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研事业鞠躬尽瘁
2019-10-28刘鸿吉
刘鸿吉
夜深了。
岭南酷热的夏夜总是让人辗转反侧,“你知道衍射极限吗?”牛憨笨院士和我说第一句话时的情景总是萦绕在眼前。
记忆是从2012年10月开始的。那时我来到深圳大学面试,机缘巧合下与牛老师有过一次单独的面谈。短短的十分钟让我下定决心,人生的下一个起点就要从这里开始。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读博士,我给过很多敷衍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在认识牛老师之前,我从未想过能有机会面对面聆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教诲,也从不相信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仍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实验室,晚上十点钟才离开,節假日也很少休息,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为他的梦想奋斗着。有那么一瞬间,我感到这个问我知不知道衍射极限的人,跋涉了千山万水,只为来教我这个最懵懂的学生,我只要努力学习就好了。
也许是崇拜,也许是好奇,我对院士的生活很感兴趣。生活中的牛老师是简单且俭朴的,无论何时,总是一身深灰色的西装,拿着一个磨得发亮的保温杯,只要他不出差,在教工食堂总是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也是和蔼的,见到我们总会露出慈祥的微笑,所以私下里我们几个学生总是用“牛爷爷”代替“牛老师”这个称呼。这个习惯到现在也还没有改,然而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再喊一声“牛爷爷”。牛老师用自己的工资收入在深圳大学设立了“牛憨笨奖学金”,奖给那些有志为国家科学事业作贡献的青年学生。没有人比我更想得到牛老师的亲手颁奖,但是当我有能力拿这个奖的时候,牛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
所以说,如果我们敬爱谁,想向谁表达一份感激,送谁一份礼物,就尽快去做吧。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希望不要留有遗憾才好。
工作中的牛老师是极其认真负责的。在我刚到光电所的时候,虽然他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仍然坚持每周来参加课题组的组会,给每个人指导课题方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开完组会,牛老师总是意犹未尽地给大家讲故事,讲他年轻时和同事一起为国家奋斗的日子。牛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什么叫为国家科学事业‘献身?这不是随便说说的,是真的要把你的青春年华,把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赔进去的。年轻人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要珍惜目前能够学习的大好时光,你们现在努力的程度,会成就你们今后到达的高度。应该把你们的博士论文当作你们这辈子最重要的成果来对待,才能对得起你们这几年的时光。”说到献身精神,我不知道牛老师年轻的时候为了他钟爱的科研事业受了多少苦,但我知道,即使在晚年,牛老师仍会定期把我们喊到他的家中给他汇报科研进展,用他的高瞻远瞩,为他最后的这几个学生指明了今后的方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牛老师用自己的一生为所有人做了一个榜样。
牛老师认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是未来科研领域的生力军,对他们的培养和提携非常重要。他总是谦虚地说,他能作贡献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了,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科研。“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说的便是这种境界吧。他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非常重视,直到2014年仍然给研究生开设《纳米成像导论》课程,给每个学生讲述他对于纳米成像的理解。这也是我迄今为止上过最耗精力的课程之一,看似简单的题目,需要对非线性光学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理论或者逻辑上稍微有一点点问题就会被牛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过我也因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后来的实验研究中可谓如鱼得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积极为院、所引进高水平人才,我现在的导师王科教授就是牛老师2013年引进的高水平人才之一。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牛老师带着我们的思念而去,留给我们的,是不朽。他曾经亲自带领我们做实验,给我们改论文,而今,我深信他仍然殷殷地从苍穹俯身关注着祖国的科研事业,关注着他爱着的每一个学生。
作为牛老师的最后一届学生,我也即将毕业,院士的精神时刻指引我前行。恩师不可见,汉水日东流。谨以此文向敬爱的牛院士表达无尽的感激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