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阐释汉族服饰文化,实证构建民间服饰体系1
——梁惠娥、崔荣荣《汉族民间服饰文化》评述
2019-10-28邢乐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文/邢乐(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对我国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系统梳理与知识谱系的构建,是国内服饰历史与文化研究学者追求的目标。我国最早关于传统服饰研究的著作是沈从文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撰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也是沈先生着手文物质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同时,这也是一本民族服饰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以大量的考古文物如墓葬中玉、石、陶等为史料基础,结合锦绣、壁画、绘画艺术等搜集资料,论证成书。这本物质文化史巨著,自撰写至发表历经十七年,虽有丰富的考古资料为依据,缺乏服饰实物佐证,又以“札记”零碎的形式表述,终究对民族服饰的研究不够完备,对入门者来说显得有些深奥,对于兴趣爱好者来说有些晦涩。自沈先生之后,相继不少专家学者在传统服饰领域做出卓越贡献,文物专家、考古学家孙机先生,运用文献与实物对照的方法,出版《中国古舆服论丛》一书,特别对古代冠服、天冠以及历史上重大服饰变革等一系列问题,如辽、金、元、清等不同时期服制的区别,并结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探讨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做出比较透彻的解读。黄能馥与陈娟娟两位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人类文化学和考古科学的重要成果为依据,结合文史典籍的文献及出土服饰,相继出版了一系列服饰历史相关的著作《中国服饰艺术源流》《中国服装史》《中华文化通志•服饰志》《中国服饰艺术源流》《中国历代服饰艺术》等,进而梳理了我国服装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其描述形式多为普适性、概述性的,离针对性、典型性的研究还有一定的距离。尔后一些学者被“彩袖霓裳的少数民族服饰”、“罗裙曼曼的汉服”抑或“盘金补羽的宫廷服饰”吸引,论著逐渐增多,但对存在基数最大、范围最广、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汉民族服饰的研究显得不足。
自20世纪90年代,汉民族服饰的研究才日益增多。袁仄教授通过老照片、广告招贴、画报、年画,立足百姓“衣”文化,探讨20世纪以来我国服装流变;包铭新教授《近代中国女装实录》《近代中国男装实录》《近代中国童装实录》等著作,以实物为样本,分类归纳了近400年以来我国服饰的发展;刘瑞璞教授的《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等成果,以服装结构、制作技艺为切入点,解析民族服饰的构造及工艺技巧;在《中国设计全集•服饰卷》《中国服饰百年》等著作中,廖军教授、许星教授依托设计学、历史学,对我国传统服装进行了设计思想及文化方面的探索,并结合服装相关妆容、发型、粉黛等配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成果。总的来说,这些著作为我国服饰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式,奠定了服装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但较多关注服饰风尚的外观呈现与现象描述,且汉族服饰的研究多以时间和朝代划分的主流服饰为主,特别是王宫贵胄为对象的服饰的构制与工艺、服饰的品类与艺术表现等成为研究的焦点。然立足民间百姓的汉族服饰研究却屈指可数,不够系统完善。
江南大学服饰文化研究团队自21世纪初,立足汉族民间服饰,开展传世服饰品收集整理及研究工作。团队成立伊始,仅有两三位老师出于专业的敏感及对传统服饰流失的惋惜,以江南地区为切入点,研究视角集中在江南水乡服饰,随后调研范围逐步扩展至全国,队伍也在逐年扩充。研究视角由服饰的形制、色彩、图案等艺术特征,到民间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再到十大汉族聚集区域地域性、差异性的分类研究。如今江南大学服饰文化研究团队通过田野考察、古玩市场、拍卖行、社会捐赠以及电商平台等多渠道收集到汉族民间服饰近3000件,基本覆盖了汉族民间服饰的所有类别。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点滴汇集服饰研究一手资料,不断论证研究方法,研究逐层深入,现包含“汉族民间服饰文化遗产知识与价值谱系统建”、“汉族服饰文化遗产产业应用”、“传统服饰文化传播与消费”、“服饰遗产数字化传承创新”等多个方向,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艺术基金等多个项目支撑,为政府、服装产业提供咨询服务。
图1 《汉族民间服饰文化》,梁惠娥,崔荣荣,贾蕾蕾著,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10月;ISBN 978-7-5180-5011-6
梁惠娥、崔荣荣教授、贾蕾蕾博士所著的《汉族民间服饰文化》2018年10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是江南大学服饰文化研究团队多年研究工作的积累1梁惠娥,崔荣荣,贾蕾蕾,汉族民间服饰文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从汉族服饰渊源出发,囊括服饰形制、艺术特征、民俗风情、文化寓意、特殊汉族服饰故事,最终落脚当今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细微之处见真章,为读者还原了完整的汉族民间服饰脉络。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撰写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收获。
第一,系统完整的研究构架,填补了汉族民间服饰研究的一些空白。
服饰的历史与发展脉络是整个社会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种表象,并在不同区域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
该书在开篇“悠远的汉族服饰渊源”,通过学术界对于汉族起源众说纷纭观点的讨论,将读者带入对汉族服饰与历史的最初思考。而后,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界定了“汉族服饰”的概念,并以时间轴线为依据,通过考公报告、出土文物、绘画艺术、陶瓷艺术等史志资料梳理了自远古至清末民国的汉族服饰发展,将汉族服饰史略清晰明了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而后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出发,由“首服点染”、“披帛云肩”、“上衣下裳”……至“绣鞋金莲”,自首至足,囊括了汉族服装到配饰的所有形制进行直观详尽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宽衣博袖”的造型艺术、色彩文化哲学、吉祥图案与装饰艺术、繁复精美的服饰技艺,由服饰实物到其背后技艺与艺术哲学的解读,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紧接着通过“小儿衣裳寄福音”、“新人嫁衣皆为喜”、“逝者行装寄哀思”诗情画意的三个部分,阐述了具有礼仪与民俗风情的儿童服饰、婚俗服饰以及丧葬服饰。在此基础上,专著透过服饰表象,探讨了民间百姓透过服装寄托的情感与期许,为读者更好的理解汉族民间服饰营造了一个多维度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汉民族人口众多,存在地域广泛,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忽视了不同地域汉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特色。而本书的作者在第六章以福建惠安女服饰、广西高山汉族服饰、贵州屯堡服饰以及存在基数最大的中原汉族与江南水乡服饰为例,通过不同汉族不同地域服饰特色的对比,探讨服饰与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补充了特殊汉族民间服饰研究的缺漏。最后一章,作者回归现实,通过汉族服饰传承现状分析,讨论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汉族服饰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发展,由此还原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汉族服饰体系。
