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皮瓣在面部整形中的应用探究

2019-10-25王友增葛志江张翠清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9期
关键词:鼻唇血运皮瓣

王友增,葛志江,张翠清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454000)

面部受损为临床常见,主要原因包含:面部肿瘤切除、各种外伤等。面部是五官功能的承载,其皮肤组织和口、鼻、眼等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存在相关性。倘若面部受损除却会改变病患自身容貌之外,还有可能引起五官功能障碍等。除要达到功能修复外,开展有效的面部整形,能够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1]。

局部皮瓣是修复软组织缺损最常见技术,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皮片移植术[2]。目前局部皮瓣被广泛应用在面部功能修复、面部重建、器官再造以及创面修复等等治疗之中,且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时其也具备了较高的美学价值。可保持病患受损部位、形态以及功能正常。面部软组织缺损中局部皮瓣的设计有多种类型,本文全面分析局部皮瓣在面部整形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面部整形术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患者130例,男患者110例。年龄区间为21.38~77.25岁,平均年龄为54.62±1.17岁。从创伤位置来看,面下1/3处共计60例,面中1/3处110例,面上1/3处共计90例。恶性肿瘤者共计74例,其他病变共计166例。从皮瓣类型来看:斧头状皮瓣40例、鼻唇沟皮瓣40例、改良菱形皮瓣40例、旋转皮瓣24例、易位皮瓣60例、A-T皮瓣24例、风筝皮瓣48例。受试者自愿参加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 法

1.2.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之后,院内医护人员有效评估受试者病情。在此其中包含患者面部组织受损、大小深度以及位置。同时也要检查受试者是否存在其他类型损伤、异物残留和深层组织受损等不良状况。有效观察病患创面污染详情,仔细检查受损位置是否存在与之相匹配以及足够的皮肤修复。结合面部损伤类型,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3-4]。医护人员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在手术之前,检查其出凝血常规以及血常规,同时也要对病患的皮肤加以清洁。术前常规消毒铺单。结合受术者皮损位置接触范围情况,择取与之相应的局部皮瓣开展面部整形修复工作。

1.2.2 设计局部皮瓣过程 结合受试者入院后的病情,设计出与之相应的皮瓣。在一般情况下,选择皮瓣过程中,应当就近择取临近位置皮肤。利用这种方法更为方便手术进行[5-6]。一些患者对于面部整形有特殊要求。所以说,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应当保证疤痕的隐蔽性。所设计的切口线应尽可能争取患者面部自然轮廓线以及皮肤皱纹。为了确保病患手术拉拢缝合顺畅以及确保血运和张力不受影响,所选择的皮瓣面积应当比患者的创伤面积要大,具体为10%左右[7]。而对于面部创伤面积较大者,并且单独使用一个局部皮瓣无法完全覆盖缺损面积的状况之下,医生可以提供借助两个或者多个局部皮瓣手术方案完成治疗。

1.2.3 手术方法 结合受术者面部皮纹走向和正常皮肤活动范畴,设计皮瓣。①斧头状皮瓣,适合头面位血运密集、皮肤松弛、可以旋转的位置。设计的皮瓣为缺损区域的1.0~1.5倍,宽度为旋转侧宽度的1/2~1/3。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全面封闭缺损位置,并且该位置的血液供应满意。②改良型菱形皮瓣,菱形皮瓣的夹角应当和缺损边缘呈现为45度,长度约为缺损整个周长的25%,制作的皮瓣时,应当和创面面积相当或者略大。③鼻唇沟皮瓣,结合皮瓣的血液供应,进而设计出轴型皮瓣或者局部皮瓣,其蒂于下方或者上方;在制作做过程中,应当带有规格为1.0mm厚度的浅筋膜,不需要解剖血管蒂。④风筝皮瓣,其为一类由岛状皮肤和与之相连的皮下组织所组成;皮瓣的血液供应由皮瓣下方组织蒂供应,蒂内并不含有知名动脉。皮瓣的转移能力主要取决于皮下组织的松动程度以及延伸程度。⑤A-T皮瓣,一般将其用于三角形皮肤缺损之中。比如说,设计修复发际、唇红缘位置缺损、鼻唇沟时可以将梯形底边设计于交界位置进行此项操作。完成手术之后瘢痕并不显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美容效果。在开展手术过程中,可以依照皮瓣的规格放置皮条完成引流,在24~48h后可以移除。包扎过程中有必要适当加压,不要过紧或者过松。完成手术之后,不要立刻使用止血药物,在局部接口切口即可。

1.3 观察指标

依照受试者面部缺损将其分为3组。面上1/3处90例为A组,面中1/3处创伤110例为B组,面下1/3处60例为C组。对患者开展为期12个月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含手术区域外形以及功能、瘢痕隐蔽程度、皮瓣质地匹配度、皮瓣颜色匹配度等等几项。利用Link5点量表。经过患者自身打分对于手术效果加以评价,1分为非常不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对比3组受试者满意度打分差异情况。

2 结果

本组240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满意108例,较满意90例,一般22例,不满意24例。B组患者针对瘢痕隐蔽性满意度打分显著较低,其对于手术区域外形以及功能、质地匹配、皮瓣色泽匹配满意度明显较高,详细见表1.

