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

2019-10-28李峥

中国教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政治课案例教学法

李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以真实事件为基础而编写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实践运用等环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在案例教学中,由于案例本身就包含有本课的教学目标,所以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教师预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动机的激发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它可以创设一个友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境,呈现出与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典型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讨论,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大有裨益。

案例教学的实施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互动性和开放性是其显著特征。案例教学依托于情境的设置和师生的课堂交互,而不是教师单向地讲授,或者学生对于教材上知识点的简单理解和记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具体事件中,借助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及认知能力,运用教材相关知识,从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教师可以从这一环节展开,让学生充分地辩论和探讨,促使学生产生分散性、创新性见解甚至意见分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等级的需要,学生的这种需要一旦被点燃,他就会竭尽所能地去挖掘自己的潜能,以获得满足。这个时候,他思维的活力和创造力将被激发出来,也能更加自主地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往往比在其他教学法中实现更直接、更有效。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呈现一般以真实的社会事件、自然科学的事实、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主线来展开,而不是去讲解或分析概念,理论的讲解只能蕴含于案例之中。正是因为案例的内容具有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所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在教授高一经济学“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教师以“我去超市购物”时的所见所闻为案例,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案例中连续抛出多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广泛的思考和讨论。由于本课的案例内容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贴近学生既有的生活体验,并且教师把自己作为案例的主角,这一点对学生来说,本身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很好地实现了预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体现了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方面的突出作用。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的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而案例教学法并不直接给予学生单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教学案例,并积极鼓励学生创造性、开放性地提出多种新的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课堂的知识结论是在课堂中生成的,是学生经由自己大脑思考后,甚至是通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提炼出来的,因而不仅印象深刻,而且经过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真正激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正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案例教学法十分注重案例的设计,即教师必须对案例的原始资料经过精心的加工和设计—如案例内容的整合、讨论问题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等,然后才能在案例教学中使用。正是由于案例教學强调设计性,所以也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常常更充分。

同样是讲授高一经济学中“依法纳税”这个内容,A教师主要通过知识讲解的方法进行课堂授课,尽管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很清楚,学生却难以产生共鸣。而B老师首先播放了一个税务局制作的宣传短片《“税”忘记了》,将学生带入教学情景。其后再以此案例为主线,以层层递进的设问串起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四、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态度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案例教学的过程十分重视教学的互动性和民主化,注重知识的生成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变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定位和课堂垄断地位,转变自己和学生的关系,以平等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为学习者之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可以说,案例教学的过程恰恰是人际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就案例展开学习与研讨。

1 视频中都有“谁”把税忘记了? 由学生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回答问题,教师再从经济学角度讲解纳税人与负税人的概念,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过程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实际,使学生对纳税人、负税人这两个易混概念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分辨。

2 “税忘记了”对国家、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同学们从对国家、对个人两个角度加以讨论,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国家之所以能实现各项职能、公民之所以能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都与税收相关。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这些说明了什么?由此引出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3 现实生活中,人们把“税忘记了”的表现有哪些? 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偷税漏税的情况,教师的设问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所以学生很容易列举出一些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听到的、看到的一些实例。这时,教师有意识地把与本堂课教学有关的观点抽出来,使学生明确违反税法的行为根据其原因和手段的不同,分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四种,这些行为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4 针对上述行为,为了人们不把“税忘记了”,你有何建议? 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多种做法—有的学生写了宣传标语,有的学生为《税法》提建议,有的学生倡议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索要发票做起……

此外,案例教学的过程也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课堂话语权,这有利于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使课堂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这些对学生的成长和素质的全面提升非常有益,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求知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这本身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五、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多地关注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难以解决教材理论性强、知识抽象难懂的问题。学生学习被动,偏重机械记忆,很少有机会自主思考。这样虽然也可以在期末时顺利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却很难达成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更谈不上把理论付诸实践。

在高一经济学“公司的经营”这堂课中,教师通过案例创设两个案例情境。情境1:你大学毕业,决定自己创业,便向父母借了10万元,想开一家公司;情境2:你拥有1000万元资产,想在北京开办一家公司。然后就把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设想自己如何开公司,以上情况各能开什么样的公司,为什么有限责任公司适合小公司,公司机构应该如何设立等,以此来探究和学习关于公司的一些相关知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在教材中,“公司的经营”本身理论性较强,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本不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以年轻人热衷的创业话题为切入点,把本课内容以“如何开公司”这样的案例内容呈现出来,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景想象、角色扮演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身体验一把如何创建公司、经营公司,如何组建公司机构等,尤其是男生,参与度较高,讨论很热烈。课后,很多学生说,这节课在他们心底埋下了创业的种子,他们会继续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这方面的知识,将来也尝试自己创业或合作创业。

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或几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在真实的事件中充当角色,进行“实践”演练,成为案例活动的主体,真正实现案例情景的“再现”,并促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相比传统教学法而言,案例教学所达到的良好教学效果不仅让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面有所提升,更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戴顺良.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02(10).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的教学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朱明光.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曹阳.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4).

[7] 陈前军.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J].教育与职业,2007(4).

[8] 范明雄.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7(10).

[9] 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10] 李燕林.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2).

[11] 李子维,王丽英.案例教学——实现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4(3).

[12] 覃武群.例谈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

[13] 荀葆春. 经济常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作者單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李莎

1:S@zgjs22.cn

猜你喜欢

政治课案例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