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年衣食住行看变化

2019-10-24王薇

西部大开发 2019年9期

王薇

1(948年12月,不知所措的老人在北京街头刚入伍的新兵队伍中寻找着自己的儿子,一旁的难民母子在街上艰难乞讨。1949年1月,上海的穷人们撕开了码头上的棉包。1949年4月,在市民的关注下,首批解放军士兵进入南京。1949年6月,为庆祝上海解放,人们在电车上忙碌的悬挂领袖像。1949年9月,一艘美国军舰“戈登”号搭载的外籍人士缓缓离开上海。1949年10月,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上海街头,慈善机构的一群孩子等着分发大米,一个叫卖者正在街头卖花生和中国烟,一群儿童在街上旁若无人地看着小画书。杭州的流动摊贩推着满载布面绸缎的手推车走街串巷。香港的一个婴儿在商铺柜台上午睡,父亲也躺在旁边的凳子上睡着了……”

20t8年12月,工信部正式对外公布,已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2018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一九年新年贺词。2019年2月,诸多游客来到大唐西市与雁塔广场,看到穿着汉服的年轻人熙熙攘攘地庆祝着

“最中国”的“西安年”。2019年4月,西安街头的外卖小哥送餐到门口,面带微笑地说道“祝您用餐愉快”。2019年5月,刚下地铁三号线的上班族们纷纷拿出手机扫码解锁,跨上共享单车,完成下班路程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9月,一批新入学的外国留学生拎着行李在西安高校报到……

回首往事,70年的岁月在滚滚车轮中,不断映现出丛生的社会百态、天地间的日新月异,巨大的改变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不断发生着。

1950-1960年代占据主流的“老三套”

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质资源极度匮乏,衣服的布料大多是粗棉布与麻布,颜色也较为单调,于是,20世纪50年代的服饰主要以简朴和实用为主。

50年代,人们根据中山装和列宁装的特点设计出“人民装”。由于当时的干部爱穿中山装和列宁装,因此“人民装”也被称作“干部服”。大家以穿“干部服”为时尚。被称为“老三套”的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装占据着服装界的主流,由此,服饰用色上的蓝、灰、黑“三色鼎立”的局面也渐渐形成。

然而,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遗留的烂摊子使得人们的穿着再次受到严重限制。棉花歉收,纺织品供不应求,人们对服饰的要求逐渐偏向坚实耐穿。同时,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列宁装亦退出了服装舞台。

曾有年长的作者在其回忆中生动地描写道:“1950年代我上学时,母亲让我脱下补过多处的旧衣服,穿上了姐姐的半新衣服,因为是女性衣服,到了学校,同学们问我是否穿错了衣服,我被问得非常尴尬。但在那个年代,遇上走亲访友,借穿衣服是普遍现象。那时候,一般人只有冬棉夏单两身衣服,成年人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九年制,而对长身体的少年儿童则是家人之间的‘轮穿制。即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一个接一个,直到破得不能穿了为止,家家都是如此,谁也不笑话谁。我在6个兄弟姐妹中年龄最小,因而大多穿的是‘两手衣。1960年代结婚时,为了不穿着破旧衣服去见丈母娘,我不得不向邻居借了一套‘劳动布中山装增加‘底气。”

1970年代“不爱红装爱武装”

1966年,随着10年“文革”的深入展开,“四旧”及“小资产阶级情调”都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原有的服饰被大量删削废止,连衣裙、高跟鞋、夹克衫、旗袍等几乎不再有人穿。

同时,这一时期的服饰呈现出明显去性别化及去年龄化的特点。在红卫兵的影响下,集草绿色军服军帽、宽皮带、毛泽东像章、红色语录本、草绿色帆布挎包等于一身的经典装扮迅速升温。

于是,在1970年代的中国,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身着草绿旧军装,腰扎棕色武装带,胸别毛泽东像章,肩挎草绿色帆布包,袖戴红卫兵布章,脚蹬草绿色解放鞋……祖国上下,一片军绿色。“十亿人民十亿兵”,绿军装是主旋律。

