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是娥“吹蜡烛”

2019-10-28马信芳

世纪 2019年4期
关键词:沪剧罗汉文联

马信芳

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生前一直是上海市文联的老义工,文联组织的演出和慰问等活动,她是积极参加者。由于工作关系,我们很快相熟了。

我知道,丁是娥成名在解放前,艺术升华却在解放后。《罗汉钱》是她艺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当年赵树理看完戏后高兴地说:“我写的小飞娥,就是舞台上的这个人物。”

剧中“罗汉钱”成了主要道具。当年,她在唱“金光澄亮羅汉钱,小巧玲珑惹人爱”时,苦于手中没有真的罗汉钱,总感到“不适意”。这件事被酷爱沪剧的钱币收藏和鉴赏家马定祥先生得知,便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罗汉钱送给了她。丁是娥如获至宝,后来到中南海给中央领导演出时,她手中拿的就是马先生送的罗汉钱。

丁是娥获奖而归,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发现自己在发声换气上不理想。当时沪剧《罗汉钱》特邀电影导演张骏祥执导。丁是娥知道张骏祥的爱人周小燕是女高音歌唱家。于是,她决定上门请教。周小燕毫无保留,在传授运气的同时,道出“气长”是关键,建议她练习吹蜡烛。

丁是娥真当一回事,回家就练习。她在桌上放几支点上火的蜡烛,然后吸足气使劲吹,并结合科学运气。经过一段时间,人慢慢离开桌子,她吹气的力度越来越大。丁老师告诉我,这对她后来发展和丰富“丁派唱腔”大有作用。

沪剧《朵朵红云》中那段“长江滚滚向东流”的“快流水”是丁是娥根据京剧传统曲牌“流水”而创造的一种新沪剧板式,用气是唱好它的关键。《鸡毛飞上天》“教育虎荣”的演唱中,丁是娥冲破“赋子板”从慢到快的传统唱法,唱到“早思想、夜成梦,盼望有一天,能够堂堂皇皇进学堂”时,有意识地把节奏放慢,唱得委婉而又深情,细致入微地抒发了林佩芬在旧社会因贫苦失学的不平静心绪。这是她对沪剧“反阴阳”曲调的巧妙运用。这种方法后来用在演唱《雷雨》中的“盘凤”中。特别是唱《甲午海战》“祭海”时,“盼你们”这三个字,她能声情并茂一口气拖十板。丁是娥笑着说,这些都是她当年“吹蜡烛”吹出来的。

(作者单位为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猜你喜欢

沪剧罗汉文联
安顺文联宝安文联 联姻共促两地文艺繁荣
李宏禹作品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中)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愁罗汉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
扶贫
我家的“鱼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