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争端中日美主流媒体新闻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差异
——基于框架理论视角

2019-10-25陈齐王丽君田航王石羽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0

新生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时报争端

陈齐 王丽君 田航 王石羽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0

一、语料来源与理论背景

本文以"Diaoyu Islands"为【关键词】,在《中国日报欧洲版》、《日本时报》和《纽约时报》官网上搜索相关报道,时间限制为争端逐步升级的2012年1月到2017年的12月.在《中国日报欧洲版》得到样本1287篇、《纽约时报》276篇、《日本时报》338篇.本文将基于语料从"新闻框架理论"视角研究这些报道中蕴含的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差异性.

框架理论为认知心理学中的概念.框架理论概念一般被认为源自贝特森,后经高夫曼将其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逐步进入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成为定性研究的重要观点之一.【1】高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2】高夫曼认为框架有两个来源:过去的经验和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这些经验和社会文化意识是人们将真实的社会转变为主观思想的重要依据,这有点类似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即在真实环境和人们所认知的环境之间有一个拟态环境,人们通过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来认识这个世界.

因此可以说,框架理论和拟态环境理论都认为人的主观认识不是客观世界完全真实的反映,而在新闻领域中,媒体的报道对人的主观认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989 年,学者盖姆森从两个层次定义了新闻框架,一是"界限",二是"架构",框架是人们用来观察世界的镜头,纳入到镜头中的景物会成为人们认知的一部分,由此来建构意义,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3】

1993 年,学者恩特曼在大众传学领域进一步发展了框架理论,他提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媒体通过选择所感知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中加以凸显,用这种方式来界定问题、阐释、道德评价以及提供解决方案.关于新闻框架,D.桑德斯曾做过这样一种阐述:"新闻框架就是进行选择的原则——是强调、解释与表述的符码.媒介产生者常用它们构建媒介产品和话语,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像的.......新闻框架能使新闻记者对错综复杂、常常矛盾的大量信息进行迅速而例行的加工与'打包',因此,在对大众媒介的文本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这些框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化环节,而且,在形成受众的解码活动上还可能发挥某种关键性作用."【4】

针对桑德斯的阐述,可以做出以下四点理解:一、新闻媒体会处于自身的立场、出版编辑的方针或是其利益关系出发,对新闻事实进行不同程度的选择性的处理,而这种处理过程则决定了新闻媒体对某一时间的基本判断和所持态度;二、在特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媒体通过符号的使用体现新闻框架.符号的使用体现了对新闻事件态度立场的构建.针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的文字符号使用甚至能塑造完全对立的两种新闻形象;三、新闻事件大部分都是由复杂的多种属性共同构成的,但由于新闻讲究时效性等其他方面的限制,新闻文本往往不能囊括全部的属性.新闻的中心思想即新闻的中心议题往往是由新闻媒体挑选的部分重要属性组成的,其挑选制造的过程也与对应的新闻框架相适应;四、新闻所传输和表达的信息、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框架的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等的存在,读者在阅读时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新闻框架的影响.在缺少对照信息源的环境中,新闻媒体所主导的框架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影响的极其显著的.因此,新闻对于社会大众认知以及舆论的影响则不言而喻.

二、基于语料的新闻框架的相关分析

( 一)宏观视角分析

宏观视角下的量化分析旨在通过数据对比阐释新闻的基本信息,即"是什么",受众可以通过这些基本信息获取时间的抽象意义与播报主旨.

1、报道的数量

从报道的总量看,在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三家媒体相关报道的数量分别为:《中国日报欧洲版》1287篇、《纽约时报》276篇、《日本时报》338篇.《中国日报欧洲版》的数量远超于《纽约时报》和《日本时报》的数量.这说明《中国日报欧洲版》在争端升级后,坚守媒体的责任,通过媒介传播力量维护国家利益,树立了坚定守护国家领土不受侵犯、在国际社会呼唤正义,严厉谴责日本非正义行为的大国形象.而日美对争端的报道数量明显较少,这反映了日美本身处于非正义立场,无法给非正义的侵占中国国土行为穿上正义的外衣.同时,美国虽然不直接参与钓鱼岛争端,但其利益与日本是一致的,所以美方企图用所谓站在中立立场的角度"评论"本次争端,这点在纽约时报相关报道的数量上便能体现.

