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模式摭探

2019-10-24孙硕

成才之路 2019年27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孙硕

摘 要: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提前对自身的专业以及未来就业方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文章阐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与内涵,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探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指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模式;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7-0002-02

高校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专业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了解,最终实现自身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综合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下面,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 简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现在的学习特点,以学生的自我职业生涯目标作为基础,进行综合的分析、总结、预测,最终确定其职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体系不同于其他院校,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不仅要让学生根据学历找到一份与自身条件高度契合的工作,还要求教师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社会用人需求等进行全面的考量,以帮助学生选择与其自身期望最为贴近的职业。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就业环境的指导。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现阶段的就业环境和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引导其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及社会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结合社会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逐步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能力。

第二,择业技巧培养。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就是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会基本的择业技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时,要对学生的求职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的一般流程,并教会学生填写简历、梳理求职材料等技巧,让学生寻找自身就业的优势与差距,并进行及时改正。

第三,综合就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培育。为了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高校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决策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充分的培养与挖潜,促使其找到自身所具有的独特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缺失。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现阶段的学习及未来就业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定位,随后开展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而经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都缺乏认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高校、学生、家长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有所缺失。虽然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已逐渐提升,但总体来讲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尚未形成完善系统的体系与理念。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定位的不明确化。要想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进行精准的就业发展定位,就必须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为学生的必修课,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如何就业。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定位为选修课且主要教学内容都是教学生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应对面试问题等,并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本质和现实意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探究,仅仅将其当成某一特定阶段的短期教学。虽然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会有效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压缩,并让师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必修课程中,但其不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定位,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造成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第三,教学形式的单一化。现阶段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课堂上主要以讲解为主,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是教师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确定的,其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与此同时,作为选修课设置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很难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甚至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就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沟通与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三、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经探析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是说学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选择与自身需求高度契合的职业,就必须确保自身的知识储备、就业观念、综合技能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也就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机统一。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要全面充分地了解社会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诉求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责任观、岗位匹配观、终身学习观。

第二,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专业匹配度。学生由于自身所学专业不同,其培养目标、就業发展方向、就业岗位都是有所不同的,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研究是职业生涯规划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此,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专业领域以及社会行业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知。教师还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实践与岗位实习等领域,定期组织学生到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岗位上进行体验式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体系。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其选择与专业高度契合的教材,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其转化为具有极强实践性的教学项目和实践活动。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和完善化的资源,选取与本专业高度契合的教学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将案例所讲的知识转化为毕业后向用人单位求职的技巧。最后,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了解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意义

第一,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式课程,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再就业。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促使其对自身有明确的认知,并对自身的性格、特点、能力进行潜力挖掘,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特点明确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以此为基础构建明确的职业方向与目标。

第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和根本目标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将来的就业方向与目标,通过针对性计划的制订不断开发自身的潜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工作素养和综合工作技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人生目标。

综上所述,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他们就业观的树立、自身综合技能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东.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

[2]祁伟宏,庞德义.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3]丁银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32).

[4]黄一岚,黄新敏.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外来工子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