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26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000祝春丽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000)祝春丽
目前冠心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尚未具备彻底治愈的方法,始终以控制和预防为主。基于现代医学技术和理念的发展,无缝隙护理模式形成,使患者能够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获得完整服务,优化护理质量。为进一步探讨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以下展开临床护理观察和分析。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为60~77岁,平均年龄(69.34±3.21)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为62~78岁,平均年龄(69.22±3.25)岁。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对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分析,予以SPSS21.0软件处理发现,差异性不形成,即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严格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实施心理护理、吸氧护理与扩张冠脉护理等。与此同时,叮嘱患者要严格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行无缝隙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①结合患者病程与心理状况,同时衡量患者认知冠心病的程度,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患者病情平稳的情况下,要针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重点讲解冠心病诱发的因素、具体的治疗方式、病理生理与服药治疗重要作用等,以保证患者能够深入了解血压测量的作用[1];③要结合患者病情改善的状况,为其制定康复计划,并叮嘱其参与锻炼与训练,尽量降低发生高血脂与高血压的几率;④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和患者勤沟通和交流,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使患者负面情绪得以缓解,并且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也能够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不断增强,优化治疗的依从性;⑤在患者饮食方面,要叮嘱其尽量摄入低脂低盐食物且富含较高的蛋白质,确保患者体内营养均衡。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与SAQ量表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SAQ量表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用率(%)的形式描述,行卡方检验,将P<0.05作为数值判定标准,证明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发现,实验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附表所示。
附表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SAQ量表评分对比 根据两组患者SAQ量表评分对比结果分析了解到,实验组SAQ量表评分(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分别为(92.56±4.67)、(88.09±5.98),均优于对照组的(78.42±3.21)、(76.46±2.97)(P<0.05)。
3 讨论
所谓无缝隙护理就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借助合理化管理方法针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不断优化护理质量,融合个性化服务理念与人性化服务理念,在多个方面实施护理,消除常规护理方法的缝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向其讲解有关冠心病的健康知识与接受治疗的重要作用。同时,还会制定康复计划,保证患者生活更加健康[2]。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使患者负面情绪得以缓解,有效地改善其心态,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无缝隙护理,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与SAQ量表评分(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将无缝隙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治疗过程中,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心绞痛的发作状况加以改善,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下降,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