本组研究240例面部缺损病患中,均使用局部皮瓣修复术,切口为I期愈合,皮瓣成活。术后对受试者开展为期12个月的随访,病患的面部手术位置较为平整,四周皮肤组织和整形部位皮肤匹配程度高,切口愈合满意,病患表明对于面部整形效果满意。

表1 病患皮肤缺损面积、年龄区间以及满意度分数比较情况()

表1 病患皮肤缺损面积、年龄区间以及满意度分数比较情况()

3 讨 论

面部软组织缺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如果不加以修复,不但面部功能障碍,还影响患者美观,恶化患者的人际关系。一部分患者伴有不良心理甚至轻生念头等等[8]。当前,面部损伤修复,即要满足病患面部功能修复,也要尽量恢复患者原有的面部容貌[9]。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包括直接缝合、皮肤移植、皮瓣游离处理等。对于缺损区域面积较小的患者,临床通常使用直接切除后拉拢缝合术或者局部皮瓣术进行治疗。面积过大,即邻近组织无法修复者,采用皮肤移植治疗。临床工作中,大部分患者的面部缺损不宜直接缝合,且邻近组织完好,血运条件优,开展局部皮瓣修复最为恰当。大局部皮瓣修复能够实现和患者受损位置四周皮肤质地颜色相匹配。并且病患在接受修复治疗之后原有手术位置并不会出现明显畸形。患者面部功能良好,面部瘢痕不易被发现。这种方法有着良好的美容效果[10]。

局部皮瓣修复术操作相对简单,在开展修复过程之中,医生们需要对皮瓣开展个性化设计。有效掌握患者损伤区结构功能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要求完成该项工作[11-12]。

局部皮瓣具体被分为移位、旋转以及推进几种形式。本文所使用的方式有下述优点:改良型菱皮瓣以及斧头皮能够广泛用于面部组织缺损位置修复,上述两者的适应症相似。但值得说明的是,斧头般的体积设计和旋转幅度明显更大,因此其更适用于规格较大的组织缺损修复工作之中,及缺损面积直径应当在2.0cm以上。A-T皮瓣可用于修复鼻唇沟发髻以及唇红缘等缺损位置,可以将“T”形底边设计在该交界位置,完成手术之后疤痕不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开展皮瓣设计过程中,必须选择于皮肤松弛位置。在开展皮瓣缝合以及推进过程中,必须保证在无张力条件下完成。所以说,其具体切口方向尽量应当和皮纹方向保持一致,在对3点位置进行缝合过程中,于每个角上进针深度都要相同,同时也要做好无张力缝合。鼻唇沟皮瓣适合于修复上唇鼻翼以及鼻唇沟区域。风筝皮下蒂皮瓣,有着选择灵活、自由等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修复鼻唇沟以及眼睑等位置的缺损,该皮瓣能够实现扭曲以及扭转直接朝向缺损区域推进,其并不会影响皮瓣血运情况。

随意皮瓣主要由肌皮动脉以及穿支动脉完成血液供应,可以与全身各个位置形成血液供应,主要依靠皮下血管网和浅筋膜内的血管网用以滋养。由于人体头面部血运情况较为丰富,在进行皮瓣形成术过程中,只需带有规格为1.0mm厚度的浅筋膜,同时也要将观察比例,控制于1:1~1:3范围之内,此时皮瓣能够得以存活,本组内没有患者由于血运障碍而发生坏死现象。

在开展皮瓣制作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在完成皮瓣切取之后,一般都会发生收缩情况。所以说,在设计过程中,具体面积应当比创面高出10~%30%,以免缝合之后张力过大,进而对血运造成影响。面部的SAMS筋膜浅面组织与头部帽状结膜下组织间隙较为疏松,非常容易剥离。另外,其组织质地韧性相对较好,即便在缝合时存在一定张力,也不容易拉脱。所以说,开展皮瓣游离过程中,必须在以上两个平面完成。在开展皮瓣制作过程中,边缘要利用规格为3-0丝线和浅筋膜间断固定数针,避免皮肤撕脱,进而对血液供应造成影响。在完成皮瓣制作之后,首先开展闭合实验,倘若张力较高,可以将四周组织在该平面朝向外部以潜行的方式加以游离。目的在于全面缓解皮瓣缝合过程中张力影响,将其转移到受区之后,把皮瓣尖端修成钝角,后利用型号为5-0强生可吸收缝线,把皮瓣基底和四周组织浅筋膜缝合固定。利用型号为6-0无损伤缝合线全层缝合,后关闭创缘。在开展缝合工作过程中,首先应当有效闭合供应区,目的在于降低皮瓣于后续缝合过程中的张力影响。

综上所述,将局部皮瓣修复术应用到面部整形之中,能够取得满意效果。这种方法更为符合美容外科的原则。其能够在根本上确保面部受损修复后的美容效果,方法简单可行,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鼻唇血运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超窄皮下蒂鼻唇沟皮瓣在鼻唇较大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鼻唇沟窄蒂皮瓣修复鼻部缺损26例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