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探究

2019-10-24祝贤凤

成才之路 2019年25期
关键词:师幼关系音乐素养情感教学

祝贤凤

摘 要:情感教学策略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较为常用的策略之一,尤其是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幼儿教师充分利用情感教学法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阐述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情感教学的内涵、意义、前提和策略,具体阐明情感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情感教学;歌唱活动;教学策略;兴趣;师幼关系;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5-0071-02

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中,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中,在斯卡金特情感教学思想中,在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中,都提到了情感教学手段。本文从幼儿教育的角度,阐述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如何运用情感教学策略达成情感教育目标。

一、情感教学的界定

情感教学的运用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什么是情感教学呢?简言之,情感教学就是一种以情感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是一种能使受教育者感到身心愉快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利用情感的积极介入引发共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幼儿教育领域,情感教学有多种运用方式和策略,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情感教学手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情感教学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运用的意义

1.激发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音乐类的歌唱活动中,教师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该更多地重视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所谓“乐由情起”,就是要启发幼儿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感受歌唱的魅力,促使幼儿产生兴趣,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

2.提高幼儿情感表达能力

幼儿的情感体验是直接的体验。在音乐活动中,幼儿通过优美的旋律或者教师创设的环境等,会产生独特的自我体验。在艺术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注意到幼儿在情绪情感方面的发展。每一次的歌唱活动,都应该成为幼儿情感体验的一次旅程。在体验音乐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幼儿积极表达,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3有利于师幼关系的发展

艺术领域活动多注重幼儿情感的体验与表达,而歌唱活动作为艺术领域活动的一种,亦是如此。教师如果充分利用情感教学手段开展歌唱活动,更有利于师幼间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教师与幼儿就会有更多共同的情感体验,不断拉近彼此内心的距离,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各类活动。

三、情感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前提

1.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

教师的音乐素养包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包括对音乐的节奏感、表现力的深刻认知等方面,这些都是保证教师在歌唱活动中完成情感目标的基本前提。音乐中的情感除了通过语言进行描述与表达,更需要去展示和体会。教师的音乐素养决定了其能否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能否充分表达出这种情感,能否恰当传达这种情感。

2.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渲染

在歌唱活动中运用情感教学不仅仅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外在环境的创设与渲染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环境既包括对教室的布置与装饰等物理环境的要求,还包括对心理环境的要求。对于外在物理环境来说,其应该是整洁温馨的,能够给幼儿良好情绪体验的。对于心理环境而言,则包括良好的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等,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幼儿一日活动中整体情感的发展方向。

四、情感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形式

1.通过故事讲述,情感先行介入

幼儿对故事总是充满好奇和兴趣,他们渴望在每一个故事中去认识一下主人公,哪怕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幼儿也渴望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

例如,在开展《卖报歌》歌唱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在活动开始前给幼儿讲述了一段这样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十几岁的非常瘦弱的小姑娘,她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小姑娘身上穿着很单薄的衣服,衣服上还打了许多补丁。每天她站在路口卖报时,都把所卖报的名字喊得很动听,每喊一次她都会唱一句“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于是,有一位音乐家就为这个小姑娘创作了一首歌,每次小女孩卖报时都会唱这首《卖报歌》。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们就能了解到这是一个生活困苦的小姑娘,她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辛苦卖报纸,收入却很微薄。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幼儿的心灵会受到触动,这时教师再组织幼儿聆听并学唱这首歌曲,幼儿们就会带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感受歌曲的内涵并在歌唱的过程中体会小姑娘的情感世界。

2.回忆生活经验,体验歌曲情感

幼儿的很多经验往往来自于他们的生活体验,来自于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他们对于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总是会有一些内心的感受,这就是他们在每一次的经历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开展歌曲《清明》的教唱活动时,可提前让家长利用清明假期带领幼儿去参加一些清明节的活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选择,有幼儿去祭祀祖先,有幼儿去踏青,有的幼儿去烈士陵园,他们在同样的大环境下进入到不同的小环境,参与不一样的活动,会有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此之后教师开展歌唱活动时,幼儿对于歌曲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去参加祭祀活动的幼儿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悲伤难过的歌曲,而进行踏青旅游活动的幼儿可能认为这是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很明显,幼儿的个人生活经验会让他们对同一首歌曲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3.形象的画面欣赏,借景生情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往往是从表面出发进行探索。

例如,在学唱《歌唱春天》时,为了让幼儿体会到歌曲中欢快的情感,让幼儿在歌唱时表达出欢快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春天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幼儿。歌词中有“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树上小鸟叫呀”这样的描写,这时候教师利用投影仪,在幼儿学唱的过程中,将画面随着歌词展现出来,幼儿就能很直观地知道歌曲是在描写什么景色,随着画面的呈现,幼儿就能感受到场景中欢快的氛围。

4.操作性游戏,促进直接体验

相对于枯燥的讲解,幼儿往往更喜欢自己动手去操作的活动。教师提供恰当的操作材料给幼儿进行操作,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参与到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唱《和纸玩游戏》中,教师在示范歌曲的同时,可以在纸上进行画、剪、撕、抛等动作,让歌曲的内容变得更加动态化,让课堂的氛围更加生动有趣。接着,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边唱边操作的环节去体会和纸玩游戏的乐趣。这种方式比直接告诉幼儿“和纸玩游戏是快乐的”要更加深刻。同时,幼儿在每一次和纸玩游戏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创编的环节中,幼儿创编“在纸上画一朵云,把云变成雨滴”,此时幼儿感知到的是云和雨之间的关系,能体会到将纸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玩耍的快乐。还有的幼儿创编“在纸上画一朵花,把花变成笑脸”,这时幼儿是将自己愉快的情感寄托在游戏的材料上,把自己当成一朵花,然后变成了笑脸,这就将其情感形象化了。

总之,情感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音乐教师要学会以饱满的情感去感知幼儿,从幼儿的情感特点出发,在歌唱活动中积极促使幼儿融入情感体验,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教师可通过讲故事、鼓励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为幼儿呈现生动的画面、让幼儿动手操作等多元手段豐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不断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旭,杨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刘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许卓亚.学前儿童音乐与美术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4]许卓亚.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余瑶.幼儿情感教育的家园培育途径[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6]陈霖.幼儿情感教育的价值及指导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4).

猜你喜欢

师幼关系音乐素养情感教学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