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地理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创设
2019-10-25丁高健
丁高健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非常显著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读笔记、背模板、刷题目等方式来提高成绩,这不利于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落实,更不利于学生真实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认知冲突;思维能力
一、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遍认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四大方面。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学生依靠自身的天赋,更需要教师的帮助。“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索反射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只有有了疑问与好奇,学生才可能做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若能制造一些悬念,设计一些疑问,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二、案例呈现
攀枝花的芒果
师: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水果?
生:芒果。
师:芒果我们平时吃的比较多,但是大家有在浦江县见过芒果是怎样生长的吗?
生:没有。
師:你们觉得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生:热量。
师:为什么浦江的热量不够?
生:浦江县的纬度位置为北纬29°,地处亚热带,而芒果是热带水果。
师:对,芒果是属于一种在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水果,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它不能在亚热带地区大规模种植了呢?我们来看一张农民采摘芒果的图,我告诉大家这张图的拍摄地点在攀枝花,大家在高中阶段最早认识攀枝花这个城市应该是在《必修一》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书中提到攀枝花是一个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城市,但是我们今天看到攀枝花这个地方居然还可以大规模种植芒果,那么攀枝花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下地图,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攀枝花的经纬度位置。
生:攀枝花位于经度101度,纬度26°左右。
师:攀枝花的纬度大概为26°,而我们刚刚讲浦江县纬度为29°,热量条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芒果的种植,同样都处于亚热带地区,为什么浦江不能大规模种植芒果,而攀枝花可以呢?
生:疑惑,窃窃私语。
师:展示材料与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芒果属于热带水果,喜温耐旱。 攀枝花市原不产芒果,但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使其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芒果生产基地。攀枝花芒果售价是普通芒果的2-3倍 。
问题:分析攀枝花市能够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5分)
师:理论上讲,攀枝花的纬度位置高,不适合种植芒果,但是实际中可以种植,说明肯定有一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攀枝花这个地方的热量条件较好,大家结合材料信息,小组交流讨论,分析一下原因可能会有哪些呢?
生:小组交流讨论。
师:答案呈现。
该市位于金沙江谷地(1分),夏季高大山脉对西南季风阻挡作用强,处于背风地带(1分),降水少,且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或焚风效应强(1分),形成干热河谷;冬季高大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寒潮)(1分),使金沙江河谷气温较高(1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了疑问,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芒果是热带水果,攀枝花位于亚热带,也可以种植),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为什么攀枝花可以大规模种植芒果呢?然后从材料当中去找相关信息。既然芒果是热带水果,说明其对热量的要求高,而攀枝花位于亚热带,理论上讲热量条件不足,但事实证明攀枝花满足种植芒果的热量条件,这样一来,就由原来的种植芒果问题转化为了分析攀枝花热量条件为什么好。所以接下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攀枝花热量条件比较好?首先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自然原因。再引导学生结合材料看,材料中提到了“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干热河谷”,这提供了关键信息,但是河谷为什么会干热呢?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由此联想到焚风效应,夏季处于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明显,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冬季情况如何?结合地图和《必修一》书本中提到的丽江古城冬无严寒的例子,分析得出冬季西部和北部山脉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故热量条件较好。
三、总结
地理学科是一门对综合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学科,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本文笔者从一个与学生认知相冲突的案例——“攀枝花的芒果”入手,提出了两个问题:分析攀枝花市能够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从气温的角度,说明攀枝花芒果质优、价高的原因。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学生打破惯性思维,从材料中去获取信息,并且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维分析。在实际教学中,有关“认知冲突”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新疆的水稻、合江的荔枝、拉萨的西瓜等等。创设“认知冲突”的案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还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真实学习水平,对有效教学的促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