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后不同时机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2019-10-2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464000陈学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464000)陈学山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研究内容,签署同意书。分为两组,各49例。研究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24~60岁,平均(41.35±4.02)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23~60岁,平均(41.29±3.96)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对照组伤后延期行(3周后)手术,研究组伤后早期(3周内)行手术治疗。手术步骤:患者呈平卧位,于患侧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探查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于胫骨结节内侧使用取腱器将半腱股薄肌腱取出,半腱肌两头3cm左右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定位器置于内侧入路处,于前交叉韧带后外侧束或前内侧束胫骨附着位点打通一条通道,直径约为6mm,使股骨髁间窝显露,在前交叉韧带前、后外侧束股骨止点交界后方定位隧道中心,制定与移植物直径匹配的骨道,将韧带置入隧道中,使用可吸收门钉及带袢钢板固定股骨端。对于合并关节损伤者行软骨清理术,半月板损伤者行部分半月板切除术。两组术后指导其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年,术前、术后1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1]评估两组膝关节功能;采用测量器测量两组关节活动度;采用Kt2000测量仪测量两组屈膝30°、90°133.32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评估其膝关节稳定性。记录两组术后膝关节粘连、半月板软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稳定性 术后两组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较术前高,屈膝30°及90°133.32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均较术前低,且研究组屈膝30°及90°133.32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较对照组低(P<0.05)。见附表。
附表 手术前、后两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稳定性对比()
附表 手术前、后两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稳定性对比()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P<0.05。
组别 Lysholm评分(分) 关节活动度(°) 屈膝30°(mm) 屈膝90°(mm)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n=49) 65.68±5.29 89.14±4.13* 85.93±16.24 118.69±10.32* 4.18±1.08 1.43±0.62* 3.65±0.84 1.63±0.72*研究组(n=49) 65.70±5.32 90.26±4.28* 86.04±16.33 120.56±10.82* 4.20±1.06 1.12±0.53* 3.69±0.81 1.32±0.61*t 0.019 1.318 0.033 0.875 0.093 2.660 0.240 2.300 P 0.985 0.191 0.973 0.384 0.927 0.009 0.811 0.024
2.2 并发症 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33%,高于研究组的2.04%(P<0.05)。
3 讨论
有学者指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应在3周内接受手术治疗,因为此时损伤解剖结构较为清晰,利于术中操作及修补,进而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而超过3周后,损伤解剖结构模糊不清,组织较为脆弱,易并发关节粘连,从而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患者预后[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屈膝30°及90°133.32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较对照组低,由此可见,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可提升膝关节稳定性。原因在于在前交叉韧带损伤到手术指端时间内,损伤的部分前交叉韧带束会被拉长,从而导致整束韧带处于松弛状态。此外,两组术后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早期、晚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均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且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原因在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后接受手术时间越晚,损伤结构越模糊,不利于术中操作,进而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伤后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可提升膝关节稳定性,利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