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2019-10-25江苏省昆山市周市中学陶洁静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中学 陶洁静
一、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没有革新教育理念,往往使用单一的教育模式来开展授课。老师仅仅是带领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按部就班地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将学生能力的培养置于重要的位置,同时也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课堂参与度较低。
学生在课堂上应当有效凸显出自己的主体性,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教师也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进行互动,教师也没有做好自身的引导工作。如果仅仅是使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并且学生长期处于被教师忽略的状态,那么学生就会丧失对该学科的兴趣,而失去了兴趣的引导,整个课堂的实效性会大大降低。
二、有效响应新课程理念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1.开展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微型视频课堂。通过借助微视频为学生将知识点呈现出来,微视频的时长一般为十分钟左右,并且每个视频都是一个集中的知识点。微视频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生可以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观看特定的视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对于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化的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微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当下的中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引导其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可以充分借助微课的优势来进行课程设计。我们知道当下的初中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章节的重点来为学生呈现内容,而微课本身就具有可重复演示的特点,并且可以让学生自行多次循环播放,因此可以将平常无法涉及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来,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并且加深印象。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要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应当有效挖掘课本中的知识内涵,并且充分发挥其内在的价值,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中有些问题属于某个知识点的特例,而通过其能够反映整个知识点的客观规律,因此可以带领学生从特殊向一般进行转化,通过这类习题的引导可以带领学生养成抽象的概括思维。如例题:有两根竖直的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 米和10 米,而想要将第三根木棒与这两根木棒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的长度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通过该题目,笔者带领学生进行思考,联想到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这个思维,就可以将数学模型转化为不等式来进行解决:
设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x米,则有:
因此解得3<x<17。
到此,笔者并没有结束对于学生的提问,而是继续问学生其中的规律,观察上述结果,对其中的不等关系予以阐述,同时以此类推,看是否有其他类的问题依然可以得出这种结论,这也是带领学生从特殊向一般进行推理的过程,而学生通过对该题目的观察和比较,也能够得出“三角形第三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的绝对值”的基本规律,并且引导学生对其应用和推广。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初中数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通过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立体联想思维,对于几何体等会充满好奇心,这样也可以降低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知识的恐惧感,而教师可以从自身原有的教学经验出发,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此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更加全面的知识。例如在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几个结论时,往往是放在“三角形中位线”课时中教学,直接作为例题,利用性质去讲解。而结果是学生对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垂直的几种情况理解混乱,教学效果不佳。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听过一节展示课,是把中点四边形这个内容单独作为一个课时,整节课充分利用几何画板教学,对于原四边形形状和中点四边形形状做了一个深入探究,层层推进,直观清晰。学生在教师引导和自我探究中加强了几何说理能力,也获得了数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大屏幕可以将数学知识充分展现出来,这样也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沉浸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也会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并且凸显出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例如:已知直线y=-x+k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求k的值。在讲解这类一次函数与图形面积的问题时,学生做题时总是会漏解,是个难点。而在课堂中,教师一味地强调此类问题的重要性,或是埋怨学生又做错,意义不大。其实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很少会用到视频教学。如果在这里尝试着插入一个讲解清晰的小视频,把学生的专注力吸引到视频环节中去,一定会使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加深对此类问题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是个不错的选择。
教无定法,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及新课程标准理念等来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不断地探索来寻求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