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形成理论下戒毒人员运动康复训练指导
2019-10-25钱玉想李华之
钱玉想,李华之
(1.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徽,安徽 合肥 230031)
1 戒毒人员态度形成及改变
1.1 态度形成及改变基本理论
态度是指对某个事物、某个人乃至群体,或者某种观点积极或消极的评价。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3种不同的社会化过程有关:一是服从,它是人们由于担心受到惩罚或想要得到预期的回报,而采取与他人要求一致的行为;二是认同,因为从心理上认可榜样,所以是自己的态度与榜样人物一致;三是内化,指个人把态度当作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当态度与个人的价值体系一致时,个体容易形成这样的态度。
1.2 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特征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提出全面控制机构3个重要特征:第一,管理人员监控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住在哪里(通常称为“医院或监狱”)、吃、睡和工作;第二,在全面控制机构的生活是被控制和标准化的,每个人都吃一样的食物,穿一样的制服,并从事一样的活动;第三,正式规章规定病人或犯人何时、何地、如何从事日常例行事物。可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属于与社会其他部门隔离的全面控制机构,戒毒人员有着违法者、受害者和病人三重身份,处于这种管理机构控制,在戒毒人民警察的管理和教育下,用时两年左右时间,经历着再社会化的一种过程。
2 戒毒人员运动康复训练工作
运动康复又称体育康复,是体育与医学辩证结合 。戒毒人员运动康复作为运动干预,具有强制性、复杂性和互动性几个重要特征。
2.1 戒毒人员运动康复的强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戒毒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戒毒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97号令)第四十二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通过组织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生活技能培训等方式对戒毒人员进行身体康复训练,帮助戒毒人员恢复身体机能、增强体能。”戒毒场所管理人员遵照国家戒毒法律法规,组织戒毒人员进行运动康复,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
2.2 戒毒人员运动康复的复杂性
由于毒品的毒副作用,戒毒人员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常人水平,戒毒管理人员在强制隔离期间所进行的活动均以戒除毒瘾为目标。运动康复是戒毒管理人员针对戒毒人员的体质健康检测情况,利用体育运动的身体康复功能,科学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合理进行针对性体育锻炼,使得戒毒人员体质得以恢复和改善的工作体系,是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学(运动康复学)和医学(运动医学)相融合的学科领域范畴。
2.3 戒毒人员运动康复的互动性
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参与个体“身、心、群”全面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均已得到证实。运动康复是组织者为主导作用和参与者为主体作用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戒毒人员在活动中所呈现的体验、评价性心理与行为倾向,完全可以利用凯尔曼提出的“服从、同化、内化”态度形成阶段理论进行强制性干预。
3 态度基础理论与运动康复工作
服从、认同、内化态度形成阶段与戒毒人员所处环境高度契合,其形成与改变的过程与戒毒人员所受管理的情况形成共振。戒毒人员运动康复态度形成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的关系,如图1所示。
3.1 服从的基础
吸毒是一种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公安机关根据《吸毒成瘾认定办法》第7条和第8条的规定,可以认定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乃至“吸毒成瘾严重”,依法将其进行具有惩戒性的劳动生产、思想政治学习和严格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这种方法维护了法律权威 。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脱离了原先的社会环境,服从管理,在统一戒治要求下进行衣、吃、住、行等行为。
3.2 认同的保障
在国家提倡“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理念下,相关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到戒毒人员运动康复研究工作中,构建了强制隔离戒毒“不同期段”(生理脱毒期、教育适应期、康复巩固期、回归适应期)的运动康复理论体系,并通过“教科研一体化”“产学研融合”等形式,进行戒毒人员运动康复实验效果验证。通过展示研究成果和运动康复效果实例,结合身边运动康复效果好的事例和自身的体育锻炼体会,使得戒毒人员了解体育运动的功能作用,从心理上认可体育锻炼的益处,认同运动康复在戒毒康复中的积极作用。
3.3 内化的条件
《荀子.七法篇》指出:“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由此可见,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长达2年的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国家提供所有食宿及医疗费用,为戒毒人员提供一个彻底隔绝毒品的环境、工作机能教育和体质康复计划:。戒毒人民警察教育戒毒人员把参与身体康复训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定期检测戒毒人员生理指标、运动能力水平,长期指导戒毒人员进行多种运动器械、不同运动项目锻炼,为戒毒人员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和体育锻炼氛围之中,这些规范、准则内化了戒毒人员运动康复意识。
