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伤口护理小窍门
2019-10-25石芳
石芳
在日常生活中,身上出现各类伤口这种事情是在所难免的。有的是因为做完外科手术(如截肢手术,开颅手术等)后还没来得及愈合完全的伤口,有的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出现磕磕碰碰的情况而导致的伤口(如跑步时因为被石头绊倒而导致膝盖破皮流血等),还有的是在伤口即将愈合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如外界冲击力等)导致即将愈合的伤口再次破裂从而出现的伤口等。对于伤口的处理有的人会漫不经心,不以为意,从而会使得伤口进一步发生严重的恶化,进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对于伤口的恶化最常见的就是“化脓感染”,所谓的化脓就是指破损的伤口被外界细菌感染以后而发生的一种病理变化。如果伤口发生化脓感染的现象的话,会导致伤口长时间不会愈合,即经久不愈,还会使伤口发生严重的恶化,严重者会因为伤口化脓而导致患有全身感染、败血症、破伤风、气性坏疽(由于火器致伤导致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伤口、机体组织失活或者出现了适合厌氧杆菌生长的缺氧环境而导致的疾病)等并发症。由此可见,在人体机体受损有创伤后,对于伤口的护理是极其重要的,决不可懈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一些常见的伤口进行科学而正确的护理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常见伤口护理的小窍门!
1.伤口的清洁护理。伤口不像我们的正常皮肤,有外表皮的保护,因此伤口极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最常见的就是用酒精和碘伏对伤口进行清理,但是酒精刺激大,痛苦也大,因此可以选择刺激小、效果好的碘伏进行消毒。如果伤口已经出现刚长出来的小肉芽,为了减少患者换药时对伤口的刺激,在消毒后,可以用生理盐水纱布或者凡士林纱布将消毒后的伤口覆盖住进行治疗。生理盐水纱布可以使伤口保持湿润,凡士林纱布有利于促进伤口处的新生肉芽的生长。对于不太严重的伤口(如因为磕磕碰碰而导致的磨傷、擦伤等),它的感染几率极小,因此选用生理盐水冲洗一下伤口即可。
2.已被感染、被污染的伤口的护理。对于此类伤口的处理一般遵循“引流排脓”的处理原则。当伤口由于急性炎症而出现脓肿块时,应该将脓肿快切开,将其中的脓液释放干净,然后涂抹抗菌消炎药物,使脓肿块消失,从而使伤口处肉芽继续健康生长。如果是褥疮、化脓性骨髓炎这种类型的感染,应该选择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处理,并用抗菌敷料将伤口处覆盖,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3.开放性骨折外行固定换药的护理。这种情况的患者要遵循“碘双盐林”的四步走原则。第一步是利用碘伏对伤口周围进行消毒;第二步是利用双氧水对伤口处进行消毒;第三步是利用生理盐水对消毒后的伤口进行冲洗;第四步是用呋喃西林填塞并覆盖伤口处。
4.伤口处脂肪液化的护理。如果脂肪液的量较少,利用盐水纱条进行引流,然后上药即可;如果脂肪液的量较多,这时需要将伤口敞开利用浓氯化钠液纱布对伤口进行充分引流,然后用庆大霉素盐水纱布对伤口进行湿敷,等到有新的肉芽组织出现后再对伤口进行第二次缝合。
5.经久不愈类伤口的护理。出现这类伤口时,我们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其护理时一般可以采用中药进行上药治疗,也可以使用伤口新型敷料(如生长因子、银离子等)。患有这类伤口并且出现恶化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多加观察,以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6.陈旧性肉芽创面的护理。出现这种情况的伤口主要的表现是肉芽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差、伤口周围的皮肤组织不易愈合。这时我们应将这类不良性肉芽通过医疗手段去除,以见到手术处有血出现,这样新的肉芽就会长出,再用外敷药物进行消炎愈合治疗。
上述这六种情况就是常见的伤口护理的小技巧和小窍门,既方便又实用。当我们身体上出现创伤切口时,一定要注意对伤口的处理,使伤口尽快愈合。同时要实时观察伤口的情况,一经发现有炎症时,要立刻采取处理措施,以免伤口恶化导致病情加重或者患上诸如败血症之类的并发症,如果伤口持续恶化,应及时就医,不应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