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小学本分,把儿童无限的生长性培育起来

2019-10-28何玖根

人民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儿童家长学校

何玖根

回归教育之本,给每个生命点火和播种

小学教育是人生正式学校教育的第一站,六年的教育可能影响儿童的一生。我从事小学教育几十年——先是做教师,讲数学;后来担任区教研员,搞教研;再后来担任小学校长,管学校。我教育生涯的一个深刻体会是,始终不能忘记小学教育之本。

首先,面对流行要能正确抉择。小学教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承担承担不了的东西。现时许多广告做的各种软饮,看起来、听起来都很美,而凉白开纯自然、无色,但家长都是让孩子喝凉白开而不是饮料,因为凉白开养人。搞教育也是如此,有些学校教育宣传看起来很花哨,形式上很新颖,总结起来一套一套的,固然很好。但每遇此类,人们要深究一下:其真正的教育功效在哪?小学是打基础的,如同建房子,是高楼大厦的底部,几十层上百米的高楼为什么能高高耸立?取决于牢固的基础。令人担忧的是,如今一些本应该打基础的人不关注基础,天天关注的是如何出风头。比如,有的学校搞特色文化,做得很好看,却不是学校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像是硬给学校穿上的一件外套。教育贵在坚守,遵循规律,打基础、利长远,切忌急功近利。我们学校的足球、啦啦操等社团课程,一做就是十几年,一两年看不出什么,时间一长就给学校、孩子带来看不见的良好变化。

其次,遭遇喧闹要能澄心静气。我们不喜欢表面的热热闹闹,学校是需要安静的,即所谓静能生慧,“宁静以致远”。我们强调小学教育必须固本强基,从而提出“三本”“三精”。所谓“三本”,第一个“本”是本性,即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特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本性;第二個“本”是本真,即我们要牢记小学教育的初心、使命,做好小学教育的本分,不应舍本逐末,去追求偏离“发展每一个儿童”初衷的高境界、大项目、上水平;第三个“本”是本质,即我们始终要把握并遵从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各门学科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在知识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学习力,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生命成长底蕴。所谓“三精”,第一个是精心,这是小学教育人做事的态度问题,要精心做好每一件事情;第二个是精细,小学教育教学无小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抓好;第三个是精致,办学、教育追求最优化,努力达到精致。我们学校前身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实验学校,继承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提出“惟精惟一·至真至善”的校训,引导全体师生讲究“三精”,一心育人打基础,共创至美、至善的求真乐园。

再次,工作千头万绪要注重固本培元。我们提倡“三本”,实质上是希望小学教育保有正气、元气、真气。而培养正气、元气和真气是要下扎实功夫的,而且常常潜隐无形,表面上似乎不怎么好看,但就如有的人看上去很古朴,没有那么光鲜亮丽,可这样的人往往真实、有内涵。固守“三本”,教育就不会走样。回归小学教育之本,最重要的是不能忽略其基础性。就像一艘在江河航行的小船,应该给它装什么东西?肯定是最本质、最根本、最需要的东西。有的人恨不得把小学教育变成大学教育,看起来很忙,很“高大上”,但本末倒置,越忙离基础教育之“本”越远。

我们提出要把基础性牢牢抓住,同时要注意成长性,把孩子无限的学习力和生长性培育起来。这就必须做到:一是要打好学科思想、知识、能力等做人的基础。要注意组织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活动经验,着眼于立德树人的人格涵养,培养好孩子的兴趣爱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是应该给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各种可能。小学教育要有宽度、厚度和深度,但更应强调宽度。因为我们不清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要给儿童自我发现的空间和平台,提高适应性,为他们未来各种发展可能性奠定基础。三是要尊重和爱护儿童,促进其独立人格发展。儿童是正在成长的大人,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小孩不小,有人如果说小孩小,那他比小孩还要小”。小学教育要给孩子创造自由、平等的环境,以影响他们将来对人对事的态度。四是小学教师要做教育儿童成长的“大先生”。所教不要拘泥于学科,也不要限制于孩子的学习阶段。一言以蔽之,要给儿童未来成长以更为高远的引领。

我们小学教师要有一种胸怀、情感——“立足小学校,要做大先生”。不仅教知识,关键要教思想、教方法、教态度,努力帮孩子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开阔一点,真正树立理想,志存高远。我们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就是要给每个生命点火和播种。

没搞出什么动静就是“最大的动静”

平平淡淡才是真。浓墨重彩是表演,不是生活。有的人对我说:没看见你搞出什么动静来嘛。确实,我们学校这么多年轰轰烈烈的事情很少,但仔细审视,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有的还做得不错,师生都很舒心。这样看来,办学校没搞出什么动静就是“最大的动静”。为什么我们能这样?可能是我们抓住了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抓好学校教育,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兴校办学,教师第一。一所学校教师队伍的素养、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校教育质量、学生发展水平的高低。怎么提升教师素养?