4 态度形成理论视域下开展运动康复工作
戒毒人员对运动康复所持有的态度是,主要取决于戒毒人员对运动康复深刻认同和理解,除此之外,统一管理和综合教育同样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根据戒毒场所环境及管理特点,将各种有利条件综合运用,使影响运动康复态度形成的3个重要因素(服从、认同和内化)形成正向合力。
4.1 利用戒毒人员依从性强化服从
依从性是医学术语,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照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戒毒人员是特殊的病人,同时也是违法者,为完成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从转型到定型,实现戒毒工作统筹发展,解决戒毒工作中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2018年5月,司法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意见》,规范统一了司法戒毒场所 “四区五中心” 的戒毒基本模式。在“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管理人员组织下,戒毒人员在健康筛查、生理指标检测、运动能力水平测试以及体育运动干预实施等方面有着极强的依从性,为运动康复积极态度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4.2 运用体育锻炼获益性促进认同
4.2.1 加大软、硬件投入 国家对戒毒人员实施人文关怀,为戒毒人员运动康复提供了运动场所、运动检测仪器,运动器械等硬件条件,同时也提供了体育运动指导人员、运动康复教科研团队等软件条件,戒毒人员在专业性运动管理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会增加其运动康复训练认同感。
4.2.2 量化康复训练效果 戒毒人民警察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的程序,对戒毒人员进行必要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检测,建立不同时期的健康档案,并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康复运动的一般规律,组织戒毒人员进行体操项目、大众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在不同戒毒“期段”利用适宜的体育活动进行特定“时段”运动干预后,再次进行戒毒人员全面体质健康检测,运动康复科研团队将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运动康复训练前后的直观效果,让戒毒人员深刻体会在运动中的获益性。
图1 戒毒人员运动康复态度形成关系
4.3 利用个体综合教育性完成内化
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是一个受综合教育过程。除了进行劳动生产之外,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政治学习以及其他必要的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运动康复理论与实践,促使戒毒人员行知合一。
4.3.1 运动康复与各项教育相融合 运动康复作为一种理念和手段,主动融入各项教育活动中,例如,针对戒毒人员体质状况,选用或编制运动量适宜的工间操,在平日劳动生产中进行锻炼;将运动康复理论与实践通过电视录像、现场教学、宣传标语等形式融入业务学习中;将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融入队列队形管理和调动中。
4.3.2 运动实践与信息反馈相结合 当今社会,数据已深入到研究的各个领域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研究中,数据最有话语权,运动康复训练过程中,将戒毒人员运动前后的体质检测和运动能力测试信息及时反馈,按照运动处方实施后的一般规律,运动前后的相关数据对比会有显著性差异,这样的结果会增加戒毒人员的运动康复信心。
4.3.3 运动体验与群体经验相联合 运动体验是运动过程中的自我感觉,运动体验不仅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运动机能,而且能够丰富他们的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指导戒毒人员记录和写作运动时的心得体会,并在适当的场合下进行交流,利用榜样的作用引导戒毒人员加深对运动体验的理解,从而转变戒毒人员运动康复的价值观念。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 论
戒毒人员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运动康复在戒毒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情况,利用态度形成、转变的基础理论对其运动康复态度形成进行干预,从理论层面上完全能够激发和促进戒毒人员运动康复训练积极态度形成,进一步为戒毒人员参与运动康复训练活动行为做积极准备。
5.2 建 议
戒毒人员运动康复属于“高墙内”体育,体育学界往往很少关注,医学界、心理学界等更是极少关注。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体育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加入此项戒毒措施理论和实践研究,运用各自专业特长对运动康复训练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或意见。例如,体育学研究人员进行戒毒人员的体质测试与评价;医学研究人员进行戒毒人员的生理指标检测与评价;心理学研究人员进行戒毒人员心理状况的测量和评价,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戒毒人员运动康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