐特有的“重六”“轻六”的调式音阶发展关系,一方面不轻易放弃传统上依字行腔的字音文字谱的宝贵财富,一方面沿袭了变奏、重构、完整再现等西洋音乐发展手法,不但再现了唐宋大曲之遗风,更以潮州音乐恢弘大气之美尤盛。

广东民族乐团向来具有开阔的胸怀,在乐队编制丰富与完善的同时,演奏队伍年轻化也是乐团具有朝气与创新能力的最佳表现。在乐团团长陈佐辉在任的十多年期间,演奏队伍年轻化的同时,演奏水平节节高升。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表现生活也是其宗旨之一。音乐会上半场演奏形式多元化,每首乐曲都取材于南粤大地,足见广东民族乐团不忘艺术服务人民之初心,以弘扬南粤优秀艺术文化为使命,深深扎根于南粤大地,讴歌时代,讴歌人民,抒发对南粤大地的热爱。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红线女的《荔枝颂》将粤剧梨园之美定格在了粤剧发展史上的高峰,音调高亢嘹亮,音腔珠圆玉脆。下半场的开场曲《荔枝红》是取材于南粤大地,学习于粤剧优美声腔的好作品。衡量艺术繁荣的最高标准就看是否有源源不断地原创作品问世。这一点,陈佐辉团长时时以原创作品的推陈出新为己任。人是自然之子,以石为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匍伏自然之下,人无暇欣赏自然之美。唯有艺术能让劳动者从另一个途径感受到生活之乐、生活之美。

《今夜伴月回》是本场音乐会唯一一部人声与乐队合作的作品。这部作品的创作思路与表现形式实属难得的精品。作为创作团队成员之一的陈小奇先生曾写过数十部唱得开、传得远的好作品,这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生他养他的潮汕这一片富茂沃土。根据汕尾渔歌的基本曲调,陈小奇先生创作出了潮语歌曲《一壶好茶一壶月》。新生代作曲家王丹红根据前面的8句基本曲调,在整理、加工、丰富、润色之后,由张列先生指挥,经乐团聪慧的演奏家们演绎,歌唱家张朝夕尚为姣好的独唱、乐队演奏家们女声的精心伴唱,乐团与人声天衣无缝的合作令现场效果达到新的高潮。一壶好茶一壶月,满天乡愁相思夜,梦中千年匆匆过,只愿月圆勿再缺。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为广东民族乐团注入了新的创作源泉。广东是海洋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乐团始终将发展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赵季平先生在音乐创作领域独树一帜,这位中国乐坛最具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也是广东民族乐团座上宾,由他领衔创作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型民族交响套曲》,代表了广东民族乐团新近原创作品的最高峰。新的时代,新的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坚持高质量艺术发展,凝聚全国一流的作曲家,创新思维,把握机遇,以《丝路粤韵》这一力作铸就了广东民族乐团当代辉煌。这场音乐会选取《丝路粤韵》最为精彩的章节《乡愁》,充分展现了演奏家们精湛的演奏技巧。

本场音乐会压轴戏乐队协奏曲《粤风》,是广东民族乐团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生动写照。乐队协奏曲这种体裁,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从未被明确的使用过。作曲家常平运用这一题材,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大胆尝试,充分调动乐队各乐器组之间的彼此协作关系,注重风格与技术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演奏经历,一方面提高乐队协作能力与演奏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了乐队演奏的探索潜力。

南粤儿女们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无论是广东民族乐团常驻演奏家,还是数次融入该乐团创作的国内一流作曲家们,在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道路上勇立时代潮头。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我们生在了和平的中国。201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讴歌伟大的祖国带给中国人民的幸福,仅一场音乐会怎么能完全表达!无论用多么悦耳动听的音符来描写都不够……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广东民族乐团是中国音乐探索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祝愿她在传承与发展岭南民族音乐,发扬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与实践民族音乐发展等方面,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南粤潮州乐团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南粤赏花
南粤赏花
稻菽卷起千层浪 丰收画卷耀南粤
寻找潮州
蔡焕松作品选
滚烫的交响灵魂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
潮州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