1980-1990年代与国际接轨的时尚

1980年代初期,服装流行与变化速度还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市场开放流通活跃。服装流行加快,这时候的女性服饰开始向时装化转变——在浪漫娇美的基础上,加上成熟因素的设计风格,造型和装饰突出艺术性和时代风貌,通常采用轻薄和半透明的丝绸等材料,使装式更接近穿衣者的需要,充分显示人们享受时装美的生活情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蝙蝠衫、棒针衫、滑雪衫纷纷登场,成了服饰的亮点。多样性成为这一阶段女子服饰的特点。

1982年夏天,一种一开到底,钉上大扣子的布裙悄悄流行,随后,又出现了黑色紧身踩脚裤,以及露脐短衫。

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产生的运动休闲概念,使得代表健康风尚的运动装不再是竞技场上的专利,而成为健康养生、陶冶情操、调剂生活的一种服饰,进入寻常百姓家。于是,宽松舒适的运动装扮,一时间令人们趋之若鹜,登山旅游、上学上班、走亲访友,运动装随处可见。

另外。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很多影视剧的装扮也成了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美国电影《霹雳舞》上映后,“太空步”开始席卷内地,年轻人烫爆炸头,跳当时最酷的霹雳舞。山口百惠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血疑》在中国热播,女主角大岛幸子身上的学生装便成为青年女性最为青睐的热门服装款式。

1990年代,西服、喇叭裤、T恤衫、牛仔衣裤、风衣、超短裙、运动服、皮装、羽绒服等丰富各异的服装款式在国内次第流行起来。从此,人们的服饰开始向着开放化、自由化、随意化的方向发展。

21世纪股装是个性魅力的体现

时间进入21世纪,人们的衣着服饰更加追逐时尚和个性,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质地都变得丰富。国际品牌时装陆续进驻中国市场,中国人开始认识范思哲、路易·威登、迪奥……畅通的互联网使各类时尚资讯唾手可得,中国人的穿着不再同从前那么有“特色”了,而是真真正正地融入了并影响着国际化的时尚浪潮。而隐藏其后的,则是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及随之而来丰富多元的思想观念一一穿衣不再仅仅为了避寒保暖,更是自身气质、品位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2000年上映的《花样年华》再次掀起了女性对旗袍的热爱,片中张曼玉身着旗袍的优雅造型成为时尚界的经典形象。

2008年,一大批被称做“经典国货”的物品悄悄流行起来,从网络到街头,很多人开始重新青睐起在上世纪80年代盛行的梅花牌运动衫、海鸥相机、乐凯胶卷、凤凰自行车、回力胶鞋、蜂花洗发精等物品。一时间,经典国货成为了新鲜时尚的载体,而电商的出现更为服装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国力的增强也体现在民族特色的时尚表达。21世纪的国际T台,有熊猫黑白的经典配色;东北虎纹路的霸气外露;黄瓦红墙的端庄辉煌;丹青泼墨的器宇不凡。民族元素向时尚界的渗透无不昭示着中国人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与国际地位。

一粒米里看世界,两箸闻话国情,在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里,我们同样发现了惊喜。

1950-1970年代“票”时代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努力,在人口增长近一倍的前提下,基本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但这是由“粮食计划供应,粮食凭票供给”换取的。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粮票堪比人民币。

在食物供应紧张,品类匮乏的年代里,人们大多以玉米、红薯、小麦等粗粮为主粮,以青菜、萝卜等蔬菜为辅食,过年过节才有肉类上桌,而在青黄不接的月份里还会出现断粮的情况。

于是在很多子女众多的家庭里,出现了“分食制”。有年长者回忆童年道:“在粮食紧缺的那些年里,母亲给我们兄妹六人采取了‘分食制,即凡有鱼肉之类的好菜,母亲就把它分成6份。兄弟中也有‘眼睛光溜溜,吃食打后手的,调皮者趁着别人盛饭离席时,悄悄地去他人碗里撩一筷。糕饼、糖果平时是难进门的,偶尔母亲从寺院里供佛后拿回來,每人分得一两件。”

