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的“信”的思想
2019-10-28刘敏
刘敏
摘 要:《论语》中“信”的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格健全的必备品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更是立国立民的根本。“信”是“仁”的重要内容,是通向“仁”的必经之路,“信”应以“义”为标准,以“义”为准绳,“忠”与“信”互为要求。
关键词:论语;信
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040 — 04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本,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孔子思想的整个体系,是历代儒家弟子的经典读本,也是当今我们研究孔子思想的可靠文本依据。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思想道德范畴,如,仁、义、礼、忠、勇、诚、信等,这些道德范畴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孔子的“君子”理想人格必备的品质。但“信”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却是复杂的,一方面孔子说“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1〕181,同时又认为“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138。那么“信”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与其他道德范畴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对于君子人格的培养有什么意义。本文就《论语》一书对孔子的“信”思想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执政之基
“信”字最早见于《尚书.汤誓》:“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与其大赉汝,尔无不信……”〔2〕据统计“信”在《尚书》中共出现8次。在《诗经》、《易经》、《左传》、《国语》中“信”也多次出现。但是“春秋以前,‘信和‘诚一样,多用于对鬼神的虔信。后经儒家提倡,‘信逐渐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3〕“信”作为一个成熟的道德規范范畴始于《论语》。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信”在《论语》中共出现38次作为实词出现了36次,是《论语》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实词之一。其中作为“诚实不欺”之意出现了24次,“相信,认为可靠”之意11次,“使相信,使信任”之意1次,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真、诚”之意2次。〔1〕254对于其具体内涵,学界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在《论语》中“信”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信”是立身之本;二,“信”是交友之道;三,“信”是为政之基。〔4〕
1.“信”是立身之本
孔子认为“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人之为人立于世上的最基本的德行。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21。就像车没横木不能行走一样,人如果不诚信是无法立足于世的。具备了诚信的品德一个人才能在世上畅通无碍“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160不讲诚信即使是在向党之间也寸步难行。正因为“信”是为人的必备品质,孔子将其列为教育的四大项目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71孔子谴责那些巧言令色,不讲诚信之人,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1〕51“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1〕82孔子对他们深表担忧。“子贡问君子”时,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17,但“信”并不是最高的品格,它是人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是“小人”都必需能坚守的德行,“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138这种“信”的品德其基本要求就是,重诺守行,对己对人都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2.“信”是交友之道
孔子认为“信”是人与人交往必需遵守的品德,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根本。子路问子之志,孔子说“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1〕51他将朋友彼此之间的信任作为人生的大志向。孔子的志向也深深影响其弟子,曾子将“与朋友交言而不信乎”作为每日必需反省之事。子夏也曾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5朋友之间交往,真诚是相互的,你对别人真实、诚信,别人同样也会回报你以诚信。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因此孔子告诫人们交友应谨慎。他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173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择友时应该与那些正直、信实、见识广博的人交往。与“直”、“谅”、“多闻”的人交朋友,同时自己也应以这些品质去吸引、结交朋友。
在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人并不自由,要依附土地而生,因此人的活动是有限的,是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朋友之交的诚信也就是人际交往必备的品格,只有讲诚守信,一个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真诚以待,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社会中畅行无阻。孔子就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160一个人只要做到忠信、笃敬,那么既使是在蛮荒之地也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反之就是在家乡也难交到朋友。因此“信”不仅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品德,而且也是普通人际交往的守则。
