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胃癌,幽门螺旋杆菌需根除?
2019-10-28
幽门螺旋杆菌自1983年被发现后以极快的速度感染了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在中国有7.68亿的感染人群,几乎是每2个里面就有1个,如此高的检出率是否都需要进行根治清除?
“最近有怀孕计划吗?”在体检室外,负责幽门螺旋杆菌筛查的医护人员会对每个前来筛查的年轻女性进行询问,刘丽想着这段时间胃隐隐的疼痛感,又没有怀孕打算,立即摇了摇头,吃了医生递来的胶囊后,对着管子吹了满满一口气。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几天后刘丽拿到了体检报告,幽门螺旋杆菌为阳性,<50才算正常而她这一项指标数值高达678,足足高了13倍多,这下彻底慌了,可当她将这一结果在同事群里发布后,竟然和她同一办公室的6个人也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我为什么感染幽门螺杆菌?这个病会不会恶变成胃癌?”成为了之后刘丽和同事们最担心的问题。
在中国如此高的检出率是否都需要进行根治清除?目前还存在争论,在我国的健康指南中建议患上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疾病或潜在的胃癌高发人群才需根治。
不可否认的是,世上还没有一种细菌像幽门螺旋杆菌那样能诱发如此多的临床疾病。据统计,将近100%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伴有慢性胃炎;约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此外,如果幽门螺旋杆菌在口腔或肠道黏膜中,会导致口腔和肠道疾病,还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但是其中的机制尚未研究透彻。
但其中,幽门螺旋杆菌真正引起大众重视甚至恐慌的原因,是和胃癌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中国拥有占全球18.5%的人口,却认领了每年全球约50%的胃癌新发病例,这些患者中只有20%的人可以在确诊后活过5年,每天有近1100人被确诊胃癌,每5分钟就有3人在胃癌的折磨中丧生。
美国病理学家Correa教授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肠型胃癌发生模式(也是多数人患胃癌的模式):正常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模式近年来认为幽门螺旋杆菌在其中起到了加速或催化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院士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上解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何能引起胃癌:“胃癌实际上就是一种炎症到癌症的过程,炎症很大程度上就是HP感染而来,但是到了肠化生阶段,我认为就不能逆转了,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可控因素,HP感染是最重要的一个。”
也正是因此,1994年,HP被国际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I类致癌因子,致癌风险确认无误。数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非感染者终生患胃癌的几率高 1~5 倍。
但能否说幽门螺旋杆菌就像HPV病毒导致宫颈癌那样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决定因素,至少目前来说并不是,邱海波表示,对有些人群来说,Hp的感染率是高的,但是胃癌的发生率并没有水涨船高,主要原因在于胃癌发生,不止需要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启动因素,还需要其他基因、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据 IARC 估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所有胃癌患者中,分别有 36%和 47%的病例是仅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剩下的大多幽门螺杆菌只是参与其中。
“要明确的是幽门螺旋杆菌会增加患者胃癌风险,但并不等同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就等于胃癌是最终结局了。”邱海波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胃内有致病性的HP,也有不产毒素的HP,甚至有观念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实就是胃肠道菌群紊乱的一個特例,提示的是人体内环境紊乱,本质上应该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不是只盯着一个幽门螺旋杆菌赶尽杀绝,反而造成体内益生菌群体的生态失衡。
2015 年国内因胃癌死亡的人虽然多达 50 万,但也只占到总死亡人数的5%,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还差得远。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是因胃癌而死。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终生患胃癌几率预估约为 1.8%,绝大多数人还是安全的。
(摘自三九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