具体来看,在研究的72个月中,三国报道数量共同的峰值分别是2012年9月和2017年2月.仔细查证后发现,这两个月都有关于争端的大事发生.2012年9月,日本政府决定对相关地区进行所谓的"国有化",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日本政府宣布实施所谓的"国有化",指出日本政府所谓的"购岛"是完全非法的、无效的.同月在中国各地还发生了规模庞大的游行示威,以此表达对日本非法行为的抗议与不满.在本月的数量上,中方的新闻报道远高于日美两国.2017年2月,中国的海警编队驶入相关海域巡航,日本政府对此表达了了抗议.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的新闻报道中美国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数量超过中日,一方面,是美国作为"合理中立"立场发表对中方行为的抗议,另一方面,这更是美方感受到中国维护国土的决心,企图在国际社会引导舆论,利用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信任制造舆论压力,表面上是为日本撑腰,实则是为自己谋取利益奠定舆论基础.

在2012年9月,三国的报道数量都超过了30篇,这说明媒体对政府声明格外关注,集中报道.

表1:中日美三国新闻报道月份分布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9月之前,中方针对钓鱼岛相关新闻报道的数量为0,而美日两国则有或多或少的报道.同时美日两者的变化幅度有极大的相似性,起伏的幅度较为相似,相比较下中方的相关报道的数量波峰存在些许滞后于美日新闻报道数量波峰的情况.这体现了日本侵占我国领土是一场有预谋、有目的、有计划的非法非正义事件.美国或为日方背后的指使者,企图利用新闻占领的舆论先机为这次非正义的事件披上正义合法的外衣.

2、报道篇幅

产品外观设计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到产品外观设计的质量,因此,应严格规划产品外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将传统图案应用在产品外观设计中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重视产品外观的文化特色并与传统图案中的民族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可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从报道篇幅来看,笔者将500词以下的视为短篇新闻报道,500-1000词的视为中篇报道,1000词以上的视为长篇报道,经过计算得出了各类型篇幅在总量中的占比.

表2 .中日美三国新闻报道篇幅分布表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美日新闻中占比最高的为中篇报道,比例分别为53.85%和48.19%,《日本时报》占比最低的是长篇报道(15.97%),《纽约时报》占比最低的为短篇报道(11.59%).相比之下《中国日报欧洲版》篇幅的分布更为均衡,三种篇幅占比分别为24.28%、35.39%、40、33%.其中《中国日报欧洲版》占比最高的是长篇报道,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日报欧洲版》在新闻论证钓鱼岛归属权时更倾向于据理力争,史料充分.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日报欧洲版》有关钓鱼岛争端相关报道中以长篇报道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更加完整逻辑详细的论述,而《日本时报》和《纽约时报》以中篇报道为主,从篇幅上看可能存在论证不足的情况.

3、文章主题

关于海洋争端的报道议题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报道主题广泛涉及面广泛;二、政治、军事主题关注程度高;三、经济主题也有所涉及.由此也可以反映出:钓鱼岛争端是涉及政治、军事乃至经济的综合事件,其涉及的利益冲突将影响多个国家的利益.钓鱼岛的归属不仅涉及领土的争议,更是关于中国与日本乃至中国与美国的政治角力.因此对钓鱼岛的相关播报应该更加全面,其本质上是国际范围内的国际地位斗争问题.

(二)微观视角分析

微观视角下对语料的词汇的使用分析旨在通过比较使用的不同及使用的特点,窥探新闻写作者的态度以及立场即"为什么",受众会受这些词汇以及表达方式的影响造成什么样的概念和印象.

