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诗歌中日和月意象之浅析
2019-10-25乔锐
乔锐
摘 要: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体现。而意象则被誉为诗歌的灵魂,无论是诗歌的鉴赏还是其创作中足以鉴其重要性。诗人借用具体事物来表达较抽象的内涵,从而抒发自己的志向、情感等。在中英诗歌中自然意象的运用有着其独特的意义。本文拟从日月这两种自然意象在中英诗歌中的运用进行比较,旨在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更深层次地探究中英诗歌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诗歌;自然意象;共性;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064-03
诗,最具文学特质亦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诗不但浓缩并沉淀了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从而体现出其语言精粹,故诗绽放着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意象曾被称为一首诗的灵魂。意象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哲学范畴。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曾说过:“一个诗人一生成功描写一个意象胜过创作诗书万卷。”[1]
我们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亦是诗歌永恒主题之一,其中最为耀眼的独属自然意象。几千年文化精髓积淀,展现出独具风格的意象,并形成了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理论,而这些意象理论相较于西方而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并相互渗透。
一、诗歌中日和月意象体现的文化共性内涵
从古至今,大自然都是诗人们争相讴歌并赞美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他们愿意为之饱蘸笔墨的焦点,这一共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的诗歌中都别有一番异曲同工之妙。歌颂大自然的美轮美奂,赞美大自然的沧桑变化,通过自然界中的一景一物来抒发传递自己的内心情感。纵观古今,诗人对孕育万物的太阳无不具有特殊的情感。当然还有皓月的崇拜意识。
其中夕阳这一自然意象在诗中的运用尤为颇多,以此来寄托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及较为深层次的精神领域。由于文化地域的不同,这种夕阳情结,日暮黄昏的感觉也就传递出许许多多种不同的意蕴[2]。而月亮意象的运用也是我国诗人的最爱。诗人们认为月最易触景生情。比如:
北宋文学家晏殊曾在他的《浣溪沙》中这样写道“夕阳西下几时回”。看着太阳西落,诗人不禁感叹这样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还有多少呢?读者面对这样巧妙而又无厘头的问话,犹醍醐灌顶,诗人那种失意怅然的感伤不经意间流露在字里行间之中。北宋文豪苏轼在其代表作《水调歌头》中也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的文笔来感慨人世间的万事无规律可循,此乃世事无常也。
美国现实主义女性诗人埃米丽·狄金森在她的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中,向我们读者描述了死亡的那一瞬息,并通过想象向读者们描画了一条捷径——通往永恒的捷径,我们称之为“人生的最终归宿”[3]。在这首诗中,我们不难体会出诗人用“日落”象征“迟暮的晚年”时期。人生犹如一次旅行,这条漫长而又曲折的旅途中,“晚年”只是诸多驿站中的一个,一个我们不得不路过的驿站。在这首诗中,诗人给读者一种“死亡是结束亦是开始”的观点。死亡意味着人生的尽头,生命的结束,如落日般渐渐消失。日落日出,周而复始,所以它又象征着我们慢慢长路的伊始。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其作品Lyrical Ballads序言中这样写道:“诗是人与自然界完美融合的一种表象”。纵观中国诗歌的经典理论史,我们发现“诗言其志”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从一个人的作品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壮志豪情以及广袤的胸怀气魄。诗人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述来抒发自己所追求的崇高美,不仅是伟大的心灵之回声,更是表达一种无限企图愿望的方式。伟大的灵魂,不朽的精神在诗歌中得以传承,得以永恒。
从这些中英文诗歌例子中,我们能明显地体会到诗人的感伤之情,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对于人来说,时间飞逝,事业却未成,无不为之哀叹。月象征着思乡,孤苦,失意等悲痛之情。纵观古今,人类往往借助空间载体描绘时间,从而通过物体的运动使时间更加概念化,这一特质在以上几首诗歌中日意象也有所体现。我们可以说诗歌中意象体现的文化共性内涵之一就是其所表达的时间意识这一共性内涵。时间的运动性,时间的无限性以及时间的不可逆性无不与有限的人生有着不可分割的矛盾与摩擦。日还是月,这种借自然物体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使读者感受中西方诗歌中的共性内涵,展现了诗歌中的意象美。
二、诗歌中日和月意象体现的文化差异内涵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自然”这一特殊概念却有着各不相同的内涵意义。在我们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影响并左右着我们人类思想方式、思维意识以及行为准则的自然观非儒家、释家、道家三家混为一体的自然观莫属。比如唐代被大家誉为“诗圣”的杜甫和“诗仙”李白笔下所描绘的落日和明月是最有代表意义的意象。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
——杜甫《秦州杂诗十二首》
明月出天山,苍茫坛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英国文学家济慈在作品To Autumn中所运用的自然意象当属其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在这部作品中所描绘的意象美是它帶给我们读者最为深刻的特质之一。To Autumn中有曾这样描述:“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 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翻译成汉语则是“雾气洋溢瓜果飘香的秋季,你和催熟万物的太阳是一对挚友”。还有一句描述夕阳意象的优美句子:“While barred clouds bloom the soft-dying day, And touch the stubble-plains with rosy hue.”翻译成汉语则是“霞光似的云朵儿在柔美渐逝的白昼中绽放异彩,为已收割的草场涂上了一层瑰色”。
