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车轮渡,一路向东

2019-10-28刘建春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渡轮国华江阴

刘建春

2019年1月31日,列车在海口南港码头装船(郭程/ 摄)

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用凋零与式微反衬着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这就是火车轮渡。

火车轮渡是将火车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一种交通方式。我国正在运营的跨海火车轮渡有烟大轮渡和琼州海峡轮渡;内河航运中,原本有武汉、芜湖、南京、江阴四处火车轮渡,但如今只有江阴轮渡仍在运营。

在技术、资金等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为了早日实现互联互通,人们往往建造难度小、所需资金少的火车轮渡,来替代桥梁的功能。

1957年之前,万里长江上一座桥梁也没有,要过江只能借助轮渡。70年来,火车轮渡人从武汉到芜湖,从芜湖到江阴,迎着朝阳升起的方向,一路向东。他们的身后,建成和在建的跨越长江的桥梁有近百座。

期盼与留恋

武昌滨江商务区,500米高的摩天大楼绿地中心已拔地而起。新中国成立时,因为长江阻隔,京汉、粤汉铁路并没有接轨,旅客列车或货物列车要通过轮渡摆渡过长江。当时,南岸的轮渡码头,就在绿地中心附近。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新长车务段江阴轮渡车间的李万鹏是新中国第四代轮渡人。他的父亲李震是江阴轮渡轮机员,爷爷李柏松是芜湖轮渡船长。李柏松的岳父蒋传达,曾经是武汉轮渡栈桥值班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蒋传达那一辈轮渡人挥洒青春,中流击楫。那时候,武昌至汉口江面汽笛声声,百舸争流,武汉号、武昌号等4条轮渡夜以继日,往返奔波,曾经创下一天渡运896辆车的纪录。时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给轮渡职工发来热情洋溢的慰问信,勉励他们向一天渡运1000辆车的目标冲击。

1957年10月,万里长江上首座公铁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中国第一代轮渡职工开始了第一次搬家,来到了长江下游距武汉500多公里的芜湖安家落户。

轮渡人对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有着特别的感受。那时候,国家还不具备在长江上建桥的条件,轮渡人和全国人民一样,盼望着大桥早日建成。可一旦大桥建成,也就意味着他们要背井离乡,搬迁到另一块陌生的土地。期盼与留恋,就这样交织在一起。

那个江雾弥漫的早晨,汽笛一声长鸣,轮渡缓缓驶离武昌码头,年轻的栈桥值班员蒋传达和一船人眼含热泪,挥手向家乡告别。吃惯了热干面、莲藕排骨汤的他们,将从头开始适应虾子面和芜湖腰子饼。

随轮渡征战

1968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有四年多时间,大桥与轮渡同时运营,一直到1973年5月,新的铁路枢纽配套工程建成,南京轮渡封航,上海号、江苏号、金陵号3艘火车渡轮溯江而上,开往芜湖,在裕溪口与芜湖间的长江江面上继续服役。

那时候,36岁的轮渡电工储国印风华正茂,他和數十名轮渡职工随船前往芜湖,由江苏省会南京人,变成了安徽芜湖人。

汉腔汉调的武汉话已经在轮渡人中失传,芜湖的江淮官话依然在老一辈口中流传,年轻一代的口音已悄然染上了吴侬软语的色彩。

1980年1月,腊梅绽放之时,21岁的小伙子常国华从苏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跨进了芜湖轮渡所大门。他从渡轮水手做起,一直做到如今的芜湖号渡轮船长。

从参加工作那一年算起,常国华已经在轮渡工作了近40年。40年间,常国华亲身经历了轮渡的发展变化。那时候,国家的制造业还不强大,芜湖轮渡所的渡轮是2000吨的小船,一艘船一次只能运载12节车厢,导航设备还是磁罗经,瞭望江面,靠的是肉眼和望远镜,通讯靠高音喇叭喊。现在,江阴轮渡配备的是5000吨的大船,一艘船一次可以运载27节车厢,有雷达导航,有GPS定位系统精确定位,有高频电话和对讲机用于联络。

在芜湖轮渡所工作的日日夜夜,常国华等300名轮渡人曾经创下一年渡运31万辆车的纪录。上世纪末,当看到不远处的长江大桥凌空飞架、雄姿渐显之时,他们百感交集,既为伟大祖国祝福,又有一种即将离开家乡的不舍。

2000年国庆节前一天,芜湖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当日18时25分,江苏号将最后一渡列车平安送上岸,芜湖轮渡就像一位征战疆场42年的战士,光荣退役。

建设新家园

2002年8月,常国华驾驶着北京号渡轮,带领数十名党员骨干,顺江而下,来到了江阴轮渡码头。映入他们眼帘的,是绿油油的水稻田和江边的滩涂。就这样,他们一边熟悉码头、栈桥,一边摸索潮汐规律,从零开始建设新家园。

新长铁路开通,江阴轮渡担当起确保华东三通道咽喉安全畅通的重任。300名轮渡职工,挥洒汗水,搏击风浪,最繁忙的时候,两艘渡轮穿梭往来,每天渡运1500辆车。

如今,轮渡人已经在江阴这块热土上扎下了根。轮渡所在地已经从一个江边小渔村发展成为江阴市高新区的热闹社区。周边钢铁厂、电子厂、纺织厂林立,外来务工人员达数万人。轮渡职工安居房所在的长山社区,商业繁华、配套齐全,仅大型超市就有五六家。

轮渡职工家庭也迈进了小康,家家户户都买了私家车,有的人家还不止一辆。这些轮渡汉子们,当初搬家的时候担心家属不理解,是不约而同把她们从芜湖“哄”到江阴的。如今,看到铁路上的待遇好,家属们的脸上也绽放出了笑容。

新建的南沿江高铁江阴站就近在咫尺,今后要回芜湖老家,脚一抬就可以乘上高铁了。

常国华的女儿凭自己的能力考进了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轮渡人的子女,有50多人与当地居民通婚。汉腔汉调的武汉话已经在轮渡人中失传,芜湖的江淮官话依然在老一辈口中流传,年轻一代的口音已悄然染上了吴侬软语的色彩。

站在轮渡码头边往上游看,不远处将建成一座崭新的公铁两用大桥,即将开建的盐泰锡常宜铁路和原来新长铁路上的火车,将直接从桥上过江。到那时候,江阴轮渡也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封航退役。到那时,中国内河将再无铁路轮渡。

他们中流击楫,抢时渡运,一次又一次迁徙,因为国家需要;他们一次又一次,沿着长江一路向东,那是朝阳升起的地方。

猜你喜欢

渡轮国华江阴
江阴: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BC渡轮假日
甘为艺术付平生
国华印电DEH系统伺服阀故障处理与分析
别让劳动者流汗又流泪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爱情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