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优化探析
2019-10-25李毅
摘 要:新时期社会发展相比过去出现了很多的进步和提升,因此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贡献单位大型国有企业也必须结合着时代的发展来努力地做出治理的模式转换。国有企业需要就过去时代所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关的改变,只有这样才可以符合时代的新需求,解决各类存在的问题,提升整体的经营效率。笔者试图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关的梳理,给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为实际业务的推进带来相关的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优化
1引言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诸多的政策影响和社会环境变迁下,整体上的经营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行业也逐渐构建起了相关的规模效应,实现了横向和纵向的经济联合,逐步构建起来企业集团的初步模式。但结合实际的现实来看,在很多的大型国有企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整体实际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结合着时代的发展来做出努力的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2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研究来看,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2.1行政型治理依旧明显
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整体上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组织架构设计上还存在着行政化倾向相对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会使得相关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办法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而构建起的模式也没有办法满足新时期的需要,这对于整体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影响因素。
由于行政型治理依旧是相对较为明显的,因此与之伴随的各类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依旧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所在。在这类的特征模式下,政府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无论是省级政府、市级政府还是地区政府,都会渗透到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之中去,反映在公司的治理模式上。这就使得企业行政型治理的内部化现象十分严重,在许多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比如人事任命、经营决策、资源配置等方面,政府都起到了绝对的干预作用,甚至在部分的单位中政府的行政机制代替了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这对于整体的发展而言自然是十分不利的,也没有办法满足市场经济的最新需求,进而造成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部分政策性问题难以克服,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尽管随着国有企业改造以及整体的市场化改革措施不断推进,使得国有企业在相关的深水区做出了一定的试验,现在企业制度也逐步的被引入到了国有企业之中去,但是在实际的深度以及广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很多国有企业还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现象,这对于整体的本质问题解决自然是不利的影响因素。集团公司、集团总部依旧以行政上级的身份自居,对于各个成员单位、二級单位等做出人事上的控制,在资源调配、经营管理等方面起着绝对的领导权,各个成员企业也会对此绝对服从,这对于相互之间的发展以及影响而言都是不利的制约。同时成员企业的高层经理管理人员相互之间也存在着职责和管理模式的交叉,甚至还存在着兼职的现象,使得集团公司的真正控制监督权力掌握在一批人的手中,这就会使得相关的腐败问题依旧相对较为严重。
2.2治理结构不完善
结合目前的发展来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的今日,大型国有企业最终的委托人需要是全体群众,行使权力的最高机构也是与之相关的代表大会。在实际的会议上,委托国务院行使权力,保证整体的资产保值升值,以此作为根本的依据去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所在。国务院所提出的有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负责与之相关的任务,使得大型国有企业的中央直属企业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运营是相对合理的。特别是2003年所成立的国资委,实际上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国资委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方法,亦或是管理观念方面,都和现代经济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是在模式上解决了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制约。因此整体上的完备性相对较为缺失,特别是在法律框架方面没有合理的保障,没有办法清晰的以法律角度作为实际的指导。在权力和责任、法律地位等重要问题的规范方面也缺乏着一定的规范性,同时结合着股权结构的研究来看,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一直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以实际的研究来看,主要的特点体现在国家股东一家独大,第二股东持有量和第一股东相差较为悬殊方面。虽然在股东的整体构成事物方面越来越多,但是相较第一股东而言,整体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在一些重大公司的内部管理方面,其他股东依旧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在直接政策及战略制定决策方面,政府依旧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这对于整体的公司改革推进而言自然是不利的。一家独大就会导致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集团大股东操纵董事会,进而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关联交易,这也为腐败埋下了种子。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沦为了大股东的提款机,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了他们的不法侵害,所以各类虚假的产权主体以及单一的股权结构就会导致难以根治的根本问题出现,这也是影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问题最基本的主要因素所在。
2.3在治理机制的失灵