相较于这几首描述自然意象的诗歌,中国诗歌中意象的描述习惯采用概括性强且程度性高的较为粗线条式的勾勒技法来向读者展示无我忘情、虚己应物的一派优美或凄美风景画。相反之,西方诗歌中意象的描述注重强调其细致,较善于它的精雕细琢[4]。济慈所著的《秋颂》,其中所描绘的意象充分地向我们大众展现了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作家作品重描述、重分析以及思维缜密的特点。
究其原因,不仅受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有很多因素。首先,我们传统的尊古尚贤的这种意识已经在中国诗人心中根深蒂固,在他们创作的过程中,这种意识也是其创作之源泉。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所追崇的对象则与我们大不相同。西方自由且开放的商业经济无不造就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以我们欣赏的西方诗歌大多较重分析,思维也更为缜密,西方诗人通过自己非常独特的文笔来传达自己内心情感。其次,就诗人的社会地位而言,中西方也大相径庭。中国长达三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文化,其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优势地位。所以“学而优则仕”这种意识一直激励着许多古代的诗人学者,使他们积极上进,奋发进仕途。从中国古诗词可以得知,大多数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抱负以及希望和前途,以至于他们的作品内容大多和其坎坷的仕途有着不可分割的牵连。所以大自然的夕阳等意象自然就成了笔下壮志豪情的宣泄。反观西方诗人学者,诗歌或者文学作品是他们的职业,通过自己辛苦的创作而获得一定的报酬。所以他们的作品更具有一些社会贡献功能。这些艺术作品甚至包括对人生的探讨与思辨也赋予它们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故他们通过对一些自然意象的描述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经验。当然,还有诗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也造就了其创作风格的迥异。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实现个人理想的伟大胸襟。相对而言,受西方商业经济以及民主政治的影响,西方诗人则追崇的是自由平等、个性发展、个人奋斗、个人创造等爱情、享乐,以及个人冒险主义和英雄主义。
诗人把对大自然界乃至人与自然的各种微妙关系的认知通过意象这一具体事物巧妙地运用在诗作中。但中西方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因此形成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基于此,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信仰,不同的思维方式,当然各个时期诗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的不同等等。受这些差异的影响,中国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就会强调人在自然界中的自我感悟,追求的是一种想要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更偏向于“无我之意境”。所以其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呈现出的是一种非常恬淡的、平和的、神秘中又带有那份禅趣、那份幽静中所蕴含的生机,那是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栖息地[5]。然就西方诗人而言,她们则更加强调以“我”为中心的境界,辐射自然,更忠于偏向“有我之境”。所以我们能领略到西方诗歌中的自然山水意象,其呈現给读者更多则是一种生态意识。诗人通常借此来呼吁社会的发展必须和自然界的发展同步,号召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坏“自然界的和谐”这一前提条件来满足私欲。通过这些意象的差异内涵,诗人传递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生态意识,传达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一种主题。向读者们传递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并互利互惠”的一种博大情怀。
三、小结
有人曾说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以意象为核心的语言艺术。而意象,不仅是诗歌最基本的成分,更是其最基本的审美成分。也有人曾评价说意象是诗人内心世界和自然事物的一种交融,亦是诗人精神以及物质世界的一种完美融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歌作为其最具代表的文化瑰宝之一,历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与热议。中国诗歌最具特色的特质是其精练的语言以及优美的意象。反观西方诗歌,同样形象生动,异彩纷呈,给人一种别样情结。
宇宙之大,但全天下夕阳是同一个夕阳,每天东升西沉。月亮仍是那个月亮,时而娇羞,时而妩媚,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亘古未变。反观我们人类,我们的人生却总是起起伏伏,世事更迭。太阳还是月亮,一直在那儿,凝视着我们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自然意象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畅想,使我们为之着迷,使我们为之赞叹,更引我们的共鸣,从而使我们感伤。从某意义上而言,无论是自然意象引起读者们对生命的感悟还是诗人们借助这些意象对自己情感的释放,无不证实了中西方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文化共性内涵。但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从而造就了另有一番美感的文化差异内涵。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0.
〔2〕包丹.中外诗歌“月”意象审美内涵之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2007,(04).
〔3〕李书仓.天下夕阳望相似,中外诗人别样情—— 英汉诗歌中夕阳意象的伤时情结初探[J].贵州文史丛刊,2005,(01).
〔4〕徐言行.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张晗.夕阳意象美学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2).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