3.“信”是执政之基
“信”不仅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坚守的品德,而且也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必备的品格,是统治者为政立民之本。“信”在国家的治理中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论语》记载,子贡向孔子问及为政的事,孔子就提出为政有三项最基本的:“足食、足兵、民信之”其中“民信之”最为根本。“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124在孔子看来没有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即使是再多的粮食、军备也无济于事,得民心才能得天下。那么如何才能在为政中做到诚信呢,孔子认为这需要统治者起到表率作用。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4治理国家就要严肃认真的对待工作,要诚信无欺,节约费用,爱护百姓,在农闲是役使百姓。诚信不仅是对君主的要求,大臣同样也应以诚信为为官之德。《论语》中记载了这么个故事:“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1〕42可见诚信不仅是君主为政之德,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官德。孔子提倡以德治国,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11,统治者以信德施政必能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1〕133统治者讲诚信,老百姓自然就不敢不讲真话。君主“信”或“不信”所带来的施政效果截然不同,“君子信而後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则民任焉”。为臣者“信”与“不信”对其影响也是天差地别的,“信而後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1〕199可见“信”是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品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二、“信”的成就之道
《论语》不仅论述了“信”的丰富内涵,是历史上对“信”作为一思想道德范畴第一次系统的阐释,而且对于怎样造就“信”德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论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成就“信”德做了初步的探讨:
1.立志、修养
意识指导实践,要在日常言行中时刻践行“信”的德性,那么在主观上必定有“信”的意识,这种意识时刻鞭策主体重诺守信。“信”既然是为人之本,交友之道,执政之基,那么我们必须确立起诚实守信的人生志向。“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51孔子就把能够得到朋友的信任作为毕生的追求。确立起了“朋友信之”的志向,要真正实现,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德性修养,时刻以此志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反省的目的就是时刻检视自己的言行是否违背了“朋友信之”的志向,而反省的内容就是信德修养的内容。在孔子看来信德的修养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展开,一面是内在的与信德相辅的德性的修养,一面是外在的容貌、言辞的修为。内在德行的修养实质上就是“亲仁”、“近仁”的过程,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1〕4信德的修养并不是单一的必须是和其它德性相辅相成的,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要有剩余的精力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孔子的“成仁”之道“忠恕而已矣”,“成信”之道也应如此,一个人要讲诚信就必须有容人之量,“宽责于己、薄责于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之”。内在的修养是“成信”的根本之道,但外在的修为同样重要,曾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1〕78他认为君子待人接物应注意三点:严肃自己的容貌,保持谦和的态度,就能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懈怠;和颜悦色,友善待人,别人就容易相信自己;说话时多考虑自己的言辞和语气,就能避免鄙陋粗俗和错误。德性的修养是件内外兼修的事情。
2.道德教育
立志、修养是主体的内在自觉,并不是每一个体都有这样的道德自觉性,要在全社会培养一种诚信的氛围,道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诚信教育一直为历代儒学大师所重视,孔子更是如此,“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71他教育弟子主要是侧重于文献典籍、道德实践、对人忠实、讲诚信四个方面。孔子的信德既是对己又对人,对己就是要言出必行、说话算数,对人就是要相信、信任他人。但在孔子看来要信任他人但又不能盲信,《论语》记载,孔子见在我大白天睡觉对其深感失望,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於予与何诛?”、“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1〕44信任不是盲目的,要观察、判断所相信之人是不是值得相信,“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1〕153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不无根据的猜测别人的不老实,而及早发现,这样的人是贤者。作为普通人,要判断那些人值得信任,那些人不“信”,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是提高辨别力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不仅要教导人讲诚信、信任他人,同时也应教会人辨别信与不信的能力,孔子就说:“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1〕182,可见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3.表率示范