首先,学科专业发展是基础。除了常规做法,我们下大力气聘请各方面专家来校,进行梳理专业问题定期指导、分学科和课题专项指导、课堂解剖和案例分析业务研修指导,手把手、面对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去研修学习、经受锻炼,并牵手友好学校,博采众长。

其次,推动特长提升是重点。我们学校发展了众多学生社团,每个社团都派遣一位教师跟进,比如足球社团,可能教师达不到专业水平,除了发挥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给教师一个现场学习的机会,促使其钻研特长,最终培养教师某项专业技能和业务修养,这对教师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再次,倡导全员师德修养是关键。我们是百年老校,三个校区250多名教师,平均年龄33岁。无论年轻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关键是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如何。如果教师对教育有感情,自觉认识到教育的作用并爱上教育,才会全身心地付出。一切外部东西都由内因起作用,不喜欢教育的人怎么能指望其全情投入?我校的教师培训尤其是新教师校本培训,重点就培养教师对教育的态度、情感。

最后,强化学校文化熏陶是催化剂。一所学校的环境、文化传统对教师的成长很重要,发挥着场效应的功能。我们学校的教师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勤奋,能自觉,有进取。为什么?因为学校管理非常尊重教师,讲民主。每年教职工代表大会必开,对学校工作有什么意见、要求,教师随时可以提,不管谁提意见,学校都很重视。学校工作每个月定期向教师通报。此外,学校不仅在专业发展上帮助教师,在生活上也非常关心教师,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我认为,校长要做到“三帮”:帮学生成才,帮教师成长,帮学校成功。教师事业上成功了,就会有成就感;他们舒心了,学校各项工作才可能美好起来。

二是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如前所说,小学教育要有宽度。宽度从哪里来?当然来自课程。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了十余年,“为每一位学生设计课程”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我们利用好社区资源,积极与区文化馆、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对接,开发了网络讲故事、“DIY”动手益智数学、游泳、击剑、绘画、摄影、面点、芭蕾舞、足球、围棋、航模、3D打印创客、机器人等近200个特色社团课程,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快乐、有个性的发展。

三是营造好学校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我们重视学生家庭及家长的力量,盘活社区资源,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和协同,努力营造学校发展的和谐生态。我们学校所处区域外来人口占大多数,家长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过去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不够高,我们就主动与家长沟通,设立家长到校日,定期召开家长会,安排家长进课堂听课评课。学校重大决策和活动组织主动征求家长意见;挖掘家长中的力量参与学校管理,让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和开发,评议和监督学校工作等。我们还搜集和放大优秀家长教子有方的经验,从2017年开始收集家长教育案例,每周推送一名优秀家长案例,并编印成册送给每个家庭,让大家共享。家校关系由此大大改善。

好的管理是学校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我们敬畏教育节律、尊崇教育规律,改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能,营造良好的校内教育生态。

要有“预见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管理者最重要的品质,是善于统筹协调、前瞻思考。所谓前瞻思考,就是常常要“往前看,再往前看”。要看到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更要看到明天、后天乃至更长远的将来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从容自如地往前走,避免总是急急忙忙地做、加班加点地赶。

日常工作要形成规律、节奏,不要轻易打扰教师。比如开什么会、什么时间开、解决什么问题等,我们都作出明确的规定,没有特殊的情况不召开其他的会议。这样校园就安静下来,教师就安心教书了。我们不反对搞活动,但要有规律地搞,不能整天都是活动,突击太多,干扰教师既定的日常教育教学,让教师疲于奔命,招致怨声载道。

“上下同欲”,用心归一。学校制度规定和管理希望达到的目标,每个教职工都要知晓,而且要一以贯之。这样大家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学校工作的机制和惯例。每个人的内心都能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朝着学校共同的努力方向奋力向前。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工作和生活要科学调节并平衡好,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不要视科学反映学校活动节律的校历、周历和作息表為无物。我们反对轻易加班,破坏学校的活动节律。如果一个教师的日常规律性生活随便、无理由地受到影响,教师就不能安心工作,也就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提出全校教师要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两者要合理地统一起来。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赖配根

猜你喜欢

儿童家长学校
家长错了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