1980-1990年代饕餮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都敞开供应,细粮也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1979年8月央视开播的《为您服务》,首次以知识普及的形式向观众呈现了养生和烹饪的内容。随着拍摄手法和主持人镜头意识的提升,生活服务类美食教学节目更加成熟和丰富,形成了类似“厨房综艺”的节目形态。

除了跟随食物的多样性丰富起来的厨房综艺,快餐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了中国市场。1990年10月8日,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解放路上,一幢并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这天是一家名为麦当劳光华餐厅开业的日子。尽管距11时正式开业还有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多人还是早早赶来翘首以待。据当时的店员回忆,餐厅本身有三层,结账的柜台被安排在二楼,而排队的顾客竟从柜台一直排到了外面的大马路上。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我们看到,在1990年代,肯德基以“点一个炸鸡就能坐一天”的优质用餐环境吸引着年轻人。据1989年《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肯德基吃什么?》记载的菜单,当年7.5元一份的吮指原味鸡套餐对平均工资只有两位数、长期与消费主义绝缘的国人绝对算得上是“奢侈品”。而为了配合中国的酒文化,当年肯德基甚至在原味鸡、土豆泥、蔬菜沙拉等寥寥几种产品中加入了听装的北京五星啤酒,走在了“啤酒配炸鸡”流行吃法的最前沿。时至今日,肯德基远东区总裁、美籍华人王大东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位于前门的肯德基每周末都有新人在三楼举行婚礼。

进入新世纪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美食节目的收视冠军非央视的《天天饮食》莫属。这档开播于1999年的生活服务类栏目延续了几十年前美食节目的原始形态,也和同时期BBC热播的《The Naked Chef》(《原味主厨》)十分类似,它的主旨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教做菜”。

节目的场景被固定在开放式厨房。与《为您服务》的区别在于,《天天饮食》充分发挥了美食符号非严肃性的特点,给了主持人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节目风格趋向诙谐。娱乐化转型使得节目的可看性明显提高,早期的主持人刘仪伟也因为同央视风格极为不搭的一口“川普”,以及甚至有时拖沓的主持节奏,成为颇受大众关注的明星。一时间,对着电视学做菜成为了时髦,凭借电视强大的传播能力,家常菜烹饪也就此摆脱了家庭内部言传身教的窠臼,成为大众皆可习得的常规技能。

跳出“清洗-下锅-成菜”固定循环的节目,2012年开播的《舌尖上的中国》里,厨房不再是哺育故事的唯一摇篮,食物制作的过程被剪辑淡化,故事线向前延伸到了对食材的仔细挑选以及精心培植,也向后延伸到了食客餐桌上的纵声欢笑,使得“吃饭”这个更宽阔的主题在不经意间取代了“做菜”,而沉浸于美食中的文化与情感成为最终描绘的对象。

饮食和生活的结合,美食本身已然不再是唯一焦点,食物视觉美感、美食代表的养生文化,以及美食背后最简单直接的情感表达,都成了人们在美食上寄托的新热情。

房子之于中国人,许久以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房子是家,是安宁,是避风港……在1980年住房商品化雏形形成后。普通中国人的“家”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从几代人共居一室的必需品。成为了今天享受生活的“奢侈品”。

1950-1970年代住漏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建成了不少的居民楼,但更多的精力还是用于基础与国防建设,居民住宅建设资金依然紧张。加上人口迅速增长的巨大压力,住宅建设严重滞后。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居住环境普遍较差。

据统计,1978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净面积只有3.7平方米。大约有40%以上的人住在解放前建的住宅里面。50%-70%的城市居民住在低矮破旧的平房中。不少居民祖孙三代居住在十几平米的平房里。