第二,精密确凿的实物分析方法,为开展服饰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思路。
基于考古学的服饰研究,常常通过出土文物探究服饰的形制与特色。然古代服饰多宽大于今人的服饰,平铺形态与穿着形态相差甚远,并且俑、绘画作品等形态本身传达的信息有限且片面,应该综合相应年代地区出土文物、图像资料、文献记录等作出推测,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立足实物分析的方法是《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研究的一大亮点,书稿中所有的服饰研究样本,主要依托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实物收藏。与此同时,再来结合同时代地方史志文献、考古资料、文学创作、档案口述、报纸杂志等史志资料,并比对姊妹艺术中的服饰表现,逐步构成了研究服饰历史与文化的有效方法。
以本书第二章“多姿的汉族服饰形制”研究为例,通过包含帽、云肩、袄、裙、裤、荷包、绣鞋等在内的107件传世服饰品,414张图片解析了每件服饰样品的设色类型、色彩搭配方式、服饰比例与尺寸、图案描绘、正背侧三视图等,精确呈现了每件服饰品的设计构造、装饰比例、穿戴方式。对于研究者来说,服饰品的历史考证是劳心劳力的工作,而如此大量的案头资料梳理与数据化、专业化的图像还原,需要更多的是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作者团队基于多年田野考察与实地调研,又经过三年不间断的伏案工作,最终完成了如此庞大的实证积累。由此可见,作者在汉族民间服饰内容佐证精准度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服装历史与文化研究严谨的专业水准。
第三,罕譬而喻的论述方法,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渠道。
学术著作总存在晦涩难懂的问题,所面对的读者群体也常常针对于高校教师、学生或专业学者,广大的服饰文化与艺术爱好者往往望而却步。通读本书,不难发现,其论述方法“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文笔通达晓畅,含蓄而充当。
近年来,学术界对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有一些理念上的误区,一些学者认为传统文化、非遗技艺被奉为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专业的、学术的,远离民间的。而非遗在本质上更多的就是来源于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应由舞台转向日常。传统服饰遗产与技艺的传承与传播更不应该固步自封,需要灵活的运用创新性的传承方法,现代的对话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本书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第五章“多元的汉族服饰意蕴”,通过汉族服饰形制、艺术特征以及民俗风情的分析,归纳总结了百姓透过服饰期望表达的情思:“祈福益寿”、“祈富求名”、“趋吉避凶”、“求美表爱”、“祈子生殖”。从古籍诗文、民间传说、小说传记、逸闻趣事里寻找蛛丝马迹的线索,同拙质朴实的服饰纹样、装饰形式互为佐证,直观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同时,也将这种来源于民间的文化遗产,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还原到现代人的生活中,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
第四,着眼现实的研究落点,提供了服饰遗产服务当代社会与产业的路径。
社会学教授周晓虹先生在《人民论坛》上曾发表文章“国人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化新趋势”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普遍,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民族认同以及因这种认同而生的民族文化的复兴也会日益昌盛1周晓红,30年,国人心态跃升新象[J],人民论坛,2011(12):52.。”我们处在一个好的时代,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我们也处在一个劣势的时代,实用性的文化遗产因生活方式的改变,用途被方便的新东西所代替而逐渐消失。传统服饰就属于后者,原有农耕文明建构下庞大的传统服饰体系的生存空间已基本被挤占,这就带来了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断层。
这本论著以敏锐的视角发现问题,与此同时提出实操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一章“回归当代,着眼现实”,以一线田野考察为佐证,客观分析了汉族传统服饰技艺传承的危机与原因;并通过借鉴大量他国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经验,提出了汉族服饰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与原则;最后,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总结出全球化视角下汉族服饰创新发展的具体方法。而今,服饰成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的粘合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互交织的有机体。可以说,本书研究起点弘大,研究落点扎实,不停留于服饰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最终目的是需要服务当代社会,实现服饰遗产的价值转换。
结语
汉族民间服饰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与适应度,经过几千年与不同文化形式的融合更加丰富多彩。《汉族民间服饰文化》一书通过研究团队多年的学术积累、实物收集、田野考证,对照服饰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艺术形式的多层次互动考察,通过26万字篇幅的详尽构建了汉族民间服饰体系。广博的文献资料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的田野考察信息,夯实的实证材料基础,清晰易晓的叙述方式,对于传统服饰遗产的当代价值弘扬以及文化传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是一部值得品位与细细研读的优秀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