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摭探

2019-10-24叶秋璜

成才之路 2019年27期
关键词:疏导表率和谐

叶秋璜

摘 要: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要做到身先示范,做学生的表率;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组织活动,寓教于乐;善于心理疏导,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家校共育,齐抓共管。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表率;和谐;疏导

中图分类号:G621;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7-0022-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作为一名教师,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对教师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身先示范,做学生的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用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用优秀的教学培育学生,用高尚的品德塑造学生,教学生读书,教学生做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无数事实证明,仅仅有渊博知识的教师,还不能做好教育工作,只有那些知识渊博而又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因此,要培养具有健全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始终充满激情,带著乐观向上的精神出现在学生面前,以自己高昂向上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用鲜明的榜样让学生来模仿。

二、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和睦融洽,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阳光、向上。而且在轻松愉悦的教育情境中,能消除学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是每一个教师崇高的使命。教师如何把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呢?(1)注意观察。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兴趣广泛,冲动好奇,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辨别能力较差。教师要在平时学生的读书、活动中注意观察,从中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优缺点。(2)耐心探究。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有它产生的社会原因、家庭背景,教师可采取谈话、家访的策略,耐心探究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过程,做到知根知底,为正确的引导打下良好的基础。(3)区分对待。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及由此产生的过程,重要的任务在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好人好事及时弘扬,可选择在人多的场合公开表扬;坏人坏事慢慢化解,要私下沟通,掌握批评的分寸,有效控制,绝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

这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悉心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逐步让学生敞开心扉,才能做学生的“知己”,逐步架起师生间心灵相通的桥梁。

2.培养美好的同学情谊

一个班级四五十人,来自四五十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生活习惯、性格气质迥然不同。有的同学热情活泼,乐于助人;有的同学忠厚老实,不与人计较;有的同学沉稳冷静,遇事不急不躁。对这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中的优点,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以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同时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不善交往的学生积极交往,逐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习惯。

三、组织活动,寓教于乐

开展各种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班队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例如,开展“五自”活动,培养学生“自律、自学、自理、自护、自强”的能力;开展学英模、学伟人的先进事迹的活动,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感恩节”这一主题展示中,队员们以表演唱《感恩的心》及手语操的形式向父母、老师、朋友表达感恩之情。舞台上的队员们在主题设计、创作、组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体验成长,而舞台下的同学们则在有声有色、轻松愉快的展示中,得到了心灵上的熏陶。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善于心理疏导,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逐步升级、压力进一步加剧的社会,学生从小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竞争的过程也是每个学生心理上接受考验的过程。小学时代是学生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在学习生活中教会学生如何冷静对待挫折,面对挫折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以良好的心理面对人生、面对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班上有名叫小C的男同学,在四年级上学期被医生诊断为骨癌,必须把右腿截掉才能保住生命。小C一听,不吃不喝,闭门不出。教师知道后,亲自到他家给他做思想工作,耐心地开导,让他勇敢地面对挫折,直到他同意到厦门中山医院治疗。在厦门中山医院治疗的一个多月里,教师多次打电话询问情况并先后几次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看望他,了解他的病情,关注他的心态变化。教师还为小C带去了一些国内外的励志书籍。经过不懈努力,小C紧闭的心扉开始敞开,每次见到教师都很高兴。在住院期间,小C每看完一本书都写下生动感人、催人泪下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手术完回到家里,教师针对小C思想又有所起伏、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情况,多次进行家访,耐心地给他讲解张海迪、桑兰等身残志坚、奋发向上的真实故事,勉励他勇敢地站起来,坦然笑对人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小C踏出了自从医院回来后再没走出的房门。见到此情此景,爸爸妈妈笑了,教师也笑了。

由此可见,一个学生能顶难、耐挫,教师巧用、把握好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至关重要。学生的心扉敞开了,就能沿着积极、向上的轨道前进。

五、家校共育,齐抓共管

福禄贝尔说过:“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 例如,班上有个小女孩,对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从不感兴趣,对老师的表扬或批评也无所谓,甚至在一次日记中写了这样的话:“唉,活得太没意思了。”这怎么是一个11岁孩子说的话。教师经过多次与她谈心,她终于敞开了心灵的大门。原来,自从小女孩的父母二胎生下弟弟后,就逐渐冷落了她,什么事都偏袒弟弟。后来她懂得了这叫重男轻女,也逐渐加深了她与父母之间的鸿沟,于是开始消极打发日子,学习上也不用心,心灰意冷了。教师及时进行了家访,告诉她父母最近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特别是在课堂、作业方面进步的情况。最后,当她的父亲送教师出门时,教师委婉地与其交换了意见。后来,这位家长配合得不错,元旦之际,邀女儿上街,给她选购了一件毛衣,还给她买了一个崭新的文具盒奖励她的进步。她的心情开朗起来,课间也能听见她的笑声了。

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转告家长,要求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从而驱除挫折带给孩子的烦恼与苦闷,使孩子在温馨、关爱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总之,人格涵盖了人的一切内在品质,犹如人的灵魂。教师一定要走近学生,了解、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育人的艺术,坚持心理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相结合,进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1).

[2]张丽英,岳长龙.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黑河教育,2010(03).

[3]李洪欣.加强心理建设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2(03).

[4]宋守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猜你喜欢

疏导表率和谐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推进“三化三提”工作法 全面落实“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
当好表率 带头宣讲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践行“三严三实” 当好“五个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