年长者回忆新中国成立初家里的住房条件说:“1949年后,家里有了土地,父亲靠种田、砍柴,母亲养猪、养鸡慢慢积攒了一些钱,又向人家借了一部分,我们搭建了两间矮平房,其中一间是‘前做房后打灶,另一间用于吃饭、藏粮食、柴草和农用杂物,显得十分拥挤。由于建筑材料差,每逢下大雨时,屋内就下小雨,一家人就忙着用脸盆、脚桶盛漏水,墙体是用石头和泥土搭建的‘乱石墙,鼠类在墙洞里‘自由出入。冬季天寒地冻,寒风从墙洞里吹进来,整座房子都冷冰冰的,把人冻得打哆嗦。低矮的屋内通风性差,炎夏酷暑,我们三兄弟合睡一床,如在蒸笼内一般。每年梅雨季节,是一家人最难熬的日子,地面黏糊糊的,‘一步一个脚印,还夹杂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人口增长最为蓬勃的时期,人口与住房的矛盾日益加大,而筒子楼则是1980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是当时中国城市最常见的居住环境。

从结构上看,筒子楼的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每个单间大约为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筒子楼里长长的走廊、浴室和厕所都是居民其用的,一室一户十几个平方米,一栋三或四层楼能容纳几百人。

在人多地少的计划经济时代,筒子楼建造成本廉价且居住人多。由于筒子楼社区的建筑密度较高,因而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价,让更多的人安居。

筒子楼虽面积狭小,且缺乏私密空间,但“一到下班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烟飞溅、人声鼎沸”的场景和生活方式却是那一代人特有的记忆。

1990年代以来从“栖身之所”到“直居之进”

1980年代中期,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这意味着“新住房时代”的正式开启。一方面“福利房”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原先分配的“福利房”以及各式各样的自建公房折价转卖给了使用者。

1998年,

“福利分房”时代宣告终结,中国房改进入实质性阶段的一年,中国的住房分配,完全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

90年代的商品房,大大增加了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的面积。较高档次的住宅还备有餐厅、书房、储藏室,卧室以外的居住空间被大大扩展。

随着中国房地产产业的不断完善,如今,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特色别墅,应有尽有。房子不仅宽敞舒服,而且美观大方。从“你一间,我一间,筒子楼里冒黑烟”,到“小高层,电梯房,城乡广厦千万间”,城市生活不断提档升级,乡村环境持续改善,更多居民的住房获得感明显提升。

1950-1970年代人力出行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靠步行。到20世纪60年代时,一线城市的上班族便开始骑着单一色调的自行车在街道上行驶,这一现象到70年代最为普及。自行车、缝纫机与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到70年代末,自行车的品牌多了起来,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不断涌现出来。

到70年代末,公交车开始出现,但与其需求相比,当时的公交数量远远不足,且受制于当时的道路条件,公交车恐怕难以被看作是理想的交通工具。在年长者的回忆里,“在当时,我的家乡只有两辆中巴公交车。犹如闷罐的客车在坑坑洼洼的盘山石路上颠簸,让站立在车厢里的人上坡时身子向后仰,下坡时又向前伏,一趟车乘下来,正常人都觉得疲惫,车上还不时发生因颠簸产生的呕吐……”

1980-1990年代机动车年代

改革开放后,个体中巴车、出租车如雨后春笋般地多了起来。随着道路建设的组建扩张,摩托车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80年代末期,一线城市已基本普及了摩托车。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

春节前期,民工开始放假,纷纷乘交通工具回乡,而铁路运输是春运的重中之重。40天左右的时间里,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约70亿人)的3/7,“春运”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90年代前期,公交车、的士不断普及,长途大巴应运而生。90年代中期时,合资品牌的一些车型开始引入国内。一线城市不仅可以看到大量的公交车,黄色、红色的微面的士,还可以看到为数不多的私家车。而90年代末期,一线城市的自行车已经很难见到,而私家车、公交车已经慢慢地占据了各大重要通道。

21世纪以来地球树时代

2000年至今,中国的汽车市场迅速发展,如今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5亿,堵车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日常。而21世纪的中国,人们在出行方式上的选择更加多样,共享单车、公交、地铁、汽车、高铁、动车、飞机,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使我们彼此间的距离不断减小。

近几年来,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健康。10年前选购车辆攀比排量、轴距,追求大空间、高配置,如今油电混合以及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車越来越受到青睐。

如今,铁路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民航旅客运输量达6.1亿人次,跃居世界第二。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如今手机一打开就能叫到网约车……70年来,中国居民的出行方式与时代一同在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