与单个公司的治理相比,集团公司的整体治理存在着自身的多元性、复杂性,因此需要直接治理和间接治理相互之间的配合。这里所提到的直接治理指的就是主要对各类的代理链条以及与之相关的环节做出权力上的配置以及资源上的调配,在相应约束及监督机制管理机制的影响下,使得内部的各个环节能够实现相互的制衡,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间接治理机制指的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系统的影响下做好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配合工作,使得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能相互配合推进。但是结合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在间接治理机制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集团公司内部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未上市企业的问题而言,整体上是没有办法发挥根本作用的,即使是上市公司也会存在着因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缺陷而导致监督作用的实际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因此整体上的作用不够明显,实际的价值也不够明确。职业经理人市场相对叫不完善,因此职业经理人虽然引入到了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优化中,但是所发挥的实际效用也是有限的,没有办法将它的价值真正的应用到间接治理之中去,所以导致间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旧存在。产品市场整体的发展存在着很多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这在一定时期内仍会长期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约束作用。
3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优化策略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相关的优化工作。
3.1改革行政型企业集团治理模式
结合笔者对四川省相关大型国有企业的研究来看,在四川电信五冶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中做了充分的调研。相当多的企业虽然在名义上完成了相关的模式转换,但是在实质上仍然存在着本质性的问题,企业的运行管理监督模式仍然是在沿袭着过去的传统机制,这对于整体的改善而言自然是没有效用的。因此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想要真正的提高相关的治理绩效,必须要充分的发挥整体的资源调用效率,尽快完善与之相关的规范,符合新世纪发展的集团治理战略。结合战略规划来针对资本纽带以母子公司的体制去开展相关的研究。四川电信五冶集团等都合理划分了母子公司的权限,规范了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方面做了很多的优化,实现了集团治理,从行政型向经济型的模式转换,因此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满足上越来越完善,在整体的管理操作方面也引入了很多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整体上的经营效率得到了提升。。
3.2优化股权结构
合理的股权结构不仅是建立科学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也是决定企业治理结构性质的关键。只有合理的股权结构做基础,那么整体上的集团治理结构才可以是完善的,才可以得到不断的优化。即使是在模式上建立起来,实质上没有发挥作用也是没有办法真正引领国有企业改革的。因此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做好相关的股权结构合理工作,在母子公司改制的基础之上,使得股权能够真正的在实际的发展中处于控制地位,使得各类非国有股权尽可能达到最大的程度,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股权的结构得到真正的优化。
结合股权结构的根本优化和调整,有效减少股东的非正确操作,进而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越发合理,将企业集团的目标置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将国有企业的治理优化,沿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来推进,可以大力的引入各类国际战略投资者,在足够安全的基础之上实现职能管理操作等各个方面的政企分离。构建起科学、规范、合理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因此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也应当严格遵循十九大所提出的各类倡议,逐步将投资主体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使得企业集团的权力结构以及权力配置失衡问题等得到真正的缓解和根治,这样才可以使得优化的效果发挥到最大模式。
3.3完善国有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工作
一是要明确界定公司集团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母子之间关系的构建可以以产权作为纽带来做出连接,不要附加其他的政企关系,要正确划分二者之间的管理权限,避免因母公司对子公司干预过多而带来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对于公司的干预。二是集团公司要正确履行国资委所赋予的各项职责,依法向公司派遣包括董事,监事产权代表在内的各类职责人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监督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能够在法律的保障下开展,避免过去所存在的各类不合理问题。三是要设计好与公司治理机制相关的管理模式,在制定时董事会、监事会人员及股东代表参加也需要有职工代表企业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目前存在着管理失衡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得企业的内部治理优化能够得到真正推进。
4 结语
整体来看大型国有企业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来做出相关的模式转换,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经济效率符合时代的需求,对于过去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使得企业内部的结构得到真正的优化和处理。作为实际的管理者必须要结合著时代的发展来提出新的策略,使得企业的经营质量能够得到真正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雅萍.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的国企改革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2018(S1):253-255.
[2]谢海洋,曹少鹏.非国有股东能抑制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吗?——来自国有竞争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论坛,2018,17(02):19-38.
[3]赵富洲. 把党的领导融入国有企业治理[N]. 学习时报,2018-12-24(006).
[4]白云.嵌入性视角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治理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266-267.
作者简介:
李毅,天津物产能源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