1、描述中方词汇的使用

使用语料库分析软件WordSmith Tools7.0,以"China"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三家媒体的语篇中进行检索,发现了以下规律:

在《中国日报欧洲版》的相关报道中"China"一词的含义较为局限,仅指代中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而在《纽约时报》和《日本时报》的相关报道中"China"则被新闻创作者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其指代意义不仅仅包括了中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语篇中"China"还被用来指代其他含义.《纽约时报》和《日本时报》在描述中方军事行动时使用"China"一词指代中国海军或舰队,将中国军方用范围更广的中国一词代替,将敌对的观念扩张为整个中国,使西方读者自然而然地建立中国出动大规模军事力量,并自觉地将中国放在情感对立面的位置,将范围放大使读者对在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上偏向日本.

同时《日本时报》和《美国时报》在描述中国军事规模时,采用模糊化、夸张化的方法报道中方的军事力量.在描述中国军舰时使用" dozens of "对"vessels"进行修饰,在描述中国渔船时使用"hundreds of "搭配"fishing boats",使用"several days"表达中国在钓鱼岛范围内巡航的事件.这些词语或词组都有着模糊性和扩大性的特点,在读者心中构建出中国出动大量军事力量,长时间的盘踞在钓鱼岛周围的错误认知,将中国描绘成用武力抢占钓鱼岛的非正义形象.这样的描述方法,自然而然地将日本塑造成受中方军事压迫的弱小形象,在国际环境中为日本的非正义、非道德的行为谋取了一定的舆论环境,让不清楚争端真相的中立派偏向支持日本而非中国.

《纽约时报》和《日本时报》在引用中方新华社和其他媒体的相关新闻报道时,频繁提及中方媒体的官媒特征.如:The official news agency(官方新闻机构)、The staterun(国有)、China's state news agency(中国的国家媒体)、The authoritative Communist Party mouthpiece(共产党的喉舌)等.通过不断强调新华社等媒体的国家媒体特征,一是介绍信息来源背景,二是彰显了歧视态度.这样的有意强调,实则是为了利用西方社会对中国及其媒体的不信任,在结果上消解了信源的权威性与可信度,进一步弱化中国相关媒体新闻报道的有效性.

此外,在针对在中国大陆发生的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日本时报》与《纽约时报》使用了诸如"massive"、"violent outbursts"和"mixed signals"等词汇将游行示威升级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暴力行为.这里使用的词语将中国刻画成为崇尚暴力、精心策划群众游行的邪恶形象,更直接地将中国政府推向了西方读者的对立面.

2、对日方相关词汇的描述

在三国媒体的报道中,以"Guard"为检索词,检索三国媒体对日本海岸自卫队的描述发现:《中国日报欧洲版》在表达日本海岸自卫队时用了全表达即"Japanese Coast Guard",在表达上尽量地做到了客观真实.而《日本时报》和《纽约时报》在报到时,对"日本海岸自卫队"的全称进行了省略,而使用"海岸自卫队"(The Coast Guard).这样的省略会让西方读者联想到美国海岸警卫队(American Coast Guard),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对日方细致且模糊的描述和对中方进行范围式替代的表述两者在西方国家读者的情感认同差异不言而喻.

三、结论与反思

(一) 充分利用"媒介事件"塑造国家形象

媒体在采用自塑法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媒介事件",若想要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形象,就需要设法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赢得国际舆论的支持.于是,借助各国政府和公众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就成为了塑造国家形象的首选.在争端类新闻的报道中,关注"媒介事件",适时推出深度报道或系列报道,如政府的官方回应、相关协议的签署等.

(二) 主打官方信息,注重多层次发声

《中国日报欧洲版》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的实践的过程中,应以官方信息为主,这体现了国家主流媒体对信息来源真实性性、准确性的保证,体现了政府对媒体正确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关注.在报道的过程中,注重多层次发声,官方、平民、专家的声音都有所采用,国内国外的声音都有所涉及,使塑造的国家形象更加客观,更有说服力,也更能彰显出中国行为的正义性.同时,应及时对日美及其他媒体针对中国的模糊性报道予以回击,捍卫好中国的官方形象.

(三) 塑造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

《中国日报欧洲版》在争端新闻报道中以正面报道为主,报道用语应积极.这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国家媒体所表达出的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不容动摇.对外塑造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包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形象和的爱好和平军事形象.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时报争端
漫画
老飞人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潮流时报
《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争端解决机制是WTO对全球经济稳定的最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