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提高能源环境效率了吗?
2019-10-25石超英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石超英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2016年,中国进口货物和服务总额占全球进口市场的份额由8.4%提高到了9.7%,提高1.3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的进口份额下降了0.4个百分点.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速为11.4%,2018年达到12.6,高出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2个百分点.在贸易质量和结构上中国对外贸易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和改善.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4.62万亿美元,增长12.6%;其中,出口2.48万亿美元,增长9.9%;进口2.14万亿美元,增长15.8%;贸易顺差3517.6亿美元,收窄16.2%.一般贸易进出口发展迅速,同比增长12.5%,占到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8%.且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2018年达到39.7%,同比增长12.9%,对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
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迁的梳理来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20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兼顾着变于不变.保持不变的是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始终以开放、和平、平等、互利互惠的贸易期望为基础的合作态度,以及积极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分工,坚持改革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进取精神.始终保持变化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为顺应世界贸易的发展,以更开阔和包容的态度为贸易伙伴不断打开的方便之门.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不是投机取巧得来的,而是通过自身不懈奋斗得来的.
关于效率,在经济学方面的意义是单位劳动时间内在特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要素投入与能够得到的产出的比率,越少要素的投入且产生越多的产出是为效率越高.能源环境效率的意义亦是如此,从理论上说能源环境效率实质上是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分解.因为只有单独的生产要素无法获得产出,因此在一般的生产活动中要素的投入都是以要素组合进行的.资本、劳动和能源在特定技术条件下共同产生的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中剔除了资本、能源与技术的贡献率之外,即为能源消耗对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贡献率,而对能源对非期望产出的贡献率即为能源环境效率.
设置资本投入K、劳动投入L、能源投入E、期望产出G和非期望产出P通过非线性效率测算方法数据包络法得到能源环境效率的测算公式并带入DEAP软件得到能源环境效率.
根据影响研究的线性回归模型设立原则,建立对外贸易对能源环境效率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模型中的各个指标分别代表对外贸易依存度、技术投入水平、技术产出水平、城镇化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制度约束和市场化程度.
为了证明中国对外贸易是否提高了能源环境效率,通过Eviews软件进行最小二乘回归检验的到以下结果:
1.从对外贸易总量影响能源环境效率的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对外贸易贸易能够正向促进能源环境效率的增长,而其他影响能源环境效率的因素中产业结构指标、制度约束指标以及技术指标不利于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则对能源环境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能够提高能源环境效率,且在对外贸易提高能源环境效率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起着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率、制度约束以及技术水平不利于对外贸易提高能源环境效率.
2.从进出口贸易影响能源环境效率的回归模型来看,出口贸易有利于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而进口贸易不利于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统计性上不够显著.说明我国初考贸易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能源环境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经济的绿色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进口贸易则在发展过程中抑制了能源环境效率,虽然效果不够显著但仍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反思进口贸易的过程中是否对进口产品的质量把关不够严格导致进口贸易对我国环境造成了污染.从其他影响因素来看,城镇化率、制度约束以及技术投入水平对能源环境效率的抑制作用在进出口贸易两个模型中没有什么不同,都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是技术产出水平在进口贸易模型中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为负,在出口贸易模型中的影响却为正.
结论: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了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但是促进作用不显著.其中进口贸易对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存在抑制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进口贸易存在的技术溢出效益与母国的技术创新存在竞争效应对生产要素的争夺不利于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出口贸易对能源环境效率存在正向促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