孔子提倡以德为政,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此他非常重视上行下效的作用。季康子向孔子问政“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1〕20在孔子看来要是百姓做到敬、忠、勤。统治者必须从自身做起,认真对待老百姓的事,孝顺父母、慈爱幼小,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统治者做到了敬、忠、勤,老百姓自然就會跟着效仿。敬、忠、勤等德性是这样,信德也是如此。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1〕133统治者如果诚信对待老百姓,百姓同样也会回报君主以“信”。统治者若带头表率示范,民众纷纷效仿,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1〕134这种表率示范不是仅对君主的要求,它是对任何在上位者的期许。君对臣、对民、父对子、夫对妻、兄对弟若都能以信相待,为他们树立模范,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人人讲诚守信的良好氛围。
三、“信”的地位:与“仁”“义”“忠”的关系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但孔子又给予“信”以足够的重视,认为“民无信不立”,将“朋友信之”作为毕生的追求,那么“信”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论语》一书中,“信”与“仁”、“义”、“忠”同时出现的次数较多,在此藉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考察,以期能对“信”的地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信”与“仁”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孔子对各种善德总的概括,是其整个学说的精髓所在。关于“仁”与“信”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根本,“信”是“仁”的主要内容和外在表现。“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181在孔子看来,“信”是为仁于天下的五要素之一。“信”与“恭”、“宽”、“敏”、“惠”同为“仁”的主要内容,是“仁”的外在表现。同时“信”也是成“仁”的必备修养,“仁”的基石缺“信”不可,孔子认为迈向“仁”的境界是通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1〕4等一系列修养完成的,“信”是“仁”的必要条件。“信”是“仁”的必要德性,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须是“恭”、“宽”、“信”、“敏”、“惠”五者具备。总之“仁”是根本,“信”从“仁”出,是人的外在表现,正如所钱穆说:“孔子讲学立教之大贡献,端在其就于历史往事所得义训而为之籀出一大原则,指出一切人道核心而举一言以名之曰仁。仁者,乃一切礼教之所出,所从立之基本也。”〔4〕
2.“信”与“义”的关系
孔子说“信近於义,言可复也”〔1〕8,他认为只有合乎“义”的承诺才有必要兑现,显然孔子将“义”作为“信”的一个重要标准。“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1〕125孔子认为,提高道德品质,应以忠实诚信两项道德修养为主,一切唯义是从。“义”是“信”的标准,而且由“信”到“义”是“崇德”的必由之路。“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164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是高于“信”的道德范畴,君子以“义”为原则,“君临天下,无适也无莫也,唯义之比”〔1〕36。“义”是“信”的认定标准,因此在孔子看来“信”就有一个浮动的空间,即义信可为,不义之信不当为。他认为“言必行,行必果”是“小人”的行径,君子应该“贞而不谅”,应以“义”为标准。孔子这一以“义”为“信”的标准为后来儒家所继承,如孟子就说“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6〕
3.“信”与“忠”的关系
在《论语》中“信”与“忠”并列的情形最多共有八处,可见“信”与“忠”的关系密切。“信”与“忠”的关系不同于“信”与“仁”“义”的关系,“信”与“忠”是一种并列的德性,二者不存在主次附属关系。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1〕6“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1〕125“忠”与“信”一样是人的常德,应该时刻坚守,而且也能够坚守,“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52忠信是两种平等的德性,二者同样是为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德性,因此孔子论及教育的内容时同时提及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71为什么孔子一直将忠信并提呢,这也许就该考察《论语》中忠信的含义了。前文已讲,《论语》中“信”的含义主要是诚实不欺,相信、认为可靠。“忠”在《论语》中的含义也主要有两层:对别人尤其是对上级竭心尽力:“为人谋而不忠乎”,尽职尽责;言行一致,忠于自己的言行不后悔:“忠焉能務悔乎”。由此可见“忠”与“信”二者存在某种共同之处,忠于自己的言行不后悔,自然也就做到了诚实不欺,对别人,对上级尽心尽责自然就能得到别人、上级的信任;诚实不欺也就是要求能做到言行一致不反悔,要得到别人、上级的信任必须忠心以待,尽心尽责。可见“忠”是“信”的要求,“信”也是“忠”的要求;“忠”是“信”的结果,“信”也是“忠”的结果。“忠”“信”二者互为要求,互为结果。
总之“信”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正如成中英先生所指出的,“信具有内发性与推展性,是基于仁和诚而来的个人和社会的凝聚力,可视为仁的推展,仁的凝聚。信也可说有提升性,因人之立足于社会,就在其信之有无,可信度之大小。故孔子有言:‘民无信不立。在整体性和连续性上,信不能没有仁和义的引导,故信之为信就是仁和义在人的实际行动中的表现和效应了。”〔7〕
《论语》中“信”的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格健全的必备品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更是立国立民的根本。“信”是“仁”的重要内容,是通向“仁”的必经之路,“信”应以“义”为标准,以“义”为准绳,“忠”与“信”互为要求。孔子“信”思想其精华不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流逝,相反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的发展,其底蕴越发深厚,给人以深远的启迪。重新梳理《论语》中“信”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王世舜译注.尚书.汤誓〔M〕.成都: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夏澍耘.中国古代诚信源流考〔J〕.光明日报,2002-04-09.
〔4〕唐贤秋,张登巧.《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齐鲁学刊,2003.02.
〔5〕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97.
〔6〕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